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知识点梳理】
(一)、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 对另一物体 ,这物体就具有能量。(物体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就越大,但“能够做功”不等于“正在做功”)
2、动能:(1)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
(2)物体动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物体的 越大, 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1)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2)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物体的 越大, 越高,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弹性势能:(1)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2)物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 有关,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分析下面几个例子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a)摆球由O′向B摆动的过程中: ;
(b)游乐场上正在向下冲的过山车: ;
(c)撑杆跳运动员利用撑杆起跳的过程中: ;
(d)乒乓球在反复弹跳的过程中: ;
(e)滚摆在上升的过程中: ;上升的高度将越来越低,是因为 。
(二)、比热容 热量
1、比热容: 叫该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与密度一样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无关)
2、水的比热容是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水的比热容较大,同等情况下,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反之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也多)
3、用冷水冷却发动机、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都是因为 的缘故。
4、热量:
(1)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 ;其单位是 ;(热量是过程量,只
说吸收、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讲含有、具有多少热量,且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
度低的物体)
(2)热量的计算:吸热公式 ,放热公式 。
(三)、内能 改变内能的方式
1、内能:物体内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一个物体可能没有机械能,但绝对有内能)
2、对同一物体而言,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 ,温度是物体内能的标志。(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初中还要求大家知道的是质量)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和 ;它们改变物体效果是 的,但实质有所区别。 是能量的转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放出热量,内能 ;另一种改变内能的方式 的实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对物体做功,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
4、下面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用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并分析内能如何变化)
(四)、热机
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 、 、 、 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 次,飞轮转动 圈,对外做功 次。
2、在压缩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在做功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
3、右边a、b两图中,a图属于 冲程,b图属于 冲程,其中a图的冲程能量是由 能转化为 能,其中 图的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五)、热值
1、热值: 的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其单位是 。(热值与密度、比热容一样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与物体升温、降温时吸收和放出的热量要区分开来)
【典例分析】
考点一:能量的概念
要点:有无“能量”的标志是它“能否做功”,但“能够做功”不等于“正在做功”
例1、下面关于功和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做的功越多 B.物体有了能就一定正在做功
C.吊在屋顶上的日光灯,因为没有做功,所以没有重力势能
D.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不一定正在做功
分析:物体具有能,只是说明物体具有了做功的本领,大家都知道有本领,不一定非得施展,比如你有考90分的能力,但没考试不代表你没有这个能力啊!所以说“物体具有能不一定正在做功或非得做功”,故A、B、C均错误。
解答:D
例2、飞行的子弹能穿透钢板,是靠子弹的 能来做功的;蓄在高处的水能够发电,是利用水的 能来做功的;上紧发条的时钟能走动,是靠发条的 能来做功的。
分析:不同的能量的产生原理不同,如: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解答: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考点二:动能及动能的影响因素
要点:1.动能的概念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例3、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及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将A、B、C三小车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
(1)探究中让小车从装置中的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
(2)探究中通过比较 得出小车具有动能的大小;
(3)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进行比较;要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进行比较;
(4)比较甲图和丙图,得出的结论是 。
(5)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方法是 法;再列举一个利用此方法的实验,写出实验名称: 。
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实验自始至终体现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器材的选择、方案的设计、过程的操作、结论的总结都有体现,如:为让小车到水平面上具有相同的速度,必须让其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比较动能的大小用木块被撞开的距离来说明,又渗透了转换法的思想,第(4)问中比较甲、乙图的结论要体现控制变量:速度一定时(不可以讲成高度一定),质量大的物体运动大,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用得较多,如:探究压力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解答:(1)使小车到水平面上有相同的速度 (2)木块被撞开的距离 (3)甲丙 甲乙
(4)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5)控制变量法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重力势能的影响素等
例4、如图是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载重汽车的限制速度要比小轿车小,这是因为 ;而在重大的事故中,有时小轿车造成的后果会比大货车严重,这又是什么原因: ;雨天比晴天的限制的最高速度要小,是因为 。
