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短文两篇(七年下 189页)
夸父逐(1逐: )日
夸父与日逐走(2走: ),入日(3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4河: )、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5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6邓林: )。
共工怒触(7触: )不周山
昔(8昔: )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9维: )绝(10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11水潦: 12潦: )尘埃(13尘埃: )
课文注释考查
1、请在上文的括号内解释黑体字
二、文言句子翻译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3、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参考。
三、文章内容探究
1、《夸父逐日》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和精神。
2、《共工怒触不周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和精神。
3、如何理解《夸父逐日》结尾的意义?
4、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夸父与共工是个怎样的人?
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并写出与神话有关三个成语。
答案版:
一、课文注释考查
夸父逐(1逐:追赶 )日
夸父与日逐走(2走:跑 ),入日(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渴,欲得饮,饮于河(4河:黄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5大泽:大湖)。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6邓林:桃林)。
共工怒触(7触:碰、撞)不周山
昔(8昔:从前)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9维:绳子)绝(10绝:断)。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11水潦:泛指江湖流水,12潦,积水)尘埃(13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
2、二级词汇(课外充补)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1欲:想要)得饮,饮于(2于:到)河、渭;河、渭不足(3足:够,足够),北(4北:向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4其:代词,他的,指夸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5者: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共工与颛顼争为(6为:做)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7倾:倾斜)西北,故(8故:所以)日月星辰移焉(8焉:代词,这,这里);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9焉:代词,这,这里)
二、文言句子翻译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参考答案: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向北方去大湖喝水。
2、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参考答案: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丢弃的手杖,化成了一片桃林。
3、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发怒而去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着地的绳子断了。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参考答案: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动;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流去。
三、文章内容探究
1、《夸父逐日》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和精神。
参考答案:这则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共工怒触不周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和精神。
参考答案:这则神话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它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如何理解《夸父逐日》结尾的意义?
参考答案: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己、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夸父与共工是个怎样的人?
夸父: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个追求光明与真理,勇敢追求、死而不己、甘为人类造福的真英雄!(人物形象分析)
因为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他奔驰于天地,一口气饮干大江大河,面对困难却坚持不懈,死后还化手杖为桃林(结合课文内容)
共工:神勇无比、敢于挑战、决不服输的人,同样是一位具有大无畏英雄气概的真英雄。(人物形象分析)因为共工敢与颛顼相争为帝,失败后并不认输,怒触不周山,造成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河山(结合课文具体内容),
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并写出与神话有关三个成语。
参考答案: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地 、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精卫填海、八仙过海”等;跟神话有关的成语有
(1)女娲补天: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2)开天辟地: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表示开始有人类历史,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3)精卫填海: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4)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