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同步测试5(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秦汉时期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基础知识、能力提升和综合应用展开,涉及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西域都护等多个重要历史事件。试卷不仅考察学生对基本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推理、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并结合现实生活讨论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涵盖了秦汉时期对西域的开拓和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包括匈奴的经济活动、汉朝与西域的关系、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影响、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及影响、西域都护的设立等核心内容。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基础知识巩固

1.秦汉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匈奴族的生产主要以什么为主 ( )

A.畜牧业 B.手工业

C.农业 D.工商业

2.秦统一中国后为维护北方边境安全,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北伐匈奴,一举收复 ( )

A.西域地区 B.河套地区

C.河西走廊 D.长城要塞

3.两汉时期,西域是指 ( )

A.天山以北的一些受匈奴控制的小国家

B.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

C.长安往西到甘肃的玉门关和阳关的部分地区

D.河西走廊地区的一部分

4.下面是昭君出塞图(图3—16—1)。请你判断此事件发生于 ( )

图3—16—1

A.公元前l世纪中期 B.公元1世纪中期

C.公元前2世纪中期 D.公元2世纪中期

5.图3—16—2反映的史实是 ( )

图3—16—2

A.班超出使西域

B.张骞出使西域

C.昭君出塞

D.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6.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

A.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B.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C.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7.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朝在位的皇帝是 (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8.阅读诗句: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请回答:

(1)这首诗的前两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2)后两句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个事件中“一曲琵琶好”的人物,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扬?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9.西域都护设立于 ( )

A.公元前l38年 B.公元前ll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73年

10.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11.下列对“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它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创新题

12.在汉朝开辟的贯穿东西的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 ( )

A.精美的丝绸 B.新鲜的瓜果

C.漂亮的陶瓷 D.健壮的骆驼

13.一位欧洲商人走陆上“丝绸之路”到长安贩运丝绸,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

A.河西走廊 B.西亚

C.玉门关 D.斯里兰卡

14.填图题。

图3—16—3

(1)两汉时期,人们把 和 以西,也就是今天 和更远的地方叫西域。

(2)在图3—16—3中的方格内填写相应的地名或国名。

(3)西汉时期,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从 出发,通过 和今天的 地区,到达 ,再转到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15.想一想,我们的哪些物品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

16.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家都很熟悉。查阅《唐诗三百首》等资料,写出类似《凉州词》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诗歌。

探究题

17.(调查研究题)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三十多个国家。

那么,“亚欧大陆桥”与昔日的“丝绸之路”相比较有什么优势呢?在今天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综合应用拔高

综合题

1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③卫青、霍去病夹击匈奴④西域都护的设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9.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相同点是( )

①加强了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的联系 ②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④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

材料二: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

了呼韩邪单于。

——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汉初的“和亲”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区别?

(2)材料三的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你能说出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吗?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骞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后,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扣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养蚕缫丝,织造绢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在古代驰誉世界,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古代希腊罗马的贵族,尤其喜好中国的丝绸,视为高级的消费品,称中国为“丝国”。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就通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后来人们便称这条中西交通要道为“丝绸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张骞第几次出使西域的情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我们应该向张骞学习什么?

(2)我国发明养蚕缫丝距汉朝大约有多少年?举出我国出土的汉代一件丝织精品。

(3)为什么古代希腊罗马的贵族称中国为“丝国”?(可用材料中的原话总结)

22.阅读下列材料:

中新社乌鲁木齐电:今天上午,“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干部大会”在乌鲁木齐的新疆人民会堂举行。中央代表团团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率中央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及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

请回答: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知道新疆古代称什么吗?

(2)新疆地区正式归属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并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在什么时候?

(3)你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吗?

(4)党中央派代表团庆贺新疆成立50周年,这充分显示了对自治区的高度关心,你知道还有哪些重大意义?

23.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图3—16—4):

图3—16—4

请回答:

(1)“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什么地方?

(2)介绍一下“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3)设想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你会经过今天哪些国家和地区?南路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北路又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4)观察线路图,你认为在当时我国境内的“丝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呢?

(5)那么,“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这条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开放题

24.事实上,“丝绸之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除了张骞开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外,还有其他的“丝绸之路”,赶快写下来吧!