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从能量角度讲,质量大的载重汽车具有动能大,所以限制的速度要比小轿车小(亦可从惯性角度解释:质量大惯性大);另在事故中,小轿车虽然质量小,但如果速度很快,其具有的运动也会很大,后果也可能会很严重,而且速度对运动的影响要比质量对运动的影响要更大些。
解答:在速度相同时,载重汽车质量大,动能大; 小轿车的质量小,但速度大,动能大
雨天路面滑,摩擦力小
考点三:重力势能及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要点:1.重力势能的概念: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3.重力势能的研究方法:
例5、如图所示,是探究“重力势能及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1)探究中,通过观察 来确定“重锤”具有重力势能的大小;
(2)把三根相同的木桩(a)、(b)、(c)插入沙子中的同一深度,让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打击(a)、(b),再用较大质量的重物(与打击a的高度相同)打击(c),木桩打入沙子中不同深度。比较(a)和(b),说明 ;比较(a)和(c)说明 。
(3)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举重运动员为什么都是身体矮壮的人,如果选拔举重运动员身高太高有什么不利因素: 。
分析: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即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当质量相同时,被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时结合控制变量法的思路,观察木桩打入的深度来比较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关系。举重运动员个子高,在举重过程中他要比身材矮的运动员做更多的功,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运动成绩很难提高。
解答:(1)木桩打入沙子的深度 (2)质量相同时,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高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举重运动员个子高,举相同的杠铃,他要比其它运动员消耗更多的能量,运动成绩难提高。
例6、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在a处的大 B.落在b处的大
C.两个一样大 D.无法比较大小
分析:两个相同的篮球,质量相同,在高度不明的情形下,判断其重力势能的大小,可以根据篮球在与地面撞击过程中的形变程度来判断,形变程度越大在地面上留下的印迹也越大,所以可以看出b的形变要比a的形变大,故b的重力势能就大。
解答:B
考点四:弹性势能
要点:1.弹性势能的概念 2.弹性势能与弹性形变的关系
3.弹性势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7、近几年国家对枪支的严格管制,鸟类开始逐渐多起来,可最近有一些不法分子用土制的“弹弓”利用晚上打鸟,这种弹弓拉得越长,钢球射得越远,试分析原因。
分析:弹弓拉得越长,橡皮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能对钢珠做的功越多,钢珠射得越远,对于破坏生态平衡的违法事要坚决抵制,并及时举报。
解答:略
例8、市场上的乒乓球质量参差不齐,陈华同学买了两种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弹性的大小,他人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是(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分析:比较两只球的弹性,看反弹的距离判断弹性的大小,但是要用相同的力进行投掷,但这样操作力的大小无法控制,最好的是让它们自由下落,比较反弹的高度,反弹的高,其弹性好,反弹的低,其弹性差。
解答:B
考点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要点: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例8、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后,匀速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分析:动能是否变化看其质量和速度是否变化,重力势能是否变化看其质量和高度是否变化;在跳伞过程中其质量不会变化,而又是在匀速下落,速度不变、高度降低,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总的机械能减小。(不能正解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答:B
例9、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过程中( )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增大,机械能不变
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机械能不变
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
分析:运动员整个起跳到落水过程,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起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离板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下落水过程)。如果没有空气阻力,机械能总量不变,有阻力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C
考点六:内能
要点:1.内能的定义 2.内能和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例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就多
D、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加
分析: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是物体内能的标志,所以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则D正确;对于A中物体吸热,温度不一下升高,如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对于B而言,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是做功也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如钻木取火等等;对于C中的热量,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讲吸收、放出热量,不可以说停含有多少热量、具有多少热量等。
解答:D
考点七:改变内能的方式
要点:1.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其实质 2.热传递的条件、方向、结果、应用
3.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内能的变化
例11、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判断是否是做功过程主要是看过程中有没有相关的动词,如:压缩体积、摩擦生热、煅打物体、弯曲物体等都是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其中A、C、D都是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解答:B
例12、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
(1)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 ,是 能 转化为 能,里面燃气的温度 ;
