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小明为病愈康复期的奶奶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量丰富的是
A. 凉拌西红柿 B. 清蒸鱼 C. 紫菜汤 D. 米饭
2. 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键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 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
3. 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3 B. Al2O3中Al为+2价
C. 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 D.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 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O2 B. 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 属于氧化物 D.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 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
A. 玻璃棒 B. 酒精灯 C. 漏斗 D. 试管
6.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7.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B.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碳单质
C.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D. 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供保障
8. 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 X的化学式为CH2O
C. 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 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9. 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下图。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 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B. 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C. 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钙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 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则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也产生氢气
11. 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开设的“天宫课堂”进行了泡腾片(由碳酸氢钠、酸和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对应解释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12. 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 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 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 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温度为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
(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B. 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
C. 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
D. 水蒸气冷凝为水流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4)图中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14. 某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组装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填序号)。
(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是未使用______(填实验用品名称)。若该同学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15. 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难溶性大颗粒 B. 可溶性无机盐 C. 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4)臭氧的化学式O3的微观意义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5)生活中,你提倡饮用白开水还是矿泉水,理由是______。
16. 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CO2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CO2。某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活动一】探究CO2在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情况
相同条件下,该小组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CO2(如图1),待收集100mLCO2后,移出导管,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CO2体积。重复实验,所测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1)图1发生装置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
(2)由上表数据分析:
①能用排水法收集CO2的理由是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CO2更多的是______(填“水”或“食盐水”)。
(3)海洋封存CO2可能带来的危害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活动二】探究植物油隔离对CO2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
(4)小方设计并完成以下对照实验: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100mLCO2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一个量筒内注入少量植物油,使CO2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CO2体积随时问变化曲线如图2。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活动三】深度探究【活动二】中CO2的溶解情况
(5)①小松用图3表示无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气体中存在的CO2分子的微观示意图。请参照图3的表示方式,在图4方框中画出有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植物油和水中存在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植物油分子用表示)。
②为检验有植物油隔离时CO2是否会进入水中,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
17. 某同学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称取0.6g镁条进行燃烧实验(如下图)。
(1)计算: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该同学称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小于0.6g,原因可能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