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知识点梳理】
(一)、电阻
1、在物理学中,电阻表示 ,电阻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 、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0.3KΩ= Ω;100MΩ = Ω。
2、导体的电阻的影响因素有 、 、 和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属性,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中电流 (有关/无关)。(长度相同,导体越粗,电阻越小;粗细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3、下列电工材料:(1)塑料 (2)铜丝 (3)陶瓷 (4)酸碱盐的水溶液 (5)纯净的水 (6)石墨 (7)硅锗材料 (8)玻璃 其中属于导体的有 ;属于绝缘体的有 ;其余的属于 。
3、如图示的实验装置:从图甲中可见,常温下的玻璃是 ,如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炽状态,玻璃就变成 ,使小灯泡发光,如图乙所示,这个实验表明 。
(二)、滑动变阻器
1、观察滑动变阻器,回答下列问题:
(1)若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字样,其中“10Ω”表示 ;“”表示 。
(2)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电阻的;要利用其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应将变阻器 (串联/并联)接入电路中,应将接线柱 (一上一下/两上/两下)接法。
(3)要利用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的电流,在接通电路之前,应将金属滑片放在阻值 位置;滑动变阻器在许多电学实验中得到应用,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
(4)其实滑动变阻器不只是呆在实验室中的物理器材,在我们家中也不泛见到她的身影,请列举两例 、 。
(三)、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其公式是 ;(在运用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题时要注意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导体的同一时刻,还要注意三者都要用国际单位:A、V、Ω)
2、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0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00mA,则此导体的电阻为 Ω,若它两端电压为30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若它两端电压变为0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此时导体的电阻为 Ω。(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电流的比值,与有无电流、电压无关)
3、一只电阻两端电压从4V增加到6V,通过它的电流将从增加到 A,该电阻的阻为 Ω。(电压和电流发生变化,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不会变化;其中R=ΔU/ΔI也可直接运用来计算电阻)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1、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
(2)实验器材:待测电阻和 ;
(3)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将右边的实物图连接好:
(4)在表格中填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计算的有关项目的名称:
(5)指出上一步骤表格设计上的缺陷: ;
(6)此实验中变阻器的作用是 。
(7)若将其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测量小灯炮的电阻,小强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完成上表中的空白部分,并在右边的坐标纸上作出灯泡的U-I图线。
(8)由表和U-I图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9)能否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求得灯泡的电阻?为什么?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公式: ;(串联电路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 ,公式 ;(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典例分析】
考点一:电阻
要点:1、电阻的定义: 2、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
例1、关于导体的电阻,小明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与电流、电压无关 B、通过导体电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C、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没有电阻 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小,导体电阻越大
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物理属性,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粗细和温度决定的,要改变其电阻的大小,只能改变这几个因素;从电阻的定义看,电流受到导体电阻的阻碍作用,不是因为有电流才有电阻的。
解答:A
例2、天冷了,小华家新买了台电取暖器,回来使用后时,发现导线很热,他又不知道如何向有关部门投诉,你认为他投诉的理由是( )
A、导线太长,电阻大导致导线发热 B、电线太短,电阻小导致导线发热
C、导线太细,电阻大导致导线发热 D、导线太粗,电阻大导致导线发热
分析: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导线发热是因为电阻大的缘故,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生产厂商为了节约成本,导线的长度作假比较困难,他会人将导线变细,使电阻变大,发执量变大。以后在购买用电器时,观察导线的质量也是关键。
解答:C
例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小亮的猜想是: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小敏的猜想是: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
④电阻还与 有关。
(2)右图是三位同学为上述探究活动准备的实验器材,他们已经完成了部分实物的连接。若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要探究猜想①,应该控制 不变;要探究猜想③,应该选用导线__ __和导线___ _(填导线的代号字母)进行对比实验。
(3)如果准备器材时,同学们只找到一根如图a的镍铬合金丝,他们能完成猜想 的实验探究。(只填序号)
(4)他正确选择后,将电阻丝分别接入M、N间,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大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一次接入的电阻丝的阻值 (较大/较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的原因是 。
