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精品解析: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绵阳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历史与社会部分,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事件、人物及概念。题目类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试卷不仅考察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了解,还涉及到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分析。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该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中外历史重要事件、人物、制度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解与掌握,包括文字演变、社会制度变迁、科技进步、国际关系变化等多个方面。

绵阳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与社会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文物都可以用来研究( )

A. 贵族等级制度 B. 军事技术 C. 小农经济 D. 冶炼铸造

2.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据此可知华佗( )

A. 发明“麻沸散” B. 发展“治未病”思想

C. 提倡劳动锻炼 D. 总结中国药物学成就

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孟郊从社会下层一跃而人上层社会的喜悦。导致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制度因素是( )

A. 分封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4. 文字是文化载体,是民族联系的纽带。下列“国”字是汉字不同时期的写法。对“国”字正确解读是( )

A. 最早起源夏朝 B. 在中国对外文明交往中产生

C. 体现儒家思想 D. 是中华文明发展创新的见证

5. 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发展轨迹如下图。图中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列强侵华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洋军阀统治

6.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发生着变化。观察下图,你认为导致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新中国建立

7. 孙连仲将军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中国军人用勇气和生命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这一壮举发生在( )

A. B.

C. D.

8. 20世纪60——70年代,为了加强国防安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运动。同学们熟知的九院等军工企业纷纷迁人绵阳。据此可推知当时绵阳成为( )

A. 中国的工业中心 B. 国防建设的基地

C. 改革开放的前沿 D. 教育发展的先锋

9. 阅读下图《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指出图中E-F点变化的原因是( )

A. 三大改造 B. 一五计划 C. 人民公社运动 D. 经济体制改革

10. 阅读下列表格,你认为最适合的主题是( )

A. 年轻有为民族精英 B. 革命领袖国家栋梁.

C. 民主共和时代先锋: D. 公而忘私助人为乐

11.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人类不断探索,尝试着建立奴隶制的民主政治。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无为而治 B. 种姓制度 C. 《汉谟拉比法典》 D. 伯里克利改革

12.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17世纪,推动英语成为世界语言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殖民扩张 C. 圈地运动 D. 工业革命

13. 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时而结盟,时而对抗。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投降。据此可知( )

A. 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 三国目的是争夺霸权

C. 国家利益是战争的目的 D. 英国丧失了海外市场

14. 下图是1913-1938年美国某项经济指标变化数据图,它应该是( )

A. 失业率 B. 经济增长率 C. 国民生产总值 D. 对外贸易总额

15. 阅读下图漫画,指出变化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时代特征( )

A 美国援助遏制苏联 B. 欧日崛起三足鼎立

C. 美苏争霸抱团取暖 D. 欧日同盟对抗美国

16. 2022 年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天宫课堂”, 给同学们展示科技 发展的魅力。这堂课主要得益于( )

A. 航天技术与通信技术 B. 核能技术与通信技术

C. 生物技术与航天技术 D. 基因技术与核能技术

17.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理论诞生曙光初现】

材料一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人教版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实践成功光耀世界】

材料二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額减少了2/3,失业人数超过了3000万。1928-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人教版初中教材九年级(下册)

二战前后部分地区社会主义国家统计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和苏联经济发展差异原因。分析指出二战前后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变化的意义。

【中国智慧传承创新】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站起来”的标志事件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认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219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