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2019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以及计算题。选择题部分涵盖了化学变化、绿色发展理念、实验操作、氧气性质、元素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等内容;填空题涉及化学用语、生活中的化学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溶解度曲线、碳及其化合物、酸碱盐的应用等方面;实验与探究题围绕气体的制备、联合制碱法、溶液的鉴别及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展开;计算题则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分数的计算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是一套全面涵盖初中化学知识点的试卷,包括化学变化、绿色化学理念、实验操作、氧气的性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用语的运用、生活中的化学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溶解度曲线的解读、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酸碱盐的应用、气体的制备与实验、联合制碱法、溶液的鉴别、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2019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12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15题为多项选择)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当前工作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7.在一定条件下,5gA物质和7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gC,则生成D的质量是 (  )

8.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9.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0.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11.农作物出现倒伏现象,应该施用下列化肥中的(  )

12.下表是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3.对化学反应A + B = C + 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B.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

15.相等质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质量(用各物质化学式表示)的大小关系有下列几种猜测,其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6.用化学用语回答。 (1)五氧化二磷____ ____。 (2)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 _____。 (3)氢氧根离子___ _____。 (4)可用作补钙剂的盐___ _____。

1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水用的水壶其手柄所用的塑料应具有____ ____。(填“热固性”或“热塑性”) (2)体温计中的金属是________。 (3)森林着火,设置防火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 ____。 (4)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____ ____。 (5)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 ___。

18.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我国深水钻井平台“981”用钢量达3万吨,露出平台的钢、铁很容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

是_____ _ __,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 ___。 (2)写出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__。 (3)硫酸铜、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

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 ____。

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____ ____方法提纯甲。 (3)t1℃时,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需要甲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____ ____。 (5)t1℃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0.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

_____ ___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 ____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 ____。 (4)某有机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 + 5O2 点燃 4CO2+ 2H2O,则R的化学

式为___ ___。

21.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 ____滴入到__ ____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 __(填化学式)。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 ____。

22.实验室内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______。 (2)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___ ___。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

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___ ___。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___ 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仪器的名称是___ 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

(填装置对应的字母,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_,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 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 ____。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

方法是__ ____。

24.我国制碱工业采用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其反应原理如下: NaCl+NH3+H2O+CO2═NaHCO3↓+NH4C1    2NaHCO3 Na2CO3+H2O + CO2↑

【资料阅读】 ①通常情况下,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

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联合制碱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关闭K1,先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再打开K1通入CO2。 Ⅱ.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入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入CO2。 Ⅲ.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将滤出的固体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再将其加热

使其完全分解即得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 (2)B装置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 ___。 (3)D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 ___。 (4)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除了随时添加饱和食盐水,还有___ ___作用。

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其目的是__ ____。 (5)关闭K2停止通入NH3,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 ___。 (6)写出副产品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

25.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为了鉴别它们设计如下鉴别方法:先把两瓶溶液分别贴上标签A、B,然后进行实验。

化学小组同学对方法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若有气泡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 (2)若有沉淀产生,通过现象可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 ___; (3)若无明显现象,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 ___。

26.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所用的氧

气从空气中获得的方法是___ ___。空气中的氧气按体积计算,大约是空气总体积的。

氢气可用天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混合气体中H2、CO2、CO三种气体都存在,一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

【阅读提示】①实验前,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 ②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已处理。 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 ____。 (2)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 ____。 (3)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 ,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 (4)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 ___。 (5)另一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把其中的E装置换成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仿照上述实验过程,通过定量的方法确定一氧化碳存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被D装置完全吸收,不考虑其他水蒸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利用如表数据,计算出能证明CO存在的质量关系是___ ___。(用m1、m2、n1、n2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27题4分,28题7分,共11分)

27.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C3H7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 ___。 (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N:O=___ ___。 (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 ____(结果保留0.1%) (4)8.9g C3H7NO2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____ __g。

28.为测定硫酸钠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固体混合物26.2g,向其中加入219.6g水,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试分析计算。 (1)m的值为 __ ____。 (2)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9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1、C。2、B。3. C。4. C。5. D。6. A。7. B。8. A。9. C。10. A。

11. C。12. D。13. BD。14. C。15. AB。

16.(1)P2O5; (2); (3)OH-; (4)CaCO3。

17.(1)热固性; (2)汞; (3)移除可燃物; (4)节约用水; (5)煮沸。

18.(1)潮湿的空气;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涂上保护层;保持钢铁干燥等; (2); (3)铜和铁。

19.(1)t2; (2)降温结晶; (3)10; (4)乙>甲>丙; (5)20%。

20. (1)排列方式; (2)疏松多孔; (3)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4)C2H2。

21.(1)①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②H2SO4、Na2SO4; (2)偏大; (3)氢氧化钙。

22.氯化铜、硝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钾。

三、(1)酒精灯; (2)AF或AD;;是分解反应; (3)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24.(1)CaCO3+2HCl=CaCl2+H2O+CO2↑; (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3)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热量使氨气的挥发加快; (4)平衡气压的作用;吸收氨气,防止其污染空气; (5)尽可能多的吸收二氧化碳增大碳酸氢钠的产率; (6)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5.

(1);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3)

26.分离液态空气法; 1/ 5 ; (1)验证二氧化碳并除去; (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3)澄清石灰水;; (4)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5) 。

27.(1)89; (2)36:7:32:14; (3)15.7%;(4)0.7。

28.【解答】解:根据前四次,每次对应的沉淀的质量为1.45g,所以第三次的m=1.45×4=4.3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硫酸镁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1)4.35; (2)45.8%; (3)7.1%。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65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