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步测试7(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围绕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特别是造纸术、医学和数学方面的内容。试卷设计涵盖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历史事件的时间线、人物贡献等,同时也包括了一些较为复杂的理解题,例如通过材料分析来了解《九章算术》的重要性和意义。此外,试卷还包含了一些情境题,如计算田亩面积的知识应用。

所涉及的知识点

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包括造纸术、医学、数学等方面的发展和贡献。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自主学习

1.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通常用 或 做书写材料。

2. 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后来人们将他改进的纸称为“ ”。

3.张仲景是 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著有《 》一书,后世尊称他为

“ ”。

4.华佗擅长 和 ,华佗被人们誉为“ ”。

5.《 》成书于 时期,它总结了 到 的数学成就。

6.下列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基础巩固

7.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的书写材料主要是( )

①羊皮②竹木简③树皮 ①帛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突破点是 ( )

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

B.简化制作过程

C.使造纸原料容易得到而又便宜

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

9.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这充分表明 ( )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③造纸的目的是为了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 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制造的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 )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11.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 )

A.丝织技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

12.东汉末年最著名的两位医学家是 ( )

A.扁鹊与张仲景

B.扁鹊与华佗

C.张仲景与华佗

D.李时珍与华佗

13.《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 ( )

A.药王 B.医祖

C.“医圣” D.炼丹家

14.河南省南阳市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这位医学家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孙思邈

15.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是因为他 ( )

A.采用四诊法

B.制成了全身麻醉药

C.写出了第一本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16.下列对华佗的介绍。错误的是 ( )

A.东汉末年人

B.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C.创制了“五禽戏”

D.提出了中医病理学说

17.体现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并且对中国和东方数学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数学名著是( )

A.《黄帝内经》

B.《周髀算经》

C.《九章算术》

D.《甘石星经》

18.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进行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9.一个东汉的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亩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哪本书 ( )

A.《缀术》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道德经》

20.“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古代医学家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神农氏

21.下列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 疗学的基础

C.“神医”华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D.《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22.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3.下列医学成就属于华佗的是 ( )

A.望、闻、问、切“四诊法”

B.《唐本草》

C.《伤寒杂病论》

D.“麻沸散”

24.张扬同学患了重感冒,他认为西药副作用过大,为了不影响学习,他想采用中医治疗,你可以向他推荐 ( )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 D.《金匮要略》

25.下列对《九章算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书中总结出了负数运算

B.是一部数学名著

C.它总结了夏商以来的数学成就,书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D.标志着以计算为主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26.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用的造纸原料有 ( )

①旧鱼网 ②丝绸③破布④树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是 ( )

A.《缀术》 B.《黄帝内经》

C.《脉经》 D.《伤寒杂病论》

28.阅读下列材料: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光辉的集成,它支配一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一一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的真理。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完成:

(1)《九章算术》成书于什么时候?

(2)该书记载了哪些数学成就?

(3)该书的出现有哪些重要意义?

创新升华

29.用表格形式归纳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答案: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自主学习

1.竹木简帛

2.东汉蔡伦蔡侯纸

3.东汉伤寒杂病论医圣

4.针灸外科手术神医

5.九章算术东汉周秦汉代

6.B解析:东汉时期,蔡伦改进方法造出“蔡侯纸”。后来,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基础巩固

7.B解析:在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8.C解析: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布作造纸的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9.A解析:该题属于材料选择题。甘肃汉墓出土的纸用麻作原料,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说明了该纸实惠、轻便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0.B解析: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的方法。

11.D解析:由题干可知,竹简是当时的主要书写材料,改变这种状况的只能是造纸术的发明,故D项正确。而A项与文化无关,B、C两项与书写材料无关。

12.C解析:“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

13.C解析: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14.A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提示信息“医圣”,由此可以推断这位医学家是张仲景。

15.D解析: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16.D解析: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17.C解析:东汉时期出现的《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8.B解析: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并研制成“麻沸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故B项最符合题意。

19.B解析:本题是一道情境创设题,审题时要抓住题干中关键语句“东汉的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亩面积”,由此可以看出该书是一本数学著作,所以应排除C、D两项,而A项《缀术》是南朝时期的祖冲之所著,也应该排除。

20.B

21.A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故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22.C解析: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因为在西汉前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

23.D解析:创立“四诊法”的是扁鹊,《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唐本草》是唐朝政府编定的医药书籍.华佗的医学成就是发明了“麻沸散”。

24.C

25.C解析:《九章算术》记载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不是从夏商以来的数学成就。故C项的说法不正确。

26.C解析: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用的造纸原料都非常低廉,来源广泛。丝绸属于比较昂贵的材料,不可能用来造纸,排除②,选C项。

27.D解析: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8.(1)东汉时期。

(2)该书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了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3)《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创新升华

29.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7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