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江西省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化学试题卷。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考生需要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包含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以及计算题,全面考察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及计算能力的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考查了化学变化、物质分类、水的净化、金属活动性、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溶液配制、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反应图像分析、化石燃料、蛋白质来源、制取气体装置、氯化钠溶液实验、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蒸发操作、化学反应方程式、燃烧条件、分子运动理论、甲酸分解产物、碳酸盐鉴定、白色粉末化学成分、常见物质性质及其应用等内容。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卷

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Cu:64 Ag:108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铅笔折断 B.废纸撕碎 C.笔盒生锈 D.水分蒸发

2.氮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3.为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 B.蒸馏 C.吸附 D.静置沉淀

4.我省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金 B.钢 C.铁 D.锌

5.金刚石和石吕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 原子种类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6.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7.我省参与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索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2 C.+3 D.+4

8.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9.根据反应事宜能推导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下推理中错误的是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 B.沼气 C.木柴 D. _______

12.草莓冰激凌的主要制作原料有水、鸡蛋、蔗糖、奶油、牛奶、草莓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鸡蛋 B.蔗糖 C.草莓 D. ________

13.下列物质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可以直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的是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锌控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B.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将40g加溶于100g水中,析出饱和溶液

D.将M点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3分)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大气主要含氢元素 和氮元素,随着地球的冷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并以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氯化钠(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____)、铵盐(铵根离子______)等盐溶于雨水,雨水充满了地表,海洋由此形成。

17.(5分)小天做家务时,感受到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

(1)将废弃的热塑性塑料放在可回收垃圾箱中。热塑性塑料的判断方法: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装有少量塑料碎片的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盆栽月季倒伏并长了虫子,经判断应施用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_____(填序号):

A.KOH B.CO(NH2)2 C.NH4H2PO4 D.K2SO4

(3)用食醋(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H3COOH)除去电热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生成醋酸钙( CH3OO)2C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8. ( 8分)“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_气体排放;

(2)右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选填一个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3)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承重强度高。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________;

(4)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

(5)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19.(6分)碱式碳酸镁是一种新型阻燃剂,其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l)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HCO3固体,固体不能溶解,则该溶液为NH4HCO3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一系列操作”中包括蒸发,实验室中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3)副产品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一种可直接进入上述流程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20.(8分)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颐包括3 小颐,共25 分)

21.(7分)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l)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22.(9分)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 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 H2和CO2;猜想2. 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l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 H2O和CO2;猜想4.CO和H2O。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_。

23.(9分)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未溶于水,混合后产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于是对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 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月和小妮的结论不准确:

(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_______。

【继续探究】小戚称取m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 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则n的取谊范围为_______(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核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氧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也会分解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碳酸氢铵 D.氯化钠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 ( 10 分)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不含固体杂质)中H2SO4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00g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176.7g溶液。

(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工业度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为避免工业废水污染环境,排放前应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C 2.A 3.B 4.D 5.A 6.B 7.A 8.D 9.B 10.C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 A 煤或石油

12. A 牛奶等

13. C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14. B 取样,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等

15. B 加入甲物质等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 H NH4+

17. (1)塑料碎片熔化成液态 (2)D (3)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18. (1)CO2 (2)②或③ ①或④ (3)10 (4)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 (5)24∶3

19. (1)饱和 (2)过滤 防止液体飞溅 (3)氨气

20. (1)H2O (2)作建筑材料等 (3)化合反应 (4)2H2O22H2O+O2↑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颐包括3 小题,共25 分)

21. (1)酒精灯(2)燃烧需要可燃物(3)乒乓球碎片 低(4)D

22. 液态 A 紫色溶液变红色 红色粉末变黑色 HCOOHCO↑+H2O↑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等(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

23. ﹥ Ca(OH)2+CO2=CaCO3↓+H2O (1)碳酸氢钠溶液也显碱性 (2)碳酸钠 22m/53﹤n﹤11m/21(或22m/53~11m/21) C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 (1)100g+100g-176.7g=23.3g

解:设100 g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x

(2)H2SO4+BaCl2=BaSO4↓+2HCl

98 233

x 23.3g

98/233 = x/23.3g

x = 9.8g

9.8g/100g×100% = 9.8%

答: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

(3)氢氧化钙等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10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