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徐州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七年级学生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题目涵盖从远古时期到南北朝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成就等内容,包括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考察了从远古时期到南北朝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遗产、古代科技、朝代更替、地理位置、名著与作者、汉字演变、战略战术、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内容。

徐州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1987年,北京周口店一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早期人类是①②③④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顶洞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

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

3.秦始皇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突出贡献是

A.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

C.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D.修筑万里长城巩固北方边疆

4.相传,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后来这一现象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主要得力于哪项技术的发明?

A.丝织技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

5.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 B.问鼎中原 C.卧薪尝胆 D.围魏救赵

6.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地方行政设置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措施是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

7.一位欧洲商人走陆上“丝绸之路”到长安贩运丝绸,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河西走廊 B.西亚 C.玉门关 D.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

8.将下列图示文字按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9.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时曹操的志向是

A.统一天下 B.废汉称帝 C.统一北方 D.建立魏国

10.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祖冲之—《九章算术》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11.南朝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是我们今天江苏的

A.南京 B.扬州 C.苏州 D.徐州

12.同学小王对小刘开玩笑说:“你的祖先可能姓独孤,是鲜卑人呢。”小王此话缘于

A.商鞅变法 B.秦统一全国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3.东汉末年,大奖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名医首选应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一部史书的评价,这部史书的作者是

A.屈原 B.老子 C.司马迁 D.孔子

15.成都平原上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防洪灌溉工程,经受住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验。这项巨大工程是

A.灵渠 B.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16.下列人物在《史记》中不可能被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曹操 C.商鞅 D.孔子

17.下图为青铜器中的杰出代表,其中属于三星堆青铜文化作品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时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9.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孔子 B.李冰 C.蔡伦 D.祖冲之

20.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在参与长城西起点的修筑。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下列哪个地方

A.临洮 B.长安 C.咸阳 D.陇西郡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其中第21题21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7分。

21.按朝代顺序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完成如下填空:(共21分)

A 商朝 春秋 秦朝 东汉 两晋

(1)A ;B ;C ;D ;E ;F ;(6分)

(2)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王位, 制代替 制,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2分)

(3)B王朝因为实行 制,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格局(1分)

(4)C时期 的改革使 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分)

(5)D时期开通的一条重要商路是 ,对开通这条商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

这条商路开通的意义是 。(4分)

(6)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E建立前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段,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战役,请列举其中两例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 。(2分)

(7)F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现象,这是因为 改革,推行 政策,加速了 的过程(4分)

22.下图为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请说出图中A和B是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哪两个典型代表?他们种植的粮食作物各是什么他们种植的粮食作物为何不同?(5分)

(2)其中B种植的粮食作物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得到广泛种植,原产北方的粮食作物此时也在南方得到推广,请列举出两种在南方推广的北方粮食作物。(2分)

(3)“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是古人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社会经济的描述,请说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5分)

23.下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讲经图》,这里所说的“经”是指“六经”,是儒家思想

的代表作品。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共17分)

(1)中国最早兴办太学的皇帝是谁?当时太学设置在何处?(2分)

(2)这位皇帝采纳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2分)

(3)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作为教育家,他对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贡献?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他的教育名言2条。(9分)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请谈谈这句话对你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有什么启示?(2分)

参 考 答 案

21(1)A:夏朝;B:西周;C:战国;D:西汉;E:三国;F:南北朝(6分)

(2)王位世袭制;禅让制(2分)

(3)分封制(1分)

(4)商鞅变法;秦国(2分)

(5)丝绸之路(1分);张骞(1分);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或者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

(6)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分)

(7)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汉化政策(1分);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2分)

22(1)A为半坡遗址;B为河姆渡遗址;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5分)

(2)麦;豆(2分)

(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3(1)汉武帝;长安(2分)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孔子;仁(2分);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2分);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2分);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2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任写两句(3分)

(4)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符合题意即可)(2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1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