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包含了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涵盖了从中国古代史到近现代史的重要知识点。选择题部分考察了学生对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了解,包括史记的撰写、唐代文化交融、宋代的政治政策、辛亥革命的研究方法、古代亚非文明的特点、近代欧洲经济史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冷战后的国际局势。非选择题部分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清朝对民族地区的治理原则、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实施以及中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差异。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综合理解能力,重点在于历史人物、事件、政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泸州市二0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 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 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2.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

A.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

C. 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 D. 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3. 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 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C. 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D. 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

4. 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辛亥革命的一手史料是( )

A. 电视剧 B. 话剧 C. 研究著作 D. 志士手稿

5. 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八字方针”的提出

6.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 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 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7. 构建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上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权利法案》 B. 启蒙运动 C. 马克思主义 D. 十月革命

8.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到:“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更多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这说明当时( )

A. 大工厂制度开始取代手工工场 B. 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

C.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 计算机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

9.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B. 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C. 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 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

10. 下图为某同学在历史复习时整理的单元知识框架,其主题拟定最恰当的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D.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整理了秦朝的部分知识(如下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上表中“政治”一栏的内容,并为该表提炼主题。

材料二 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最重要的就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现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完全奠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对民族地区的治理原则,并分析清朝巩固国家疆域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为目标,把少数民族视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并且通过制度安排,体现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更把全国各民族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大家庭”,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贾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体现各民族平等进行“制度安排”。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12.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但人类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却具有特殊性、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现代化】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

——整理自蓝志勇《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历史事实,并阐述它们之间内在联系。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摘编自张洪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特点。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邮政于2021年7月1日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以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为主线,从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下表为其中部分邮票的相关情况介绍。

(1)任务一:从②—⑤序号中任选一枚邮票,并其命名。

(2)任务二:根据材料中的表现元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任务一中所命的邮票名加以阐释。

(总体要求:明确写出所选邮票序号,邮票名与表现元素紧密关联,阐释部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293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