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精品解析: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哈尔滨市2023年初中升学考试的综合试卷,涵盖了化学领域的多个方面。试卷包括选择题(第1-15题)和非选择题(第16-23题),共计35个小题,总分140分。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而非选择题部分则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试卷内容涉及化学实验、物质分类、化学反应方程式、溶解度、能源利用等多个知识点。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化学反应类型、溶解度及物质分离提纯、能源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离子反应。

哈尔滨市2023年初中升学考试

综合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书写(填涂)在答题卡正面和背面的规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处。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一、选择题(1-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大美龙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清水秀!在龙江发展的进程中,化学一直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森林广袤,氧气充足

B. 合理施肥,不能增产

C. 矿产丰富,产业多元

D. 科学防治,生态优化

2.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奶制品能为人体提供钙元素 B. 青少年需要摄取比成年人更多的蛋白质

C. 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D.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利于健康

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是

A. 取用固体粉末 B. 浓硫酸的稀释

C. 加热液体 D. 过滤

4.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电解水实验 B. 干冰升华

C. 比较二者的硬度 D. 海水晒盐

5. 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具有广泛的用途

B. 在工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不是合金,而是纯金属

C.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氢能、太阳能等

D.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7.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氧气用于潜水 B. 金刚石制玻璃刀头

C 食盐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 发酵粉用于烙制糕点

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 废旧金属回收和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减少

9. 下列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B.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分解反应

C. 赤铁矿炼铁 氧化反应

D.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置换反应

11. 依据所学知识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第13号元素的符号为

C.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D. 钠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4.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 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甲中含有的溶剂质量较多

D. 将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其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15. 下图是两种氮肥的标签(氮肥中杂质均不含氮元素)。下列有关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

②中氮、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③等质量的和所含氮元素的质量比为80∶107

④通过计算判断出氯化铵标签上的含氮量是虚假的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小题,共40分)

16. 作为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化学在医药、材料、环境、信息等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7.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可以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分馏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不同,分离出的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判断出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元素。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属于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利用天然气替代煤作燃料可减少_________、二氧化氮等排放,以减少酸雨的产生。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需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即可使燃料充分燃烧。

1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氧气变成液氧的微观示意图,在此变化前后分子_________,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图2是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变成臭氧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___;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在丙中补充1个_________(填“A”或“B”)。变化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

A. B.

(3)结合(1)和(2)的分析可总结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_________。

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以下四个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方法的两个实验是B和_________(填字母),另外两个实验反应时产生的相同现象有_________。

(2)请认真阅读资料卡片,结合所学的知识,仿照A组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20.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Ⅰ.制取二氧化碳:

(1)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对比装置C、D的异同,选用C而不用D收集的理由是_________。

(3)用所选装置制取较多二氧化碳,从便于操作及回收和节约药品等角度考虑,一次性加入足量_________(填药品名称)比较合理。

Ⅱ.制取氧气:

(4)E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5)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6)如图E所示,若集气瓶位置固定不变,则收集过程中集气瓶口处的压强_________(填“逐渐变大”或“保持不变”或“逐渐变小”),当看到集气瓶口有_________的明显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21. 图1中的甲~己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常见的。其中甲、乙、戊均为氧化物,甲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己是人体胃液中的酸,图2中过程②发生的反应是乙和戊之间的反应。(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乙、己物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__;己:_________。

(2)乙和戊的反应过程中会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图2中过程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若丙经一步反应能同时生成甲和乙,且丙能与己反应,则丙不可能是_________(填“酸”或“碱”或“盐”)类物质。

22. 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取某印染厂废水进行了如下实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废水中只有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1)配制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质量为_________g。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此废水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若印染厂处理此废水,需9.8%的稀硫酸质量为_________。

Ⅱ.若废水中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物质与稀硫酸反应,且其他成分不含钠元素:

(5)处理含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的废水,所用9.8%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t。

23. 某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以下6种试剂:无色酚酞溶液、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完成下列所有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一:

【对比分析】

(1)四支试管中产生的相同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

(2)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归纳总结】

(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卡片,同学们总结出试管①、②中发生的两个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为:,试管③、④中发生的两个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活动二:实验后同学们将4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废液)。

【提出问题】如何处理废液?(老师提示:要处理成中性,有毒,若存在也需除去。)

【交流设计】

(4)有的同学提出处理废液应先确定溶质成分,再逐一处理。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从离子角度分析和处理废液相对简单。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拓展应用】

(5)小组同学们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经老师协助,测定废液中和的个数比大于1∶2。老师让同学们在处理废液时,还要考虑到节约药品这一原则,则处理废液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_。

【反思评价】同学们又讨论了若是其他情况废液该如何处理。老师对同学们能够从多角度来设计方案和分析问题,并从中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较好的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335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