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6分)
1.(3分)(2015•娄底)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2.(3分)(2015•娄底)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3.(3分)(2015•娄底)三月中旬,湖南媒体报道,不法商贩用具有漂白防腐作用的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处理生姜,使生姜变得又黄又亮,从而谋取利益.过量的焦亚硫酸钠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4.(3分)(2015•娄底)2015年娄底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5.(3分)(2015•娄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3分)(2015•娄底)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7.(3分)(2015•娄底)我市盛产金属锑.如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8.(3分)(2015•娄底)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9.(3分)(2015•娄底)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
10.(3分)(2015•娄底)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11.(3分)(2015•娄底)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
12.(3分)(2015•娄底)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3.(6分)(2015•娄底)(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②氢氧根离子 OH﹣ .
(2)某酸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在该物质中H、S、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24,该酸的化学式为 H2SO3 .
14.(6分)(2015•娄底)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8 .
(2)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 5 .
(3)锶原子最外层容易 失 电子.(填“得”或“失”)
15.(6分)(2015•娄底)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铜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 .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单质(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Br2Ag+Br2 ;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 催化 作用.
16.(6分)(2015•娄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是 乙 物质;
(2)P点的意义是 在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3)t2℃时,5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 95 g.
17.(6分)(2015•娄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 C+2CuO2Cu+CO2↑ .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 4Al+3O2═2Al2O3 .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友情提示: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将水做为反应物处理.
18.(6分)(2015•娄底)在如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为最常见的酸,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为蓝色不溶物.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得另外两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化学式为 CuO .
(2)化学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3)A物质所属类别为 碱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9.(10分)(2015•娄底)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锥形瓶 .
(2)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BD (填字母).加试剂前,要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 红 色.
(3)用B装置能否制取氧气? 能 (填“能”或“不能”).
20.(12分)(2015•娄底)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氮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Mg3N2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3N2+6H2O=3Mg(OH)2↓+2NH3↑ .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4:1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
四.计算题(本大题6分)
21.(6分)(2015•娄底)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试求:
(1)m的值为 3.3 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10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10.5% .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