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同步测试5(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秦帝国的兴亡》这一主题,涵盖了秦朝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著名战役以及秦朝的统治特点等内容。题目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连线题、填图题、材料分析题及探究题等。试卷旨在考查学生对秦朝历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通过不同形式的题目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所涉及的知识点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兴亡过程包含了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战争等关键历史事件。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基础知识巩固

1.商鞅变法后,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是( )

A.秦 B.赵 C.楚 D.魏

2.使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的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实现中国的统一是在(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3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60年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 )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09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前202年

6.秦朝法律严酷,假如一个人犯罪,周围邻里不报告都要受到牵连,这在秦律中叫做 ( )

A.株连 B.连坐 C.赔罪 D.族诛

7.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戍守长城的农民因雨误期

B.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

C.戍边农民的极力鼓动

D.秦朝的暴政

8.陈胜吴广起义最深远的意义是 ( )

A.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B.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C.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D.为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秦朝存在的时间共 ( )

A.13年 B.14年 C.l5年D.16年

10.填图3—13—1:

(1)秦朝疆域东至 ,西到 ,北至 一带,南达 。

(2)请在图中标示出秦朝都城的名称。

图3—13—1

11.将左边的成语与右边的相关内容连结起来。

指鹿为马 陈胜吴广起义

揭竿而起,斩木为兵 赵高

约法三章 项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鸿门宴

四面楚歌 刘邦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2.楚汉战争指的是 ( )

A.南方楚国与西汉的战争

B.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的战争

C.陈胜、吴广与秦朝的战争

D.项羽、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

创新题

13.结合《秦朝疆域图》,你认为“南海郡”的治所应在今 ( )

A.广东广州 B.内蒙古包头

C.北京密云 D.江苏苏州

14.下列地点中,曾经爆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是 ( )

A.成都 B.陈

C.大泽乡 D.咸阳

15.成语“指鹿为马”的由来与历史上一位皇帝的昏庸统治有关,他是 ( )

A秦始皇 B.商纣王

C.汉武帝 D.秦二世

16.阅读下列诗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图3—13—2

请回答:

(1)上述诗句中的“秦王”指谁?

(2)在战国这个跑道上,起跑最快的是魏国,而最终获得冠军的却是秦国。其中促使秦国成“虎”称“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根据图3—13—2写出先后“尽西来”的诸侯。

17.阅读材料: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1)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你能回答上述问题吗,赶快写下来吧!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如果)富贵,无(不要)相忘。’庸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材料二:“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逃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同样)死,死国(为国而死)可乎?’”

材料三:“(陈胜、吴广)召令徒属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即便)弟令毋斩,而戍(戍守边防)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请回答:

(1)材料中哪句话反映了陈胜的远大抱负?

(2)你从材料中看到陈胜、吴广的哪些品质?

(3)材料告诉我们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探究题

19.(调查研究题)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试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综合应用拔高

综合题

20.秦朝统一后之所以不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主要在于 ( )

A.北方匈奴的威胁

B.六国贵族还想复辟

C.秦始皇的子女缺乏才学

D.避免重蹈战国分裂局面

21.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是 (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戌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材料二: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请回答:

(1)此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里?

(2)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从材料中找)

(3)两位小队长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23.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4.结合图3—13—4和图3—13—5,想想为什么秦朝仅存在了十余年就灭亡了?

图3—13—4 图3—13—5

25.阅读《大风歌》和《垓下歌》:

《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请回答:

(1)刘邦打败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导致“刘胜项败”这种结局出现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开放题

26.阅读图片:

图3—13—6

请回答:

(1)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

(2)楚、汉分别代表谁?

(3)中国象棋棋盘上有“楚河汉界”,这是怎么来的呢?

同步考点聚焦

27.(2005年,山西)中国历史上发生在山西的战役是 (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28.(2004年,河北)下列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 )

A.焚书坑儒

B.不讲礼义廉耻,所以人民叛离

C.秦统一了六国的货币、度量衡等

D.暴虐措施使人民不堪忍受,用刑太重

29.(2004年,安徽芜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于下列哪个省境内 ( )

A.河南 B.山东 C.江苏D.安徽

答案: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1.A

2.B点拨:长平之战打败了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

3.D 4.C 5.B 6.B 7.D

8.C点拨:理解关键词“最深远”是指对后世的影响。

9.C

10.(1)东海陇西长城南海

(2)秦都城为咸阳。

11.指鹿为马——赵高 揭竿而起,斩木为兵——陈胜吴广起义 约法三章——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 四面楚歌——项羽

12.B点拨: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了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

13.A 15 D

16.(1)“秦王”指赢政。

(2)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最强。

(3)①韩②赵③魏④楚⑤燕⑥齐。

17.(1)一人发动起义,就使得整个王朝都崩溃了,秦二世也死于他人之手,被天下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2)秦朝的统治非常残暴。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沉重;刑罚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陈胜吴广发动的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18.(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敢于向残暴宣战,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敢于与权贵作斗争的精神。

(3)戍边途中遇雨,无法如期到达,按秦朝法律得处死。

19.题中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广建宫殿陵墓,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严酷的刑法,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表明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途中遇雨而误期,只是战争爆发的偶然表象。因此,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也必定会爆发,只不过是时间上的迟早问题。

20.D 21.A

22.(1)公元前209年,蕲县大泽乡。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陈胜、吴广;标志着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23.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十分明显。他统一六国,征越族,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统治残暴,以刑杀为威,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点拨: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公正、全面。

24.点拨:根据图片围绕秦的暴政是秦很快被推翻的根本原因来作答。

25.(1)刘邦取胜的原因主要有:①赢得民心。入咸阳后,废秦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②重视人才。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佐。③有根据地。进入关中后,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根据地。所以,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能够由弱变强,最后取得胜利。而项羽进入咸阳后,大肆杀掠,失去民心;他还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对唯一的谋士范增的意见,不理不睬,最终导致失败。

(2)民心向背。

26.(1)这是把下棋比作历史上的楚汉战争。(2)楚是西楚霸王项羽,汉是汉王刘邦。

(3)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项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也是象棋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

27.A

28.D点拨: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暴政,而D项最为全面。

29.D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4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