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中国古代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重要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等内容展开。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读图学史、读史有感和材料解析题四个部分,全面考察学生对隋唐历史及文化的理解。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涵盖了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宗教等多个方面,重点考察了科举制度、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农业技术革新、文化成就以及对外交流等知识点。

单位 蟠龙一中 命题人 史晓华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太宗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2.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3. 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公元(  )年: A.公元581年     B.公元589年    C.公元605年     D.公元618年 4. 唐太宗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下列属于贞观名臣的是:(    ) A.姚崇  房玄龄    B.宋璟  杜如晦     C.房玄龄  杜如晦    D.姚崇  宋璟  5.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 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  ) ①出现了曲辕犁    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创建了四十多处水利工程    ④出现了翻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在唐朝繁华的大都市中,现在不是省会城市的有:(  )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 8. 唐朝时中日交往的重要人物是:(  ) A.鉴真              B.玄奘          C.戒日王         D.戒贤 9.下列属于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 A.龙门石窟        B. 敦煌石窟       C.云冈石窟       D. 大同石窟 10.今天藏族的祖先是:(  ) A.吐蕃           B.南诏        C.回纥     D.匈奴 1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 A.黄河大桥   B长江大桥     C.玉带桥       D.赵州桥 12.对唐朝“坊”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住宅区    B.手工业作坊      C.商业区     D.防洪大坝 13.唐代文坛中最光彩夺目的是:(    )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14.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 A.王献之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欧阳询 1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金刚经》        B.《古兰经》       C.《木兰辞》      D.《圣经》 16.今天的印度半岛唐朝时称:(  ) A.大食  B.罗马           C.天竺          D.波斯 17.“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8.在小说《西游记》中,下列哪个人物有历史原型:(  )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和尚 19.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东晋         D.唐朝 20.下列能够准确形容武则天统治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二.读图学史(20分): 21.①上图中,      是筒车,主要用来        ;       是曲辕犁。(每空2分,共6分)

②上图中,“诗仙”是   ,A是      ,《新乐府》的作者是    。(每空2分,共6分)

③下图中的二人是谁?(4分)你认为他们的主要贡献有哪些?(4分)

三.读史有感(10分): 22. 从这里开始,才算踏上了莫贺延碛。这碛长八百里,古称沙河,也就是大戈壁。那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也无水草,是行旅人最艰苦的途程。在沙漠中有一最大困难,就是容易迷路。他走了百余里后,找不到野马泉,当取出皮囊时,因袋重失手落地,所储的水全流出去,使他大感恐慌;以至觉得道路盘回,不知向着那面走才是。因想重回到第四烽去,可是回头走了十余里,思前想后,觉得自己一再表示,不到天竺(那时称印度为天竺,又叫做婆罗门)决不东归一步,怎么自己回头走呢?还是应该抱定决心,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而生。于是他又口念观音,转身向西北前进。这样连走了四夜五日,没有一滴水沾喉,不禁口干腹焦,痛苦欲死,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不得不倒卧在沙漠中,心想:“这回可真完了。”幸亏识途的老马将他带到绿洲,人马才俱得苏息。在草地边停息一日,然后盛水取草,才再向前进发。经过一年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北印度。 ①上述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去干什么?(每问2分,共4分)

②他最后有没有成功?为什么?这留给你哪些启示?(每问2分,共6分)

四.材料解析题:(2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  言》 材料二:有的学者说:“科举制度如果抛开其考试内容而仅就其形式上看是很有科学性的。它完全可以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进士科是由谁创立的?(2分)

②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有哪些进步作用?(6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其中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讲话(1980)》 材料二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②他最后有没有成功?为什么?这留给你哪些启示?(每问2分,共6分)

第一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1B3B9B11D13D17D20D

21①A灌溉农田 C②B 诗圣 C③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贡献: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2①玄奘  去天竺(或印度)学佛法,取佛经②成功 原因:因为他具有为了实现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的优秀品质(言之有理即可)启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定信念,坚持到底,不畏艰辛。(言之有理即可)

23①隋炀帝②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4①共同点:都是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给人有所启示。例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使用,玄奘西去天竺取佛经,促进了佛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事例不限,说明两则材料即可)②材料二是从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来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③这个潜力在于我们自己。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要大量融合外来文化而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言之有理即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87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