同步考点聚焦

25.(2005年,湖北宜昌)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大规模的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帝王是 (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唐玄宗

26.(2005年,河北)位于“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文化遗址是 ( )

A.云冈石窟 B.布达拉宫

C.敦煌莫高窟 D.龙门石窟

27.(2005年,云南玉溪)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算一算,这一事件距2005年应是多少年 ( )

A.2064年 B.2065年

C.2066年 D.2070年

28.(2005年,湖北宜昌)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被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戚继光

29.(2004年,宁夏灵武)读图,回答问题。

图3—16—5

图3—16—6

(1)从图3—16—5可以看出,“丝绸之路”东起 ,经今天甘肃的河西走廊,出关后分南北两路西行。这条路是 代的使者 开辟的。

(2)从图3—16—6可以看出,“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的 ,向西经过河南、甘肃、新疆等地区,最后到达荷兰的 。

(3)据此分析“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共同作用。

答案: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A 2.B 3.B 4.A 5.B

6.B点拨:此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要求分析,关键词语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从四选项分析可知,A、c、D都是指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应当排除,而正确答案B是题目要求。所以解此题必须区分“目的”与“作用”两个不同的概念。

7.C

8.(1)前两句是指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特别是漠北战役之后,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2)后两句指的是昭君出塞,汉元帝时将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称颂,是因为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和亲,是在匈奴分裂,其一部向汉朝称臣的情况下,呼韩邪单于为维护民族团结,归附西汉王朝,双方签订和约。以后,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代勿相诈相攻,后又求和亲。王昭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亲自要求前去和亲,它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为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得到人民的肯定与赞扬。

9.C l0.B ll.C l2.A l3.D

14.(1)玉门关阳关新疆地区

(2)从上到下,从右至左,依次是匈奴、玉门关、大宛、大月氏、安息

(3)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

15.从西域传人内地的物品: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胡萝卜、黄瓜、芝麻、蚕豆、大蒜等。

16.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等。

点拨:可以查阅《唐诗三百首》中的涉及边塞题材的诗歌。

17.①经过的国家更多,到的地方更远;②交通工具:骆驼,马 ——洲际铁路,火车;③节省时间,节省运费。(大陆桥横穿大陆,比绕道海路近得多,一般比传统的海运路线缩短一半左右。由于大陆桥运距较近,且能使用铁路集装箱专用直达列车,中间环节少,运行速度快,从而节省了大量的途中运输时间)④东西方沟通:间接——直接。所以,大陆桥运输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点拨:可以从时空的角度来对比两条路线。古道传文明,当然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回答时从这两个角度思考。

18.C l9.A

20.(1)这两个时期的“和亲”有着本质的区别。汉初的“和亲”是在国力衰弱的情况下进行的,是被迫的;昭君出塞不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主动的、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战争,而是民族问友好交流、融合、长久的和平。

(2)指昭君出塞后,汉匈双方交好,不再发生战争。作用:昭君出塞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汉匈双方友好相处,互相交流,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点拨:把握住两个时期“和亲”的初衷和目的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1.(1)第一次;公元前138年;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学习他面对困境,仍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学习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崇高品质。

(2)二、三千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衣,薄如蝉翼,重量不到一两,是稀世珍宝。

(3)养蚕缫丝,织造绢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在古代驰誉世界,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中国的丝织品传到古代希腊罗马后,受到了罗马人民尤其是罗马贵族的喜爱,视为高级消费品,称中国为“丝国”;“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丝织品更是源源不断地运往罗马,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知名度。

22.(1)西域。

(2)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一九五五年十月一日。

(4)加快新疆发展步伐,保持新疆长期稳定,无论对推进西部大开发、拓展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边疆安全,加强中国与邻国的交流与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23.(1)长安。

(2)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

(3)南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等;北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

(4)长安、楼兰、敦煌等。

(5)“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交流史上的奇迹,它架起了东西方之间友谊和文明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它对汉朝的兴盛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现在这条“丝绸之路”也成为一条旅游的热线,许多中外游客沿着这条道路进行观光、探索、研究。

24.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分为海陆两路了,此外,还有长城以北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各个民族、部落纷纷想争夺控制权,因此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风平浪静的“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主要以丝绸和香料贸易为主,又称“海上香丝之路”。

25.C 26.C 27.A 28.A

29.(1)长安汉(西汉)张骞

(2)连云港鹿特丹

(3)两者都沟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点拨:“路”“桥”本身就具有沟通的作用,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沟通。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6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