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同步测试5(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围绕《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展开,涵盖了书法、绘画、石窟艺术等多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题目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试题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探究题,既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套试卷主要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包括书法、绘画、石窟艺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代表性作品。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基础知识巩固

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谁的书法的称赞 (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顾恺之 D.祖冲之

2.图4—24—1是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作品摹本(局部),它是 ( )

图4—24—1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龙门十二品”

3.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的画家是 (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 )

A.王羲之 B.司马迁

C.顾恺之 D.张仲景

5.石窟艺术的特点是 ( )

A.以雕刻为主 B.综合了雕塑和绘画

C.以绘画为主 D.以雕塑为主

6.东晋有“书圣”之美誉的是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有 。

7.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都是我国古代雕塑中石窟艺术的宝库。

8.你还知道王羲之其他的书法作品吗?有关王羲之的故事,你是否还能讲出一两个来?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艺术形式是 ( )

A.绘画 B.书法 C.石窟 D.农学

10.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

创新题

11.“书成换白鹅”故事的主人公是 (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顾恺之 D.祖冲之

12.与成语典故“画龙点睛”有关的人物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郦道元 D.吴道子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名句,此诗最能说明 ( )

A.南朝的寺庙最多

B.南朝的雨水最大

C.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D.南朝的寺庙都浸泡在烟雨中

14.石窟艺术是人类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外来宗教艺术的综合。这种宗教是 (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5.莎莎搜集到一幅书法作品的摹本(图4—24—2)。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图4—24—2

(1)书法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你知道图4—24—2所示书法作品的名称吗?

(2)该作品的原创者是谁?他生活在哪个年代?

(3)请找出作品中的“之”字,看看它们的写法是否都一样,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书法艺术的特点。

16.图4—24—3是龙门石窟佛像。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4—24—3

(1)我国的石窟艺术是怎样兴起的?

(2)这一时期我国石窟艺术中雕刻的特点是什么?

(3)今天,我国为什么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重新整修石窟艺术?

探究题

17.(调查研究题)图4—24—4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甄氏女子,曹植喜爱甄氏,曹操却把甄氏许配给曹丕。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已抑郁而死,心里非常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对甄氏的怀念之情。追想宋玉所讲的神女故事,作了叙事赋一篇,名《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为有名的一篇韵文。

这幅图的大意是曹植和仆从们在归途中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人在舒展身腰,马在地上打滚。黄昏时节,停歇在洛水边上。曹植在恍惚中看到了美丽的洛神。他和洛神互赠礼物,共登云车,畅叙衷情和遗恨。待洛神离去,只剩懊恼恩慕的曹植,坐着一叶轻舟,面对两枝残烛,通宵不眠,浮在洛水上不肯离去。回到岸上,曹植带着沮丧的表情和无穷的依恋乘上四马盖车,怅惘地返回自己的封地。

图4—24—4

请回答:

(1)该画的作者是谁?

(2)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3)他的这个作品的名称叫什么?

(4)这位画家多才多艺,后人称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你知道这“三绝”是什么意思吗?

(5)你还知道这位画家的哪些成就?

综合应用拔高

综合题

18.有关顾恺之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西晋画家②绘画题材非常广泛

③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④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19.北魏时期开凿的著名石窟有 ( )

①麦积山石窟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敦煌莫高窟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填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成就表》

21.吸取前人精华,独创一家,其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人的艺术成就?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有何美称?

(3)后人是怎样尊称此人的?

22.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图4—24—5),取材于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的《女史箴》一文,内容是所谓妇女应遵守的清规戒律。那时候,西晋皇帝昏庸无能,贾后耍阴谋,专朝政,引起宗室诸王不满。张华作《女史箴》,用韵文形式,以女史的口气写宫廷规箴。规劝教育宫廷中妇女遵循封建道德,宣扬对主当忠,对神当敬,对夫当从的女性箴条。

图4—24—5

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名作《女史箴图》是怎样问世的?

(2)“女史”是什么意思?“箴”是什么意思?