分析: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粗细、材料和温度,对探究某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要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如(2)中要探究猜想1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则必须控制导体长度、粗细和温度要相同,探究猜想3要控制电阻与长度关系,则必须控制材料、粗细、温度相同,但是如果受器材限制,可以用特殊方法处理:只有一根金属丝,可以使用不同的长度部分,探究长度对电阻的影响,然后可以将其对折,探究粗细的影响,也可以控制通电时间长点来改变温度,探究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解答:(1)横截面积 (2)温度、长度、粗细 a c (3)猜想2、3、4
(4)较小 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太大,灯丝中的电流太小
考点二:导体和绝缘体
要点:1、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区别 2、了解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例4、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的A、B之间接入下面哪个物体小灯泡能发光( )
A、铅笔芯 B、橡皮 C、塑料尺 D、刀片
分析: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有: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属于绝缘体的有:塑料、陶瓷、玻璃、纯净的水(蒸馏水)等,另外还有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半导体应用也十分广泛,如超市中的条形码识别器、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等。
解答:D
例5、如图示的实验装置:
(1)闭合开关后,看到的现象是 ;
(2)点燃酒精灯后,在加热一段时间后,你发现的现象是 ;
(3)此现象说明: ; 。
分析:常温下玻璃属于绝缘体,灯丝属于导体,所以开关闭合后甲表无示数、乙表有示数,在酒精灯的加热情况下,把玻璃加热到融熔状态,玻璃就能导电,而灯丝因为加热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大,所以甲表的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小,说明的物理道理是: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1)甲表无示数 乙表有示数 (2)甲表示数变大 乙表示数变小
(3)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考点三:滑动变阻器
要点:1.变阻器的构造与作用: 2.变阻器的接法: 3.变阻器的使用注意点:
例6、张微同学在实验室里连接一个电路图,她想让小灯泡变暗些,应该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 端(A/B),在闭合开关之前,变阻器的滑片处于 (A端/B端),如果张微在连好电路后,发现移动P灯泡亮度不变,且亮度很暗,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判断其滑片P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还是变小主要看哪一部分接入电路,如图是接在左下接线柱,变阻器的左半部分接在电路中,当滑片向右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灯泡变暗,如果采用“两上”接法相当于导线,采用“两下”接法相当于定值电阻,都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开关闭合之前,滑片P处于阻值最大端,保护用电器。
解答:B B端 变阻器采用两下接法
例7、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关于电表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分析: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和灯泡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电压,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小;又灯泡电阻不变,灯泡两端电压变小,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时,变阻器两端电压必变大。本题还可以思考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如何变化进行考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为理解变阻器阻值再考虑就容易了。
解答:C
例8、如图是汽车和摩托车油量测定装置示意图,R是滑动变阻器,它金属滑片的一端是杠杆的一端,油量表是由 表改装而成,从油量表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能知道油箱中的油的多少,当油箱中的油减少时,电路中的电流变 ,其中R’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是 ,聪明的你还能看出这套装置中还用到了什么物理知识: , 。
分析:这是一道滑动变阻器的实际应用的题目,对能力要求较高,所涉及知识面广,其实质还是要抓住变阻器的滑片如何移动,电阻如何变化:当油箱中油减小时,浮标向下拉动杠杆,使滑片向上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又油量表与电阻和变阻器串联,所以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的,故油量表示数变小。其中用到了浮力知识、杠杆、电路等内容。
解答:电流表 变小 保护电路 浮力知识 杠杆的知识 电路的知识等等
考点四: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要点:1、探究思路: 2、设计实验及结论: 3、问题分析:
例9、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光辉在先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 状态,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先滑至 端(a/b/c);
(2)根据电路图将右边的实验电路连接好:
(3)光辉将实验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 (成/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 (相符/不符),其原因是 。
(4)然后光辉又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到表二的实验数据,请在坐标纸上作出U—I图线,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
表一: 表二:
(5)此实验装置还可进行哪些电学实验?(举出两例即可)
; 。
(6)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1由5Ω变为10Ω时,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滑片应 端移动到 时候为止。
分析:其实验也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典型实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用滑动变阻控制电压不变,这是同学容易忽视的,否则不能准确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第(3)问中电流与电阻是否成反比,根据数学关系两乘积是定值,则成反比,两者比值是定值则成正比,但光由表一明显不成反比,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在更换电阻时;第(4)问的结论要从U-I图像分析,在作U-I图线时要注意描点后的连线要光滑,不能出现折线或明显的拐点,如果有个别点远离要舍弃;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电阻不变,整个实验装置和电路图与伏安法测电阻、测电路电功率相同;在第(2)问连线时把电压表放到最后连,其余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极和量程的选择,变阻器的一上一下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解答:(1)断开 c (2)等于 (3)图略 (4)不成 不符 没有控制电压相同 (5)伏安法测电阻 测用电器消耗的功率 (6)右 直到电压与第一次电压同为止
