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浙江省金华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解答题四个部分,涵盖了初中科学中的化学知识。选择题包括了对分子结构、化学反应、溶液性质以及实验设计的理解;填空题涉及可燃冰的化学性质、甲烷制备合成气、甲醇合成的化学反应等;实验探究题则考察了学生对混合气体成分验证、带火星木条复燃实验的设计和改进能力;解答题则要求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药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以及设计实验装置来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分解反应)、溶液性质(溶解度、饱和溶液)、气体成分验证实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和应用、实验装置设计和改进。

浙江省金华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6.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8.“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B.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12.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14.用所给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就能顺利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9.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

(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4·nH2O=CH4+nH2O,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O+2H2CH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

①CH4+H2OCO+3H2②2CH4+O22CO+4H2

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填序号)。

23.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2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填字母)。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26题5分,27、28题7分,29、30题8分,共35分)

28.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

【反思与评价】

(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

30.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

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33.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碳酸氢钠片碳酸氢钠片浓硫酸

甲乙

(1)小科认为,要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需要采集两个数据:一是测出碳酸氢钠片样品的质量;二是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测出反应生成的质量。

(2)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3)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采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35.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参考答案

6 D 8 B 10 C 15 C

19.(1)分解反应(2)②

23.(1)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

(2)Na2CO3、CuO、NaOH(或其它碳酸盐、金属氧化物、碱的化学式)三种中的任意两种

25.(1)Ba(NO3)2(2)ABD

28.(1)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硫,排除对二氧化碳的验证产生干扰

(2)B中品红不褪色,C中溶液变浑浊

(3)CO2、SO2

(4)有道理,CO2气体对CO气体的实验没有干扰

30.[设计实验]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减缓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实验研究]连续、均匀 36

[继续研究]收集氧气前增加气体的干燥装置,再用排油法收集氧气

33.(1)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逸出时带走了水蒸气(或有部分液体溅出烧杯)

(3)三次实验所得二氧化碳质量的平均值

m(CO2)=(1.2克+1.0克+1.1克)÷3=1.1克

设药片中NaHCO3的质量为x

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X 1.1克

84/x=44/1.1克

解得:x=2.1克

NaHCO3的质量分数=[m(NaHCO3)/m(碳酸氢钠片)]×100%

=2.1克/3克×100%=70%

35.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或“先变大,后变小”)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19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