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前 禁止擅自复制、传播 2025 年(6 月)深圳市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联合测试 语文 说明: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上作答无效。 一、写好字(3分) 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 二、品声音(69分) 聆听世界之音,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心灵漫游。声音是世界写给人类的信笺,藏着文明的密码、 情感的温度与生命的回响。静下心来,让双耳成为连接万物的桥梁,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轻声 诉说它的故事。 班级开展“聆听世界之音”的主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小组一:【聆听自然之音•洗净心灵尘埃】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4题。(8分)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 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①tǎng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③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 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 一切交织在一起,带给人深深的②zhèn hàn。 1. 请根据语境写出拼音对应的汉字。(2分) ①tǎng( ) ②zhèn hàn( ) 2. 文段中第③处的标点应该是( )(2分) A.逗号 B.分号 C.句号 D.冒号 3. 下列短语中,结构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番滋味 B.格外清晰 C.许多层次 D.远近高低 4. 根据《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的“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我们可以判断,“聆听”的“聆”是 字。(2分) 语文 第1页(共8页)
小组二:【聆听他人之音•触摸灵魂温度】 阅读以下表格,完成5~6题。(14分) 人物 背景 语言/心声 性格 路过平顶山 师父是走着这深山峻岭,必然小心虚惊。莫怕!莫 孙悟空 勇于担当 莲花洞 怕!等老孙把棒打一路与你压压惊。 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 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 简•爱 (1) 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 自尊自爱 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 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 (2) 凭吊战友墓地 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 积极进取 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野猪林救下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 鲁智深 (4) (3) (填人名) 弟到沧州。 5. 请填写相关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4分) (1) (2) (3) (4) 6. 同学们在交流名著阅读的感受,请补充下面对话内容。(10分) 小深: 我喜欢孙悟空的这段话。其实人生路上也有无数的深山峻岭,正如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 漆公店》(其五)所言:“(1) , 。”(2分) 我们要有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也要有孙悟空的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每当我遇到 问题想要推脱责任时,就会想起语文老师那番语重心长的鼓励,他说:“(2) 。”(要求引用文 学作品或历史中的人物事例,体现勇于担当的精神)(3分) 小圳: 我喜欢“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 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它像炽热的 火炬,迸发着永不熄灭的光和热,照亮前行的路,时刻激励着我要珍视生命、积极进取。 我仿照画横线的句子,根据语境,续写了一句,并构成了递进关系:(3)他不会因为虚度 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2分) 小语:我喜欢简•爱这个人物,但我是从电影中了解她的,我觉得现在学习那么紧张,我们根本 没必要去看完整的原著,可以读一下梗概,然后去找相关的影视剧来看,这样既读了名著 又不耽误学习。 小文:小语,我不同意你的观点,(4) 。(3分) 语文 第2页(共8页)
