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13课汉朝的中外交流同步测试(华师版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汉朝时期的中外交流展开,通过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佛教传入中国等历史知识的理解。题目涉及汉朝与中亚、罗马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探讨了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象征意义。

所涉及的知识点

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罗马等地进行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同时,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 同步测试

基础识记 一、选择题 1.唐朝诗人王维写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你知道“西出阳关”后的地方在汉朝时被称为:                                                  (    ) A.甘肃      B.新疆       C.西汉      D.西域 2.石榴原产中亚细亚,相传西汉时引种到中原各地栽培,最负盛名的是临潼石榴(下图),下列人物中与石榴引种中原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卫青        B.张骞       C.窦固        D.班超

3.成语“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        的经历相关。           (    ) A.项羽        B.张骞       C.刘秀        D.班超 4.假设你是汉朝的商人,想把丝织商品运往欧洲,你可能途经哪些地方:           (    ) ①长安   ②河西走廊    ③今新疆地区    ④安息   ⑤大秦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东汉明帝时,请天竺高僧传播佛教,在洛阳建造的中原第一座寺庙是:          (    ) A.少林寺      B.灵隐寺     C.白马寺      D.相国寺 6.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        开始的。                              (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二、材料解析: 7.阅读材料: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而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古罗马上层社会的时尚,丝绸价格也暴涨,出现了丝价如金的奇迹。 回答问题: ①恺撒着丝袍时,中国处于哪个朝代?

②“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哪些地区文化连接起来了?

③你认为材料中古罗马“丝价如金”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活动探究 8.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请你举例说明。

开阔视野 丝绸古路成中国抗战“生命线” [转自中学历史在线]抗日战争时期,古老的丝绸之路曾担负起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线的重任,一度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输血管。据新疆党史研究室介绍,抗战期间,至少有前苏联、英国和美国等的援华物资途经新疆沿丝绸之路中转至中国内地抗日战场。 抗战时期,新疆与前苏联有一条国际通道,即由前苏联的萨雷奥泽克至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并途经乌鲁木齐,最终抵达兰州。为了保证运输线路的畅通,当地设立了十个公路接待站,以辅助援华物资运输中的紧急需要。一九三七年十月,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三个月后,第一批前苏联军用物资由萨雷奥泽克紧急运往中国。特别是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军攻克广州,援助中国的海上运输线被迫中断,前苏联向中国运输的军事物资只能依靠新疆这条惟一的陆上交通运输线。 前苏联方面的统计称,从一九三七年十月到一九三八年八月,提供的援华军事物资包括近一千架飞机,八十多辆坦克,一千五百多辆汽车,一千三百多门大炮及数量可观的炸弹和炮弹,此外,前苏联政府派往中国战区作战的志愿空军二千余人,也多由新疆这条国际交通线开赴战场。

答案

1.D  2.B  3.D  4.A  5.C  6.D  7. ①西汉 ②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 ③言之有理即可,如:丝绸本身价格不菲;长途贩运成本高;罗马贵族的追捧等。 8.如诗文词赋中融入了禅意;寺院、佛塔建筑;以及传统生活习俗中的影响等,均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4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