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山东省菏泽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多个重要时期和事件。试卷包括20道选择题,涉及中国古代历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具体涵盖的内容包括秦汉文化、科举制度、西藏历史、明清历史、晚清改革、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中印交流、宋朝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二战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考察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关键知识点,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重点在于理解历史背景、事件的影响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菏泽市二○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

3.第Ⅰ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2.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属于秦朝的是(    )

A B C D

3.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4.《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5.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6.右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

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7.“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 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天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8. “……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据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说,严复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严复影响维新变法的译著是(    )

A.《海国图志》 B. 《天演论》 C.《共产党宣言》 D.《神曲》

10.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②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③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④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2.英国媒体说,全世界现有大约4300个经济特区,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香港附近的那一个,后来被称为“深圳奇迹”。“深圳奇迹”始于(    )

A.1978年 B.1980年 C.1984年 D.1990年

13.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右图所示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4. “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这种局面最早开始于(    )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5.造成右图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的推动

C.蒸汽机的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

16.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17.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玻利瓦尔——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B.尼赫鲁——印度独立

C.卡斯特罗——古巴革命 D.章西女王——非洲独立运动

18.2015年5月9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有人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材料中的“今天”是指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罗斯福新政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英国对在欧盟事务中边缘化的地位非常不满,刚刚赢得连任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右图)表示,将尽快进行脱离欧盟的公投。当年欧盟成立的意义是(    )

A.欧洲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 B.欧洲取得世界的主导地位

C.欧洲开始向经济一体化方向迈进 D.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消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10分)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关注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3分)

材料二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

——新华社《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2分)

材料四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4)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3分)

22.(10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3分)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2分)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23.(10分)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说出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3分) 

(2)图二中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与轴心国斗争的最终结局如何?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3分)

(3)对比图二、三,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4分)

菏泽市二○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10分)

(1)朝代:西汉(或汉代,1分)。

历史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每点1分,共2分)

(2)主要贡献:他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印两国的联系。(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2分)

(3)主要表现:海外贸易兴盛;

政策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每点1分,共2分)

(4)事件:郑和下西洋。(1分)

启示: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才能实现长久和平。

(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22.(10分)

(1)学校:黄埔军校。(1分)

成果:创办黄埔学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2分)

(2)背景: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1分)

后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分)

(3)标志:西安事变和和平解决(或西安事变,1分)。

胜利原因:全民族的抗战(或人民战争,1分);国共两党的合作。(1分)

(4)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分。)

23.(10分)

(1)名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或同盟国和协约国,2分)

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2)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分)

最终结局:反法西斯联盟取得最终胜利。(1分)

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冷战格局,1分)

(3)关系变化:由盟友变成对手(或朋友变成敌人;由合作变成敌对关系都可,须答出变化,2分)。

发展趋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1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504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