考点五:欧姆定律理解
要点:1、欧姆定律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3、适用条件 4、R=U/I的理解
例10、根据欧姆定律R =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分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只与导体的长度、粗细、材料和温度有关,要改变其电阻大小,只有从这四个方面考虑,而欧姆定律的数学变形式只能理解为电阻R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有没有电压、有没有电流都不会影响电阻的大小。
解答:D
例11、某定值电阻当其两端的电压从2V增加到2.8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该电阻的阻值为( )
A、20Ω B、28Ω C、8Ω D、无法计算
分析:导体两端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但电阻始终没有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列方程求解,可算出结果,也可直接用R=ΔU/ΔI进行计算。
解答:C
考点六: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把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计算
例12、如图,3个电阻均为10Ω的电阻R1、R2、R3串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路中,某同学误将一只电流表并联在R2两端,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由此可推知电源电压为 V;若用一只电压表替代电流表并联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 V。
分析: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太小,把电流表并联在R2两端,R2被短路,R1和R3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就可求出R1、R3的总电压即为电源电压,把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此时又变为R1、R2、R3串联,再利和刚才的总电压和三个电阻串联的总电阻求职电路中的电流,然后再求R2两端电压即等于R2两端电压。
解答:30V 10V
例13、一只小灯泡上标有“8V ”,现将它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 联一个 Ω的电阻。
分析:8V的小灯泡直接接在12V的电源上会烧掉,必须为此串联一个电阻来分担掉4V的电压,又因为电流串联,小灯泡要正常发光,则电路中电流均为,用欧姆定律的数学变形式,可算出串联的电阻为8Ω.
解答:串联 8Ω
例13、两定值电阻A、B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A的电阻为 Ω,B的电阻为 Ω,如果将它们串联在1.5V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 A;若将它们并联在2V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 A。
分析:本题需要从图像中查找有效的信息,在A、B图像中得出对应的电流与电压值,然后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后两问要结合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列式,最后一问还可以在图像上直接读出2V对应的电流值,并相加也可。
解答:5 10 0.1 0.6
考点六:串联、并联电路总电阻
要点: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例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则右边方框内的电阻连接情况可能是( )
A、4Ω和3Ω的电阻串联 B、6Ω和8Ω的电阻并联
C、10Ω和5Ω的电阻串联 D、12Ω和6Ω的电阻并联
分析:电压表的示数6V为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为总电流,可利用欧姆定律算出总电阻为15Ω,则虚线框中无论几个电阻,无论哪种连接方式,只要其总电阻为15Ω均可。
解答:C
例15、有两只电阻R1和R2,它们的U-I图线如图所示,如果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的图线会处于哪一个区域内( )
A、Ⅰ区域 B、Ⅱ区域
C、Ⅲ区域 D、都有可能
分析: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作电流轴的垂线在两线上截取两点,这两点具有相同的电流,上面的线电压大,欧姆定律可知:电流一定时,电阻大的导体两端电压大,所以上面一条线电阻大,将两导体串联,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个电阻,其图线应该处于I区。
解答:A
考点七:伏安法测电阻
要点:1、原理和过程 2、问题分析
例16、如图甲所示是郑重同学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为3V,待测电阻约为3Ω,滑动变阻器为“20Ω ”)
(1)该实验的原理是 ,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
(2)开关闭合前,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 端;
(3)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次测量电阻的阻值为 ;
(4)完成(3)步骤后,郑重同学收拾好器材,然后兴高采烈地把数据给老师,却被老师批评了一通,你知道郑重为什么最先完成,却被老师批评吗? 说说理由: 。
(5)郑重知道了自己的失误后,又重新开始实验,当连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却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可能是什么故障造成的吗?答: 。
分析:伏安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连接实物图时电表的正负极和量程的选用要合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与电路图中保持一致,且闭合开关前P处于阻值最大端,保护电路的目的;在读电压表和电流示数时,需看清量程,条件通常隐藏在题干中,电源电压暗示电压表的量程,结合电阻(灯泡)的阻值可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如本题中的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量程只需0-3V即可,又电阻约为3Ω,电流约为,故电流表的小量程也足够了;对于电路的故障常见的有两种:(1)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灯泡短路;(2)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灯泡断路。
解答:(1)R=U/I (2)最右端 (3)5Ω
(4)没有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识差大
(5)待测电阻断路
【能力提升】
1、李华想为家里新铺一条线路,有粗细相同的电话线(铁芯)和护导线(铜芯)可供选择,下面最好的选择与正确的分析( )
A、选铁线,因铁线坚硬 B、选铜线,因铜线易于架设
C、选铁线,因铁线便宜 D、选铜线,因铜线电阻小
2、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的活动中,王军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它器材足够瞧,如果他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活动,其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3、右图为测电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由绝缘体构成的部分是( )
