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1(川教版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七年级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理解,从早期人类活动、文明起源、夏商周的政治演变、春秋战国的战争与变革、秦汉时期的重大事件及措施等方面进行考核。试题涵盖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及其影响,特别是从史前时代到秦汉时期的政治变迁和社会进步。

七年级历史(上)期中测试卷

一、        选择题(2分×15题=30分)

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繁昌人距今约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可能向前推进约:( )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2、在编演历史短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

A.种植水稻 B.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C.饲养猪 D.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3、能用麻纺织麻布的原始居民是 (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元谋人 D.北京人

4、台湾某旅行社要来大陆追寻华夏族祖先,了解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 )

A.黄帝陵墓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5、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  )

A.约公元前21世纪 B.约公元前20世纪

C.公元21世纪 D.公元20世纪

6、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  )

A. 河南洛阳 B.陕西西安

C.河南商丘 D.河南安阳

7、下列成语或历史典故,最能反应楚庄王图谋中原霸主的是:( )

A.退避三舍 B.卧薪尝胆 C.问鼎中原 D.朝秦暮楚

8、“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什么时代的政治局面(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9、我国铁兵器出现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0、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

A.国家承认土地私人所有权

  B.生产粮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C.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官职

D.在秦国全面推行郡县制

11、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秦朝推行的( )

A.分封制 B.王国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2、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天文、算术 B.数学、物理、化学

C.儒家经典 D.孙子兵法

13、大泽乡起义后,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的是 (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14、唐朝诗人王维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汉朝时,“阳关”以西的广大地方被称为:( )

A.甘肃 B.新疆 C.西天 D.西域

15、有个成语叫“夜郎自大”,西汉时期把包括“夜郎国”在内的少数民族统称为:( )

A.匈奴 B.犬戎 C.南夷 D.西南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5分)

上古穴居而野处(居住在山洞里),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房屋),上栋下梁,以待风雨

请回答:

(1)我国远古时期,“穴居而野处”的原始居民包括哪些?(3分)

(2)你认为,我们的祖先走出洞穴建房定居有什么意义?(2分)

17、右图所展现的是战国时期的“张仪说楚”

的史实。(5分)

(1)张仪是哪国人?(1分)

(2)“合纵”与“连横”的含义是什么?(2分)

(3)“张仪说楚”是“合纵”还是“连横”?苏秦主张的策略是“合纵”还是“连横”?

(2分)

1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一李白《古风》(10分)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秦王指谁?(1分)

(2)  “扫六合”指的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间?(2分)

(3)  “扫六合”后,秦王称呼发生了什么变化?都城定在什么地方?(2分)

(4)“秦王扫六合”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1分)

(5)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19.阅读以下材料:(10分)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未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一-《汉书·诸侯王表》

(原文大意;西汉刚刚建立之初,同姓王很少,西汉吸收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把土地分封给同姓王,随着诸侯王实力的膨胀,小诸侯贪赃枉法,大诸侯甚至发动叛乱,与中央对抗,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统一。)

(1)根据材料说明汉初分封同姓王产生的危害。(2分)

(2)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4分)

(3)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在经济上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4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82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