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全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30题,共8页。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这启示我们( )
A. 青春是任性的,要张扬个性 B. 青春是宝贵的,要珍惜青春
C. 青春是短暂的,要尽情享受 D. 青春是烦恼的,要自我调节
2. “做更好的自己”是中学时代的成长课题。对此,我们要( )
①学会接纳自己,扬长避短 ②主动改正缺点,完善自己
③否定轻视他人,唯我独尊 ④正确认识自己,激发潜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②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打破师生平等地位
③可以矫正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④使教育惩戒有章可循,有效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有人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也有人说,“友谊的小船该翻就翻”。对这两句话,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要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
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④真正的友谊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存在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下列名言警句能体现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是( )
①人心齐,泰山移
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④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从我做起,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
A.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B. 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C. 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D. 以貌取人,区别对待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增加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专章,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法的修订通过,体现的法律特征是( )
A. 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 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 该法的修订通过,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行使( )
A. 决定权 B. 立法权 C. 任免权 D. 监督权
9. 该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属于( )
A. 家庭保护 B. 政府保护 C. 学校保护 D. 网络保护
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作出如下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是( )
①年龄大小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刑事违法性 ④应受刑罚处罚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1. 降低刑责年龄,目的是( )
①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②能更好发挥法律的示警功能和威慑作用
③能在一定程度上警戒未成年人遵守法律 ④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李某捡到他人丢失手表,拒绝归还;赵某谎报险情,拨打报警电话。李某和赵某的行为分别属于( )
A.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13. “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表明( )
A. 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割的 B. 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C. 权利和义务可以相互取代 D. 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14.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的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该图说明( )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③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经过多轮公开征求意见,对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体现了( )
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民法典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宪法更加严格 ④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 民法典首次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强化对公民人格尊严的维护。这表明( )
A. 我国法律高度重视对人格权的保护
B. 人格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C. 民法典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 民法典能从根本上杜绝公民的人格权纠纷
17. 中学生小敏在网上购买了一件衣服,穿了两天后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小敏正确的维权方式是( )
A. 息事宁人,自认倒霉 B. 辱骂商家,要求赔偿
C. 直接向人民法院投诉 D. 与商家协商解决
18. “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这表明( )
①要崇尚法治 ②有法治不自由 ③要坚持厉行法治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写下的一句话,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却饱含对祖国最深最纯的情感。这告诉我们( )
①要着眼当下,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④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 近年来,“碳中和”从一个陌生的专业词语成为高频热词。下列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行为是( )
A. 大吃大喝,铺张浪费 B. 绿色出行,健康环保
C. 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D. 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21. 下列组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这些数据表明( )
①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②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上述数据表明( )
A. 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B. 我国已成为人口强国
C. 我国已率先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D. 我国人口都具有较高学历
23. 上述数据的变化有利于我国( )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③解决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 ④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4. 一双鞋生产过程:外观与功能设计(德国)——生产流程与工艺设计(中国)——鞋子制作(东南亚国家)——商品运输(美国)——销售市场(沙特)。这说明( )
A. 国家间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B. 经济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只有利而无弊
C. 复杂的生产过程不利于发挥生产者的优势
D. 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25.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承认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彼此理解包容
③世界文化各具特色,不需要交流互鉴
④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简答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33分)
26. 【伟大出自平凡劳动成就人生】
平凡铸就伟大,每个劳动者都了不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7. 【合理利用网络遵守社会规则】
近年来,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频发,对未成年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问题一部分网络直播平台责任意识缺失,虽然上线了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但大多形同虚设;有的为了年利,甚至向未成年人提供含有暴力,色情、低俗内容的动漫产品,引诱其打赏。
问题二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管缺位,多因忙于生计而疏于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问题三 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健全,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盲目攀比,极易被诱骗打赏。
(1)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为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建言献策。(从四个不同角度作答)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依然屡禁不止。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
观点1:带手机进校园是件小事儿,不必小题大做。
观点.2:带手机进校因不对,但大家都在带,我也就跟着带。
观点3:老师管得紧就不带,老师管得松就可以带。
(2)结合“法律链接”和同学们的观点,就“自觉遵守规则”发表你的看法。
28. 【宪法至上崇德守法】
(1)从规定的内容看,宪法与民法典、刑法有何不同?
(2)请写出民法典和刑法的共同立法依据,并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小明的说法。
29. 【贯彻新理念谱写新篇章】
改革开放40年来,凭借独特的自然和区位优势,云南花卉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云南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该产业发展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表1:云南花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结合表1内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请为提升云南花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献计献策。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今年10月l1日-24日在中国云南昆明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对此,云南省多部门共同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
表2:倡议书(摘录)
(2)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运用所学知识,请分别解读大会主题和倡议书内容。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17分)
30.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属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铸就百年辉煌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你可以得出哪些重要历史结论?
打赢脱贫攻坚
(2)摆脱贫困,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请解读中国的“脱贫密码”。
构筑精神谱系
(3)仿照示例,请写出不同时期的三种精神。
(4)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它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它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它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它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5)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成为青春底色。请写下你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