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2025年6月深圳市多校初三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试卷简介

历史卷 三、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15.5000多年前,太湖流域形成了由良渚古城(中心)、多个次中心、中型聚落和小型聚落 构成的四级金字塔式社会结构,出

所涉及的知识点

历史卷 三、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15.5000多年前,太湖流域形成了由良渚古城(中心)、多个次中心、中型聚落和小型聚落 构成的四级金字塔式社会结构,出现了掌握军事指挥权和宗教祭祀权力的王,及其统治 下较为稳定的行政控制区域。这表明,当时形成了( ) A.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B.奴隶制度的国家形态 C.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 D.以王为首的早期国家 16.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品茗的习惯慢慢从江南地区扩散到了北方黄河 一带。在京城及其周边城市,茶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来自江淮地区的茶叶通过船只和车 辆源源不断地运来,堆满了各个地方,品种和色泽繁多。该史料可用于研究唐代( ) 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南方城市商业活动兴盛 D.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 17.《朔方备乘》成书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是中国清代一部重要的边疆史地与军事防御类 文献。该书在进呈当年(1860年)被烧毁,1881年又重新铅印出版,受到广大士人的关 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 A.边疆危机逐渐加深 B.守旧势力抵制西学 C.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D.地理科学研究兴起 18.兴中会95%的成员是广东人,华兴会常自称“湖南团体”,光复会的成员大多是浙江人。 同盟会打破了这种浓厚的地域色彩,是一个重大进步。这反映出同盟会的成立( ) A.传播了革命思想 B.拓宽了革命道路 C.凝练了革命纲领 D.团结了革命力量 19.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 1919 年 3 月,最初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什么 是善”“念书的意义”等,后来又增加了“国民的责任”“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 等。这一变化是由于( )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民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呼应外交适应时局发展 D.社会风气发生根本转变 20.到 1927 年 1 月,中共全面推动建立的农民协会会员增加到 200 万人,江西等地农民运 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广大农民组织起来猛烈攻击不法地主和土豪劣绅,几千年来的封建 特权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些举措( ) 初三历史 第 1 页 共 6 页

A.确立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有利于打击北洋军阀的势力 D.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1.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 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下列军事行动 最能体现这一作战指导思想的是( ) A.主动撤离,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C.三大战役,主力决战 D.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22.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 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选举法》。该《选举法》的颁布实施( ) A.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C.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D.标志着工业化建设开始 23.1969年,尼克松政府宣布放松与中国人员交往和贸易的限制,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开始 解冻;1971 年,白宫规定了对华非战略性项目清单,大幅度解除了对华贸易禁运;1972 年,美国第三次宣布放宽对华贸易出口的限制。这些措施的实施( ) A.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成了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 D.表达了中美人民的愿望 2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 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 提供了中国方案。据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是( ) A.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B.对西式现代化的彻底否定 C.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佳方案 D.为现代化贡献的中国智慧 25.对《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的表格内容理解最正确的是( ) 公元前5000—前3000年 河姆渡文化,种植稻谷,饲养猪、牛 约公元前3500年 埃及,创造文字、产生王权 公元前2000年 希腊克里特文明,出现宫廷建筑、象形文字 A.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B.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C.认识文化遗存主要依靠文献记载 D.差异化的环境造就不同文明成果 26.“(在西欧)被城市居民的丰盛礼物所征服的国王,也同意宣誓保障这些权利(即自由 或自治权利)……可是他们在接受了市民的赠礼和发誓保证公社的权利之后不久,就破 初三历史 第 2 页 共 6 页

坏下这些权利……”这段话说明( ) A.封建国王非常愿意城市获得自由权利 B.城市居民只能通过金钱赎买获得自由 C.城市居民争取自由的道路漫长而曲折 D.西欧国王一般作风败坏生活奢侈腐化 27.14世纪,欧洲的音乐家们逐渐从意识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将音乐与人、人的生活紧密 地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增加了世俗性的歌词内容,并且旋律流畅、和声大胆、节奏 新颖。这体现出当时的音乐家 ( ) A.复兴古典音乐的狂热 B.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 C.融合多地区音乐风格 D.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28.下表为19世纪中后期日本、美国、俄国在的部分措施对比。其共同作用是( ) 国家 措施 日本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允许贫民自由择业;取消武士特权,推动阶层流动。 美国 颁布解放宣言,解放叛乱州奴隶;允许黑人参军,削弱南方经济基础。 俄国 宣布农奴在法律上获得自由,允许赎买土地,农奴可进城务工。 A.废除了贵族特权 B.实现了自由平等 C.建立了民主政体 D.打破了人身依附 2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消失,俄国发生革命,德国战败,获胜的英国、法国、意 大利损失修重。美国试图掀翻英国的海上霸主宝座,日本在太平洋的地位增强。由此可 见,一战( ) A.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削弱了参战国的力量 C.改变了欧洲大国实力对比 D.重塑了世界政治格局 30.如图是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塞创作的漫画《片 面的经济》(1954年出版),原本是讽刺资本主 义国家经济军事化的作品,原图中有三组文字, 一是右腿上的“军事工业”,二是左腿上的“民 用工业”,三是腹部上的“资本主义经济”。而 经修改后的漫画则被误用于说明苏联片面发展 重工业,尤其用来说明苏联模式的弊端。由此可知( ) A.漫画的史料价值极其有限 B.史料运用应注意全面客观 C.运用史料应注意论从史出 D.研究的视角影响历史结论 初三历史 第 3 页 共 6 页

