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东汉末年至东晋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经济状况以及重要事件。内容涉及人口迁移、冶铸技术、瓷器制造、城市繁荣、造船技术、重要战役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东汉末年至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包括人口迁移、冶铸技术、瓷器制造、造船技术、重要战役等。重点在于理解北方人口南迁对南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东汉末年,北方人民为了________________,开始南迁。_________后期,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乱,南方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南迁,形成南迁浪潮。

答案:躲避战乱 西晋

2.东汉末年,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结果是很多人口都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答案:长江中下游

3.东晋南朝时,在冶铸业中,________________的发明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它不但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而且成本很低。

思路解析:东晋南北朝时期,冶铸业中灌钢法的发明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它提高了钢的质量,同时又降低了成本,为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答案:灌钢法

4.东晋南朝时,江南的瓷器烧制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思路解析:江南的青瓷烧制技术在此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技术的提高有助于青瓷器具的使用,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

答案:青瓷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初年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大量南迁。

答案:A

2.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  )

A.北方

B.南方

C.长江流域

D.长城以北

思路解析:我国经济中心曾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

答案:A

3.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开始大量南迁。

答案:B

4.“风声鹤唳”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思路解析:383年,在淝水之战中,晋军打败前秦军队,前秦士兵惊魂未定,听到风声、鸟叫声都以为是追赶的进晋军,后来,被称为“风声鹤唳”。

答案:D

5.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最活跃的都市是________________,人口已达到了百万。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江南城市的繁荣。

答案:建康

6.南方的造船技术发达,230年,孙权派人航海到达了________________,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230年,孙权派人到达夷洲的有关知识。

答案:夷洲

快乐时光

小汤姆在家娇生惯养,好不容易到了上学年龄,妈妈送他到学校上学,第一天上学回家,妈妈担心地问汤姆:“在学校好吗?没有哭吧?”汤姆回答:“我才没哭呢!我把老师弄哭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_________。东晋南朝时期,_________的经济迅速发展。

思路解析:我国经济中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而有所转移,最初是在北方黄河流域,后来转移到江南地区。

答案:北方 江南

2.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后,主要分布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岭南一带

D.珠江流域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B

3.下面的战役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思路解析: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打败赵军,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

答案:D

4.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曾经出现过的统一政权有(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前秦 ⑤北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思路解析:东晋定都建康,主要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③东晋未曾统一北方。解答此题在注意历史朝代的同时,还应注意与地理知识结合。 

答案:C

5.公元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  )

A.匈奴、汉

B.鲜卑、北魏

C.氐族、前秦

D.羯族、前秦

思路解析:北朝时期,前秦(351~394年)在苻坚统治时,统一了北方。

答案:C

6.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谢石、谢玄带兵迎击前秦军队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思路解析:383年,苻坚不顾大臣反对、将士不愿作战的实际情况,征兵80多万进攻东晋。

答案:B

7.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北方农民的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江南土地肥沃

思路解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答案:B

8.三国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C.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D.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

思路解析: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与气候和环境有很大关系,江南地区以普遍种植水稻为主。

答案:D

9.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也就是现在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朝鲜

D.日本

思路解析: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人到达夷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

答案:B

10.三国时期,只有_________有名。到东晋后期,在建康官府建立_________管理丝织业。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三国两晋时期,南方丝织业的发展情况。

答案:蜀锦 专门机构

11.阅读下列材料:

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汉时属会稽部,称夷洲。230年(黄龙二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士兵,乘大船前往夷洲。据考证,这支船队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启程,经台州湾出海,沿海岸航行到福州、泉州,然后横渡台湾海峡,在今台南市和嘉义一带登陆。登陆后,卫温、诸葛直将台湾土著居民数千人迁往大陆。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此后,台湾和大陆的联系日益密切。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三国时期,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说明了什么?

(2)当前“台独”分子鼓吹台湾与大陆是“远亲近邻”的关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台独”分子的看法。

思路解析:230年吴国孙权派人航海到夷洲。充分说明了早在三国时期,大陆与台湾就有了比较密切的联系。

答案:(1)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说明了早在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就很密切,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不同意。看法略。

12.东晋南朝时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得到发展?

思路解析:江南经济的发展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安定的环境和技术因素。

答案:提示:江南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其原因主要有:(1)南方战乱较少,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中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2)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4)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5)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南方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优越;而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02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