小组三:【聆听诗文之音•照见人间万象】 7. 根据理解,完成古诗文默写。(8分) 诗句 理解 不闻机杼声,(1) 。(北朝民歌《木兰诗》) 闺阁之音 角声满天秋色里,(2) 。(李贺《雁门太守行》) 战争之音 今日听君歌一曲,(3) 。 吟诵之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动物之音 (5) ,五十弦翻塞外声。 器乐之音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典故之音 (7) ,(8) 。 交往之音 (刘禹锡《陋室铭》) 小组四:【聆听先哲之音•洞见智慧光芒】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8~11题。(12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②,令熟读经学③, 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节选自陆游《放翁家训》) 〖注释〗①才锐:才思敏捷。②简束:检查约束。③经学:指儒家经典,诸子百书。 【丙】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 【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节选自杜甫《望岳》) 语文 第3页(共8页)
8. 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字。(2分) 文言字词 方法 提示 解释 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课内迁移法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 4 4 博学而笃志 查阅词典法 ①厚重;②忠诚;③坚定;④深。(2) (填序号) 4 9.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 (2)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10.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上四则材料的作者按照朝代排序,依次为丙、甲、丁、乙。 B.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要以“静”修身,以“俭”养德,因为学习是“静”的前提。 C.乙文“不可以为喜也”的断句应该是“不可以/为喜也”。 D.丁诗杜甫通过写登上泰山绝顶的情景,体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11. 甲、乙、丙三则材料都提到了“志”,请围绕“志”解读丁材料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并结合甲、乙、丙三则材料中的任意一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 实现这种精神追求。(4分) 小组五:【聆听时代之音•把握发展脉搏】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1分) 最近,“搭子”这一社交方式深受年轻人推崇,但也有不同的声音,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材料,就 此展开讨论: 材料一:【什么是“搭子”】 “搭子”指在年轻人当中盛行的社交方式,浅于朋友,重于 同事,主打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 —百度百科 注:垂直化是基于个人精准的兴趣或需求而形成的特性。 语文 第4页(共8页)
材料二:【问卷汇总】 搭子社交轻盈与稳固并存, 近五成年轻人维持过两年以上搭子关系 搭子关系维持的最长时间: 55% 和搭子一起活动的频率: 46.1% 32.8% 26.7% 22.1% 35% 18.4% 19.5% 17.4% 17% 15% 每周3次以上 每周1~3次 每 1月 ~3至 次少 频率不固定 6 个 月 以 内 半 年 ~ 1年 1~ 2年 2 年 以 上 甲 乙 材料三:【媒体评论】 (一) ①“搭子”应运而生,其以共同兴趣或需求为基础,为青年群体提供温暖和陪伴,缓冲消极事件 对个体的影响,治愈心中的孤独和抑郁。同时,“搭子社交”秉持着严格的分寸感、满足青年浅尝辄 止的轻社交需求,因此成为更适应当代社会青年的社交方式。 ②“搭子”基于精准的个人兴趣或需求而形成,满足了人际关系中多样化的需求。一个人可以拥 有许多“搭子”,如“饭搭子”主打吃饭陪伴,“运动搭子”便于组队娱乐,“考研搭子”互相监督 等。“搭子社交”在垂直细分领域实现了精准陪伴,它采用类似网络中的算法逻辑,精准搜索兴趣, 定向匹配搭子。多样化、流动性的搭子还能够有效扩展青年社交圈,丰富青年的生活样态。 ③“搭子社交”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更能够满足青年对于边界感的需求。“搭子社交”将 人际关系进行简化和提纯,在社交过程中充分尊重双方隐私,不涉及感情的牵绊,彼此之间强调边界 感与分寸感。这种非黏稠化的社交让搭子们各取所需、来去自如,在需要时陪伴,在不需要时沉默, 搭子双方都可以保持独立的自我。 (摘编自“中国青年研究”公众号) (二) ①搭子关系虽然好,但并不能真正让我们生活好起来。因为搭子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对孤独感的 自我保护。 ②《十三邀》中,项飙精准概括了社交分层:本来多个层次的个体,中间有紧张矛盾关系,但大 部分时间应该是整合在一起,可现在是断裂的。也就是说,个体总是自己跟自己玩,和集体之间出现 断层。搭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断层,它使我们融入集体。但并没有完全融入,因为弱关系无法建立 牢固的纽带,随时可能再次断裂。所以最终呈现出这样的局面:搭子缓解了我们脱离集体产生的孤独 感,但也只是缓解,我们和集体之间仍然是断裂的。所以,搭子缓解的其实是浅层的孤独,但无法缓 解更高层次的孤独:通过另一个人实现自己、提高自己、长久感到安全的孤独。 ③心理学习会上,一位老师讲述她的来访者沉迷打赏网红,甚至觉得网红比心理咨询效果更好, 让他感到更快乐、更温暖、更被抚慰。我们分析其中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网红总是会满足他、 取悦他,就像妈妈满足婴儿一样,总是给他好的东西,不会让他看到不好的、难受的部分。只有搭子 的社交,其实跟沉迷网红一样。可以通过它得到浅层满足,但加深了个体真正的无力感。贪恋搭子, 其实是贪恋一种沉溺于幻觉中的自我满足。真正的满足,需要走出自我世界,去经营一段深度友谊, 收获一份不可缺少的阅历。 (摘编自《意林》) 语文 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