31.2025 年开年,人工智能 Deepseek 横空出世,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一夜之间在 各行各业掀起AI巨浪,谷歌、微软、OpenAI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各 国开启了全球 “AI大模型竞赛”。这反映出当代世界( )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C.文化多样性特征日益明显 D.社会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 四、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计36分) 32.(18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透过饮食可以窥见社会风貌的变迁。请同学们一起 完成探究学习。 材料一 饮食的演变 时期 粮食 蔬菜 黄河流域:以粟为主 黄河流域:白菜、芥菜等 新石器时代 长江流域:以稻为主 长江流域:葫芦、菱角、蚕豆等 北方:小米、小麦等都有不同品种, 陆生蔬菜有韭菜、萝卜、芥菜等;水生 且出现了多种杂粮。 商周时期 蔬菜有莲藕、水芹等;仅《尔雅》记载 南方: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多种稻 的蔬菜就有20多种 米和高产量的芋艿等杂粮。 增加了荞麦、青稞、糜子、高粱、多 天山南北的蔬菜和葱岭以西的紫葱(洋 两汉时期 种豆类等 葱)等陆续传入内地 ——摘编自林乃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材料二 饮食的引进 从传入中国到明末约一百年时间里,玉米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安徽、 广东、云南、浙江等十多个省份。到18世纪初,玉米已传播到全国大多数省份。17世纪之 前,玉米种植在中国主要限于西南地区,进入 18 世纪之后,玉米在中国的推广速度加快, 不仅成为西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而且在长江中游以及汉水流域也已开始大量种植。据 估计,在清代中叶,玉米的种植面积至少已占耕地总面积的6%左右。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饮食的存储 19 世纪的工业化则彻底改变了食物的制作方式,甚至是食物的根本属性。铁路和汽船 跨越大陆和海洋将水果、蔬菜和肉类运到市场上,改变了世界各地的食物供应网络。与此 初三历史 第 4 页 共 6 页

同时,工业技术不断地将烹饪从家里的厨房转移到遥远的工厂。随着食物由铁路和汽船从 世界各地运来,“健康卫生”的含义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肉的新鲜程度不再取决于牲口 被宰杀的日期有多近,而是取决于它的包装和冷藏。 ——摘编自《世界历史上的食物》 材料四 饮食的融合 从种植、采摘到初加工、精加工,中国已形成完整、精细的咖啡产业链,咖啡也由小 资情调的象征变为一种大众化饮品。为了顺应消费潮流,近两年中国咖啡市场还推出了独 特产品——茶咖,“兰韵铁观音拿铁”、“碧罗知春拿铁”等茶咖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在咖啡中融入中国茶已经变成众多咖啡和茶饮品牌的研发重点。 ——摘编自《咖啡的发展及饮料文化初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新石器时代到两汉时期有关“食”的演变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在中国推广种植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食物在近代发生的变化。(4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咖啡在中国的发展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6分) 33.(18分)见微知著,历史隐藏在细节之中,透过细节也能了解历史的样貌。九年级某历 史兴趣小组围绕“细节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体育中的历史】 19 世纪初,欧洲工业化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为了满足市民体育锻炼的场地需求,一些 城市兴建了城市公园,促进了大众户外体育运动发展。19 世纪中期,足球、网球等运动兴 起并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运动规则。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商业体育俱乐部大量产生,主 要通过出售门票获得商业利益。很多观众乘电车和火车到现场观赛。比赛消息还能通过电 波和报纸传到各地,吸引大众参与体育活动。 ——摘编自托尼·柯林斯《体育简史》 材料二 【音乐中的历史】 1939 年初,在民族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它以短促悦 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面展示出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初三历史 第 5 页 共 6 页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350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