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精品解析: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涉及多个历史时期和事件。包括春秋时期的铁农具使用、秦朝统一货币、近代教育家的体育理念、中美关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建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欧洲一体化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中国科学家黄旭华的贡献等内容。此外,还包括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运用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和解释。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概念,重点考察学生对历史发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其中包括农业工具的发展、货币制度的演变、国家治理策略、国际关系变化、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变迁等多方面内容。

眉山市2022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2×12=24分)

1.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

A. 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 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

C. 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 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2. 下图是我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下列对它叙述正确的是( )

A. 半两形制沿用至今

B. “半两”字体是草书

C. 春秋战国各国通用

D. 促进交流巩固统一

3.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对历中学习有独特价值,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的关键词是( )

A. 君主专制 B. 经济发展 C. 思想控制 D. 边疆管理

4. 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 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 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5. 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认为,经过体育训练,国民体格才能增强,道德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才有充足的精力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奋斗。由此可见他倡导( )

A. 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B. 发展体育救亡图存

C. 学习西方发展教育 D. 培养竞技为国增光

6.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为此他( )

A. 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B. 以敌视态度对待中国

C. 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D. 放弃美国的国家利益

7. 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有2263.7亿斤。1978年粮食产量提高到6095亿斤。2014年粮食产量是12142亿斤。但由于土地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耕地撂荒、种子问题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等原因,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严峻挑战。对此解读准确是( )

A. 粮食已能够满足全国人民需要 B. 粮食增产得益于党的农村政策

C. 当前农村应发展经济作物生产 D. 粮食增产但仍存粮食安全问题

8.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5米,基底每边长230多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 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B. 科学技术领先于世

C. 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 建筑材料非常丰富

9. 下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的英国 B. 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C.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D. 资产阶级革命都清除了封建残余

10.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这些政策措施( )

A. 促进了经济恢复 B. 实现了共产主义

C. 繁荣了文学艺术 D. 改变了国际格局

11. 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盟宣告成立。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 )

A. 欧洲国际影响达到顶峰 B. 世界政治格局彻底改变

C. 欧洲实力已经超过美国 D. 欧洲经济政治合作加强

12. 据统计1997年世界贸易额达到7万亿美元。4万家跨国公司及其30万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这反映了( )

A.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B.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C. 各国经济矛盾已消除 D. 各国领土边界已消失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10分,第14题6分,第15题10分,共26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政府开办了医科学校,编写了《唐本草》;名医辈出,“药王”孙思邈写成《千金方》;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据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1941年至1942年,晋绥边区流感、伤寒、疟疾、天花等伴随自然灾害和战争流行频繁,严重影响了军民健康和部队战斗力。为此,边区党和政府组织人员编写《防疫宣传材料》,举办活动展示中西药,宣传科学防疫知识。新设医院、医药合作社,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病患。鼓励研制中药、求秘方,吸引中医医生及中药商人来边区参与抗疫,弥补西医药的不足。还借鉴传统中医做法,实施交通阻断、隔离封村、打扫卫生等措施。多措并举,控制了疫情蔓延,为边区建设和抗战胜利打下了重要基础。

——摘编自张荣杰《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全民防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边区政府利用中医抗疫采取措施和影响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抗疫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摘编自《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医对当今国际社会抗疫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中医的认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旭华(1926——),“中国核潜艇之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生活在战乱时代的黄旭华少年求学时立志学习航空和造船,抵御外敌的侵略。1945年,黄旭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造舰系。1958年黄旭华奉命调往中国“造船技术研究室”,负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体设计工作,从此隐姓埋名三十载。黄旭华带领团队从调查研究入手,在报纸杂志里面去寻找拼凑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在没有任何技术外援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了数以亿计的数据,用了8年时间攻克了反应堆技术、艇体线型设计、水下发射等7个核潜艇关键技术,使中国在1964年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62岁的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痴心不改强国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旭华获得共和国勋章理由并简析他取得成就的原因。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1-1911年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情况表(单位:万人)

1800年,伦敦有近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巴黎人口达到100万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达到42万。

——据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二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的部分情况简表

——据谢忠梁《中国历代人口略计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发展的认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219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