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数学

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阅读理解、图表信息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多个数学领域的内容,包括几何、代数、概率、函数等多个方面。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重点考察学生对不同数学概念的理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涉及到了坐标变换、分式不等式、新运算规则、图形性质等多个知识点。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特别是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坐标变换、新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阅读理解、图表信息

一、选择题

1. (2014•山东潍坊,第12题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ABCD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 )

A.(—2012,2) B.(一2012,一2) C. (—2013,—2) D. (—2013,2)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专题:规律型.

分析:首先求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坐标分别是(2,2),然后根据题意求得第1次、2次、3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规律.

解答:∵正方形ABCD,点A(1,3)、B(1,1)、C(3,1).∴M的坐标变为(2,2)

∴根据题意得:第1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2),即(1,-2),

第2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2,2),即(0,2),

第3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3,-2),即(-1,-2),

第2014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为坐标为(2-2014, 2),即(-2012, 2)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称与平移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得到规律:第n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当n为奇数时为(2-n,-2),当n为偶数时为(2-n,2)是解此题的关键.

2.(2014山东济南,第14题,3分)现定义一种变换:对于一个由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例如序列:(4,2,3,4,2),通过变换可得到新序列:(2,2,1,2,2).若可以为任意序列,则下面的序列可以作为的是

A.(1,2,1,2,2)    B.(2,2,2,3,3)

C.(1,1,2,2,3)     D.(1,2,1,1,2)

【解析】由于序列含5个数,于是新序列中不能有3个2,所以A,B中所给序列不能作为; 又如果中有3,则中应有3个3,所以C中所给序列也不能作为,故选D.

二、填空题

1.(2014•四川宜宾,第16题,3分)规定:sin(﹣x)=﹣sinx,cos(﹣x)=cosx,sin(x+y)=sinx•cosy+cosx•siny.

据此判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②③④ (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①cos(﹣60°)=﹣;

②sin75°=;

③sin2x=2sinx•cosx;

④sin(x﹣y)=sinx•cosy﹣cosx•siny.

三、解答题

1. (2014•四川巴中,第22题5分)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b﹣a﹣b+1,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例如:2△4=2×4﹣2﹣4+1=8﹣6+1=3,请根据上述知识解决问题:若3△x的值大于5而小于9,求x的取值范围.

考点:新定义.

分析:首先根据运算的定义化简3△x,则可以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解答:3△x=3x﹣3﹣x+1=2x﹣2,根据题意得:,解得:<x<.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理解运算的定义是关键.

2.(2014•湖南张家界,第23题,8分)阅读材料:解分式不等式<0

解:根据实数的除法法则:同号两数相除得正数,异号两数相除得负数,因此,原不等式可转化为:

①或②

解①得:无解,解②得:﹣2<x<1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x<1

请仿照上述方法解下列分式不等式:

(1)≤0

(2)>0.

3. (2014•江西抚州,第24题,10分)

【试题背景】已知:∥∥∥,平行线与、与、与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3,且1 =3 = 1,2 = 2 . 我们把四个顶点分别在、、、这四条平行线上的四边形称为“格线四边形”.

【探究1】 ⑴ 如图1,正方形为“格线四边形”,于点,的反向延长线交直线于点. 求正方形的边长.

【探究2】 ⑵ 矩形为“格线四边形”,其长 :宽 = 2 :1 ,则矩形的宽为. (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探究3】 ⑶ 如图2,菱形为“格线四边形”且∠=60°,△是等边三角形,于点, ∠=90°,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 求证:.

【拓 展】 ⑷ 如图3,∥,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分别落在直线、上,于点,且=4 ,∠=90°,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点、分别是线段、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于点.

猜想:在什么范围内,∥?并说明此时∥的理由.

解析:(1) 如图1,

∵BE⊥l , l ∥k ,

∴∠AEB=∠BFC=90°,

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1+∠2=90°,AB=BC, ∵∠2+∠3=90°, ∴ ∠1=∠3,

∴⊿ABE≌⊿BCF(AAS),

∴AE=BF=1 , ∵BE=d1+d2=3 , ∴AB= ,

∴正方形的边长是 .

(2)如图2,3,

⊿ABE∽⊿BCF,

∴ 或

∵BF=d3=1 ,

∴AE= 或

∴AB= 或

AB=

∴矩形ABCD的宽为或.

(注意:要分2种情况讨论)

(3)如图4,

连接A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DC,

又∠ADC=60°,

∴⊿ADC是等边三角形,

∴AD=AC,

∵AE⊥k , ∠AFD=90°, ∴∠AEC=∠AFD=90°,

∵⊿AEF是等边三角形, ∴ AF=AE,

∴⊿AFD≌⊿AEC(HL), ∴EC=DF.

(4)如图5,

当2<DH<4时, BC∥DE .