(2)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3)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拉绳子,要克服绳子与金属管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绳子和金属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通过热传递的方式,里面的酒精内能增加,温度升向,汽化加剧,压强变大到一定程度,对塞子做功,酒精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管中气体内能减不,温度降低。要注意的是燃气膨胀对处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1)塞子飞起来 内能 机械能 降低 (2)内能 (3)金属管热 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 或塞子飞起来 管中气体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例13、,中国女子冰壶队今天在韩国江陵举行的世锦赛决赛中,以八比六战胜冬奥会冠军瑞典队,首次夺得该项赛事的冠军,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 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 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 ,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冰壶出手后仍然会向前是在确 作用下运动的。
分析:用冰刷不断地刷冰,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冰的内能增大并熔化,在冰壶的前方形成一层薄薄的水,水减小了冰壶与冰面的摩擦,从而按预计路线运动。出手后冰壶是靠自身的惯性向前运动,最终要停止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做功 熔化 摩擦 惯性
考点五:考点3:热机
要点: 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
2.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3.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 圈,活塞往复 次,对外做 次功。
例1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右图是 冲程,其中在压缩冲程
中,气体的温度升高,是通过 方式增加内能的。为了降低汽缸体的温度,
汽缸外有一个水箱体,使汽缸被水包围着,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减少
汽缸内能的,用水来包围汽缸是因为水的 。
分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的判断,根据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情况和活塞运动情形,好比用针筒抽气、压缩、排气一样,如图两个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看出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四个冲程中只有这一个做功冲程,其余三个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的的,用水为气缸降温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用水不用油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解答:做功 做功 热传递 水的比热容大
例15、“豪爵摩托车使用的是自发研制的单缸汽油机,其转速为18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完成 冲程,对外做功 次。
分析: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飞轮两转),对应一次功,简称1421.如果是多缸发动机,做功次数还要看缸的个数。
解答:60 15
考点六:比热容
要点: 1.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2.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3.比热容的应用:
例16、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① ;
② 。
(2)实验中小明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于物体吸热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热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分析:比较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因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无法直接观察,可以考虑用两种相同的加热器对相同容器中的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水和沙子)进行加热(转换法),比较升温快慢的方法常用两种方案:一是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二是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
解答:(1)升高相同的温度比加热的时间 加热相同的时间比升高的温度
(2)加热相同的温度,沙子的温度比水的温度要高
(3)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或转化为指针偏转的角度
例17、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
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分析: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更多,降温效果好,所以汽车的发动机常用水来降温,反之比热量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也多,保温效果也好,人们用它来作为传热物质或为秧苗保温,以及内陆比沿海地区温差大等也是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的缘故。故B、C、D都是利用水比热大的原因,而建水电站发电,是利用水的机械能。
解答:D
考点七:热量
要点:1、物体升温要吸热、降温要放热的计算 2、热值的物理意义
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例18、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种金属做成的金属块,放在沸水中煮了很长的时间,然后将它们放在两只非常大的冰块上,足够长的时间后,熔化的冰多的是( )
A.含有热量多的金属块 B.比热容大的物体 C.内能大的物体 D.温度高的物体
分析:冰熔化时要吸热,吸收的热量越多熔化的冰越多,而质量相同的两不同的金属放在沸水中煮了很长的时间,它们的初温度相同,均为,将它们放在冰块上足够长的时间后,它们的末温度也相同,由Q放=cm(t0-t)可知,放出热量大的必定比热容大。
解答:B
例19、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质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下列哪个物理量( )
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温度
分析:热值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量所放出的热量,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与质量、体积等无关,对于燃料来讲优劣之分就是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解答:C
例20、小洪同学家中原来用液化气烧水,每天约用的热水,她家今年春节买了一台“皇明”太阳能热水器。(1)这台热水器夏天平均每天可将的水从加热到,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若石油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有70%被水吸收,她家改用太阳能热水器后,平均每个月节约多少kg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为8.0×107J/kg,每个月按30天计算)
(3)请你说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至少说出两点)
分析:第(1)问求水吸收的热量,利用Q吸=cm(t-t0)计算,利用热量公式计算时,要弄清初末温度,特别可能隐藏的条件要能挖掘出来,如将水加热到沸腾,表示的是末温度为等,第(2)问是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百分之七十被水吸收,前后关系容易弄倒,引起注意,结合Q放=mq和第(1)问中的水吸收的热量列式。第(3)问对于目前的能源现状及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又可以节约将要枯寂的化石能源,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藏,但它会受到天气、季节的影响。
解答:(1)1.68×107J (2)9
(3)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节约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能力提升】