A.笔尾金属体 B.塑料外
C.电阻 D.弹簧
4、半导体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体中不需要应用半导体材料的是( )
A.输电线 B.手机 C.电脑 D.电视机
5、有些材料在温度很低的条件下电阻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材料。假如科学家在常温下研制出这种超导材料,那么它适合制作( )
A、白炽灯灯丝 B、加热器的电热丝 C、熔断器的熔丝 D、输电线路的导线
6、(09年浙江湖州)小明观察了市场上自动测高仪后,设计了以下四个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其中能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
7、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规格相同,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 以及0~).闭合开关S,电阻R1与R2均有电流流过,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R1与R2的比值为( )
A. 1∶5 B.5∶.1∶4 D.4∶1
9、如果利用如右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个大电阻R的电功率,那么x、y、z应分号别代表( )
A、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B、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C、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D、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比值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为~ D、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为2V~6V
11、现代战争中,为了使对方的供电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常用战机在敌方的发电站等供电线路上投放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不伤害敌方人员,却可能让敌方电力无法正常供电,且战后也能降低重建成本,“石墨炸弹”爆炸后,形成大量石墨丝落在线路上,造成电路 (断路/短路),是因为石墨是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12、根据右表中数据回答:安装家庭电路取用导线时,应从铜
线和铁丝中,选用 线,制作一个滑动变阻器,选择电阻材料时,应从锰铜合金和镍铬合金中,选用 。
13、如图所示电路图,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由图像可得:定值电阻Ro的阻值是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Ω。
14、如图所示的电路图,R1=6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为,则电源电压为 V,R2的阻值为 Ω。
1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的信息可知: (甲/乙)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线,电源电压为 V,电阻R1的阻值为 。
16、甲、乙两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1)甲小组选取的定值电阻为15Ω,电阻箱阻值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5V,则该小组所用的电源的电压为 V;实验中若增大电阻箱阻值,电路中的电流将 ,电压表示数将 。(填变化情况)
(2)乙小组选用其他规格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们通过调节电阻箱,得到几组电阻箱的阻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并作出U-R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电阻箱阻值为20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该组所选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17、如图13所示,是红星中学九年级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设计的风力测量仪的电路示意图。其电源电压U=3V,电路保护电阻R1=20Ω,均匀电阻丝的阻值为R2=30Ω,金属丝(电阻忽略不计)的上端固定在0点,下端系有一块塑料片A,当风从右向左吹动塑料片时,金属丝向左摆动并与电阻丝保持良好的接触,风力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l)无风时,塑料片竖直下垂,电压表示数是多少?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风力最强时,金属丝滑至电阻丝的最左端,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为什么不在电路中串联电流表,把电流表改装成风力表?
18、(2009年·浙江温州)小明想探究某电阻的阻值R,与温度t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o=20欧,电源电压U=3伏。他把该电阻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做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该电阻的阻值(如下表)。
(1)由表中数据得出,该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数学关系式为 。
(2)通过计算说明,当温度为时,小明观察到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伏? ·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温度较高时,随温度的上升,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经检查,电路连接正常,各元件没有损坏。你认为小明发现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20、如图所示,是小星设计的电子秤(g取10N/kg)。
(1)已知压力传感器与托盘的接触面积为1×10,托盘的质量为,电子秤不称量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大?
(2)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会随压力的大小发生变化,它们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R0的阻值为50Ω,电源电压为30V。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0V时,电流表示数多大?被测物体的质量有多大?
(3)现在新式的电子台秤能在称量时,能去皮重,在这个电路可用如何改进?
能力提升答案
1、D 2、C 3、B 4、A 5、D 6、B 7、D 8、C 9、B 10、D 11、短路 导体 12、铜 镍铬合金 13、5Ω 25Ω
14、1.2V 4Ω
15、乙 6V 10Ω 16、(1)35Ω 5V 变小 变大 (2)3V 13.3Ω 17、(1) 0V (2)1.8V
(3)因为风力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串联电流表时无法测风力的大小。
18、(1)Rt=20+0.5t (2) 1.5V
(3)当温度较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较大,定值电阻与之相比较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化小
19、(1) 10N 1×104 Pa (2) (3)将R0换成变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