理由如下:

连接AM,

∵AB⊥k , ∠ACD=90°,

∴∠ABE=∠ACD=9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 ,

已知AE=AD, ∴⊿ABE≌⊿ACD(HL),∴BE=CD;

在Rt⊿ABM和Rt⊿ACM中,

,∴Rt⊿ABM≌Rt⊿ACM(HL),

∴ BM=CM ;

∴ME=MD,

∴ , ∴ED∥BC.

4. (2014•浙江杭州,第23题,12分)复习课中,教师给出关于x的函数y=2kx2﹣(4kx+1)x﹣k+1(k是实数).

教师:请独立思考,并把探索发现的与该函数有关的结论(性质)写到黑板上.

学生思考后,黑板上出现了一些结论.教师作为活动一员,又补充一些结论,并从中选出以下四条:

①存在函数,其图象经过(1,0)点;

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总有三个不同的交点;

③当x>1时,不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就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④若函数有最大值,则最大值比为正数,若函数有最小值,则最小值比为负数.

教师:请你分别判断四条结论的真假,并给出理由.最后简单写出解决问题时所用的数学方法.

 5. ( ( 2014年河南) 21.10分)某商店销售10台A型和2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4000元,销售20台A型和1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3500元.

(1)求每台A型电脑和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

(2)该商店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设购进A掀电脑x台,这100台电脑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

①求y与x的关系式;

②该商店购进A型、B型各多少台,才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A型电脑出厂价下调m(0<m<100)元,且限定商店最多购进A型电脑70台。若商店保持两种电脑的售价不变,请你以上信息及(2)中的条件,设计出使这100台电脑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

解:(1)设每台A型电脑的销售利润为a元,每台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为b元,

则有 解得

即每台A型电脑的销售利润为100元,每台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为150元. ……4分

(2)①根据题意得y=100x+150(100-x),即y=-50x+15000……………………5分

②根据题意得100-x≤2x,解得x≥33,

∵y=-50x+15000,-5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为正整数,∴当x=34最小时,y取最大值,此时100-x=66.

即商店购进A型电脑34台,B型电脑66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7分

(3)根据题意得y=(100+m)x+150(100-x),即y=(m-50)x+15000.

33≤x≤70.

①当0<m<50时,m-5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 =34时,y取得最大值.

即商店购进34台A型电脑和66台B型电脑才能获得最大利润;…………8分

②当m=50时,m-50=0,y=15000.

即商店购进A型电脑数最满足33≤x≤70的整数时,均获得最大利润;…9分

③当50<m<100时,m-5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x=70时,y取得最大值.

即商店购进70台A型电脑和30台B型电脑才能获得最大利润.……………10分

6.(2014•四川凉山州,第22题,8分)实验与探究:

三角点阵前n行的点数计算

如图是一个三角点阵,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第一行有1个点,第二行有2个点…第n行有n个点…

容易发现,10是三角点阵中前4行的点数约和,你能发现300是前多少行的点数的和吗?

如果要用试验的方法,由上而下地逐行的相加其点数,虽然你能发现1+2+3+4+…+23+24=300.得知300是前24行的点数的和,但是这样寻找答案需我们先探求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的和与n的数量关系

前n行的点数的和是1+2+3+…+(n﹣2)+(n﹣1)+n,可以发现.

2×[1+2+3+…+(n﹣2)+(n﹣1)+n]

=[1+2+3+…+(n﹣2)+(n﹣1)+n]+[n+(n﹣1)+(n﹣2)+…3+2+1]

把两个中括号中的第一项相加,第二项相加…第n项相加,上式等号的后边变形为这n个小括号都等于n+1,整个式子等于n(n+1),于是得到

1+2+3+…+(n﹣2)+(n﹣1)+n=n(n+1)

这就是说,三角点阵中前n项的点数的和是n(n+1)

下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上述问题

设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的和为300,则有n(n+1)

整理这个方程,得:n2+n﹣600=0

解方程得:n1=24,n2=25

根据问题中未知数的意义确定n=24,即三角点阵中前24行的点数的和是300.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的和能是600吗?如果能,求出n;如果不能,试用一元二次方程说明道理.

(2)如果把图中的三角点阵中各行的点数依次换成2、4、6、…、2n、…,你能探究处前n行的点数的和满足什么规律吗?这个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的和能使600吗?如果能,求出n;如果不能,试用一元二次方程说明道理.

7.(2014•四川宜宾,第21题,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y)的坐标x、y均为整数,则称点P为格点,若一个多边形的面积记为S,其内部的格点数记为N,边界上的格点数记为L,例如图中△ABC是格点三角形,对应的S=1,N=0,L=4.

(1)求出图中格点四边形DEFG对应的S,N,L.

(2)已知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S=N+aL+b,其中a,b为常数,若某格点多边形对应的N=82,L=38,求S的值.

8.(2014•甘肃兰州,第27题10分)给出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该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

(1)在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写出两种勾股四边形的名称;

(2)如图,将△ABC绕顶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BE,连接AD,DC,CE,已知∠DCB=30°.

①求证:△BCE是等边三角形;

②求证:DC2+BC2=AC2,即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642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