1、“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2、如图所示,小刚对子弹击穿木板靶心前后子弹能量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有如下四点看法:(1)动能减少,是因为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增加了
(3)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
(4)子弹机械能不变
在他的看法中,正确的有( )
A.1点 B.2点 C.3点 D.4点
3、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4、为了探究能量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郑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如右图,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到自己的鼻子,松手后,铁锁向前摆动又摆回来。有关铁锁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锁回摆后能碰到鼻子,因为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锁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小
D.铁锁下降到最低点,动能最小
6、在大型游乐场里,小明乘坐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摩天轮”,正在向最高点运动,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B.小明的动能保持不变
C.小明的机械能守恒 D.小明的机械减少
7、如图所示的情景是一种游戏,叫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的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绳下端的位置,c点的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游戏者通过a点后,他具有弹性势能
D.游戏者到c点时,他的动能为零
8、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
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一块的冰融化成的水,内能增加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9、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 B.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汽车的发动机启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 D.在野外生存时,钻木取火
10、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达到100%
B.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
C.柴油机上安装一个笨重的飞轮,是为了提高它的效率
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11、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C.热机都是利用汽油作燃料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12、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些高处的湖水积蓄了很大的重力势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物体的内能越大,具有的功就越多
1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14、,俄“联盟”号飞船返回舱着陆时出现严重错误,返回舱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朝地面飞行的前端不是隔热罩,而是舱门和天线,导致舱门被烧焦,天线遭焚毁,宇航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一过程中,返回舱能量转化的方式是( )
A.重力势能→动能→内能 B.动能→重力势能→内能
C.内能→重力势能→动能 D.内能→动能→重力势能
15、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16、中午10∶30朝鲜发射了“光明星二号”试验卫星,一度引起美国及其盟友韩国、日本的恐慌,怀疑朝鲜发射的是“大浦洞二型”远程导弹,在其发射的第一阶段,“光明星二号”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其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登高》中有这样的两名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落木萧萧”是以 为参照物,而“不尽长江滚滚来”揭示着一种能量的转化关系,即 能转化为 能。
18、在八百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图示这种流行于民间的玩具式走马灯,它的工作原理和近代的燃气轮机相同。如果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将
(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或“绕蜡烛旋转”), 运动的
热空气便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这种走马灯工作时
将内能转化为 能。
19、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2006~2007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其中第五冲程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能量是 能转化 能;在第六冲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请你指出该“六冲程引擎”的一个优点: 。
20、目前,一污泥发电厂在南昌投入运行,它是将收集到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在热电厂与煤掺烧发电,经测算,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10吨污泥相当于1.4吨烟煤产生的热量,那么,完全燃烧500吨污泥可以产生 J的热量(烟煤的热值为2.9×107J·Kg-1),这些热量用来发电的效率为65%,能产生 kwh的电能。
2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每天能使的水温度升高,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 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取7×107J/m3,水的比热容p水=4.2×103J/(kg·℃))
2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__________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的定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地球表面水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的水,水的表面积为,经过太阳光垂直照射15min,水温升高了.问:
(1)实验时的水15min内吸收了多少热能?
(2)平均每分钟水面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吸热功率是多少?
(3)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管为什么都在做成黑色或深蓝色?
能力提升答案
1、C 2、B 3、C 4、D 5、B 6、B 7、D 8、C 9、D 10、B 11、D 12、B 13、B 14、A 15、B
16、增大 增大 增大
17、地面 重力势能 动能
18、向上运动 机械能
19、做功 内能 机械能 液化 提高热机工作效率
20、2.03×1012J 3.67×105kwh
21、6.3×107 J
22、(1) 重力势能 (2)图略 保证物体从同一高度下滑 (3)错误
(4)图略 物体上滑的距离S随斜面倾角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23、(1)1.26x105 J
(2)8.4x104 J 1.4x103w
(3)能吸收各色光,吸热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