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练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展开。题目涉及商业发展、货币制度、社会结构变化以及历史事件等多个方面。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以及政治背景。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明清时期商业发达,一些地方的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最著名的商帮来自(  ) A.安徽   山西     B.广东  福建   C.浙江   广东     D.山西  江苏 2.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  ) A.4个   B.5个   C.6个    D.8个 3.如果你在明清时去做生意,你带的货币是(  ) A.铜钱   B.白银   C.银元   D.纸币 4.“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升到第二,这一现象发生在(  ) A.明初   B.明末   C.清雍正年间    D.鸦片战争后 5.我国带股份制特征的经营方式出现在(  ) A.明朝中后期       B.清乾隆、嘉庆年间   C.鸦片战争后       D.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6.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 A.明朝到清朝前期     B.明中期到清前期 C.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  D.清朝的顺治达到嘉庆年间 7.我国历史上传统的重要经济政策是(  )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 8. 正处于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间战争时,西方的英国正在进行(  ) A.文艺复兴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9.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是指中国哪一历史时期(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0.(2002•济南市)下面有关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 B.机户开设“机房”,雇佣几个至几十个工人,进行生产 C.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D.许多大商人掌握大量资本、原料和织机,是早期的资本家 二.填空题 11.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___________”。 12.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十分兴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___________,世界市场上___________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1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晋商老街,位于祁县昭馀古城中,是一条横贯东西、古色古香的大街,为名城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全长1公里。街道两侧明清时代的茶庄、烟店、票号、钱庄、斗行、当铺等数百家商业铺旧址和巨商大贾和千余处豪宅大院,保存完好,古朴雄浑、飞檐挑角、梁枋交错、鳞次栉比。建筑专家称之为“集江南河北之大成,汇宋元明清之法式”,是研究我国古代县城建制、街道规划、民宅建筑和商业布局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是反映明清时代晋商辉煌的历史见证。近年来,先后利用这条街上的商号旧址和民居宅院开办了渠家大院晋商文化博物馆、长裕川晋商茶庄博物馆、全国最大的珠算博物馆、明清家俱博物馆、晋商镖局、度量衡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恢复了明清商业老字号的牌匾、幌子,再现了古城明风清韵、商贾云集的生动画卷,游人置身其中,别有一番情趣,仿佛回到明清时代的古老境地,让人留恋忘返。 材料二  许多城市将以前的老城、老街、老房子全部推倒,建起全新的明清商业街,如天津,从上世纪80年代的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到现在的鼓楼商业街,仿古风十分盛行。在磁器口,明清商业街采用了经典的明清建筑风格,巧妙融合了最具巴渝民俗特色的吊脚楼与颇富明清建筑风格的大牌坊。

回答: (1)明清商业发达,出现了商帮,最著名的商帮是

(2)明清时的古镇已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请举出三个有代表性的古镇。就如何有效地保护古镇这一文化遗产,谈谈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3)明清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如果某一城市要建仿明清商业街请你当顾问,你将怎样设计?

 维度C 探究应用 四.议一议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29年,雍正帝指出:“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至督府俱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膏腴(肥沃的土地)荒弃。嗣后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 ——《世宗宪皇帝圣训》卷二十五 材料二  1735年雍正帝下令指出:“各省开辟荒地……其中多有未实,或由督抚欲以广垦见长,或由地方有司欲以升科(征税)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实并未开垦,不过将升科钱粮飞洒于见在地亩之中,名为开垦,实则加赋,非徒无益于地方,并贻害于百姓也。” ——《清朝文献通考》卷四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初垦荒到雍正帝时出现了哪些不良现象?

(2)材料又反映了清初垦荒中存在的哪一弊端?出现这一弊端的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评述雍正帝的垦荒政策。

15.阅读下面材料: “盛世”是中国人不解的情结,荧屏上,清宫戏变态百出,小说家言中的康乾盛世,被演绎得眼花缭乱,在史家眼中又是如何?假如你是一个历史学家,就康雍乾盛世的有关问题接受记者的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1)常常听人们说起盛世,一个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才可以被称为盛世呢?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你能谈谈盛世的内涵吗?中国历史上又有哪些盛世?

记:(2)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康雍乾盛世呢?

记:(3)在康雍乾盛世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危机,它们对封建社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记:(4)从康雍乾盛世的那段历史中,我们可以汲取什么经验教训?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04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