(3)描绘一下图片中的内容。

开放题

23.根据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云冈石窟于2001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材料二:新华社太原电:由于水与岩石长期而缓慢的相互作用,造成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逐步被自然风化。据有关部门统计,云冈石窟现有的45个主要洞窟中,有渗水记录的就有21个,其中尤其以五华洞被侵蚀得最为严重。近年来,云冈的千年石窟日益遭到自然风化的侵蚀,而且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五华洞常年遭受雨水冲刷、窟内污染、温湿度骤变等严重的自然侵害。

图4—24—6

(1)“云冈石窟”被誉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你知道另外两大石窟吗?

(2)这些在山坡崖壁上开凿出洞窟形的寺庙,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什么宗教?

(3)20窟的释迦坐像(图4—24—6)是云冈石窟中最好的一尊大佛,当地导游称之为云冈石窟的“迎宾大使”。描述该图片中人物的形态。

(4)通过材料二的描述,当北方每年沙尘暴呼啸天地之间的时候,我们看着那位“迎宾大使”顽强的笑容,不知这样的笑容明天是否依然存留!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同步考点聚焦

24.(2004年,山东青岛)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关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 )

A.钟繇 B.顾恺之

C.王羲之 D.柳公权

25.(2004年,河南)洛阳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南的 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

答案: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1.A 2.A 3.B 4.C 5.B

6.王羲之《兰亭序》

7.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8.除《兰亭序》外,王羲之还有《黄庭经》、《乐毅论》等诸多书法名作。王羲之成名后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王羲之在东市见到一位卖扇子的老太婆,她的白纸扇子久久没有人买。王羲之同情老太婆,就在她的每把扇面上写六个字。老太婆着急地说:“新扇子都没有人要,你写上几个字,不就更没有人要了吗!”王羲之笑道:“你就说扇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没人要我赔你。”老太婆如其言,结果发了笔财。第二天,她再去找王羲之写,王羲之不再写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妻每次给王羲之斟满酒,王羲之常看着酒杯发愣,不时用筷子蘸杯里的酒在桌面上画来画去,练习书法。渐渐地杯里的酒越来越浅了,桌上却布满酒痕。这事一传开,有人便称王羲之为“字疯子”。

9.C 10.A ll.A l2.B l3.C l4.B

15.(1)《兰亭序》(摹本)。

(2)壬羲之,东晋。

(3)不一样。“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6.(1)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北朝的统治者为宣传佛教,开凿石窟,雕塑佛像。

(2)第一,石窟中雕刻的大小佛像数量惊人;第二,周围石壁上满刻着浮雕;第三,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3)保护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

17.(1)顾恺之。

(2)东晋。

(3)《洛神赋图》。

(4)“才绝”是说顾恺之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顾恺之擅长绘画;“痴绝”就是顾恺之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

(5)顾恺之能诗善赋,擅长书法,尤其精于绘画。顾恺之的突出成就在于他的人物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生动传神。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他的画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打破了以前那种以宗教题材为主的风气,成为伟大祖国艺术宝库里最宝贵的遗产。他的杰作大都散失了,现在保存下来的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画卷摹本,一直被历代视如珍宝。

18.C l9.D

20.

21.(1)王羲之。

(2)《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3)“书圣”。

22.(1)晋初惠帝时,贾后专权,极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文人张华便以历代贤记事迹撰文《女史箴》以为鉴戒,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才华横溢的画家顾恺之便将此名篇分段,一段一段画成画,《女史箴图》由此问世。

(2)“女史”是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箴”是规劝、告诫的意思。

(3)画面描绘了封建时代的宫廷妇女的生活,中间一位风采奕奕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在为贵族妇女梳理发髻。铜镜为圆形,放在一特制的镜架上,镜子旁还有长、圆不同的梳妆盒。画面右边还有一贵族妇女,正左手持镜,右手整理并欣赏自己的发髻。

23.(1)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

(2)北魏时期,佛教。

(3)这尊大佛高13.,鼻高唇薄,面部丰腴,两肩宽厚,通体伟岸。

(4)保护文物,刻不容缓。

24.C 25.龙门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05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