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基础知识巩固
1.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是在 ( )
A.黄帝时期 B.尧舜时期
C.禹统治时期 D.启统治时期
2.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
A.群居生活的形成 B.氏族社会的开始
C.禅让制的实行 D.夏朝的建立
3.我国古代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是由 ( )
A.尧建立的 B.舜建立的
C.启建立的 D.禹建立的
4.夏朝共历时 ( )
A.六七千年 B.一百多年
C.四百多年D.五百多年
5.公元前l600年灭亡夏朝的商朝国王是( )
A.商汤 B.盘庚
C.夏启D.周武王
6.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占镐京,西周灭亡。这里的“镐京”是今天的 ( )
A.西周的都城 B.北方军事要塞
C.陕西西安西 D.河南开封
7.西周的建立者是 ( )
A.禹 B.汤
C.周文王 D.周武王
8.约公元前 年, 建立夏朝,继承父位。从此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 ”。
9.公元前770年,是公元前 世纪。公元2009年处在 世纪。
10.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11.阅读下列材料: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王”应是谁?“臣”包括哪些人?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对西周有什么作用?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2.大禹威望大增,是因为他 ( )
A.铸造“九鼎” B.创设王位世袭制
C.治水有功 D.建造宫殿
13.约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殷的是( )
A.夏桀 B.商汤
C.盘庚 D.商纣
14.对于1999年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19世纪90年代
B.属于20世纪90年代
C.属于21世纪
D.属于20世纪初
创新题
15.“夏桀把人当坐骑”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
A.当时还没有马作为坐骑
B.这是当时的一种体育活动
C.当时的“人”只是奴隶主的工具
D.这是当时的一种娱乐活动
16.“(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反映出 ( )
A.商纣王为民修桥筑屋
B.商纣王靠剥削人民来满足他的享受
C.商纣王用增加赋税的钱来发展建筑业
D.商纣王心系百姓,发展农业
17.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形态。图2—5—1是在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即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图2—5一l
请回答:
(1)国家是如何产生的?图2—5—1中宫殿的修建说明了什么问题?
(2)夏朝建立后,组建了哪些国家机器?
(3)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实质是什么?
(4)为什么说启继承禹位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他的昏暴行为,古书记载很多,如刘向《列女传》说他:“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笑之以为乐。”还说他“自比于日”,自夸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因此,百姓们才骂他:“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材料二:图2—5—2是根据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上以人为辇的图摹绘的。
图2—5—2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日”比喻的是谁?有何含义?
(2)“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什么意思?
(3)描述一下图2—5—2的具体情况。
(4)“日”的统治为什么会灭亡?
19.图2—5—3是今人王弘力绘制的《牧野之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中的一次决战。这幅图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战斗场面。如果你是当时的军事记者,请根据此画面写一份有关战争的报道。
图2—5—3
探究题
20.(调查研究题)国家政权机构都包括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综合应用拔高
综合题
21.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有关的是 ( )
A.建立者是秦始皇 B.定都在殷
C.建立者是禹 D.建立者是启
22.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
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
B.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C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诸侯内乱所致
23.完成—个简单的夏、商、西周大事年表。
24.观察图2—5—4,回答问题。
图2—5—4
(1)夏朝的都城相传在——。请在图2—5—4圈出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
(2)商汤建立商朝,建都在 ,后迁到 ,都城才稳定下来。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不能)堪(忍受)……有众率怠不和,曰:“时日
曷丧!予及汝皆亡。”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帝纣)厚赋税以实(充实)鹿台之钱,而盈(装满)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史记·殷本纪》
材料三: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日:“民不堪(忍受)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监视)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日:“是障(阻碍)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疏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发表意见)。……”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流亡)王于彘。
——《国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桀”和材料二中的“纣”分别是哪个王朝的国王?他们的统治对那个王朝带来什么后果?
(2)材料三中的“厉王”是哪个王朝的国王? “乃流王于彘”是指什么事件?
(3)这三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开放题
26.国家的产生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又有什么消极的影响?
27.阅读课文和教科书中的故事,说一说商代的社会生活情况。
同步考点聚焦
28.(2004年,广东深圳)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 )
A.商 B.秦 C.唐 D.夏
29.(2004年,天津)“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 ( )
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
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
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
D.“禹刑”极为残忍
答案: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D 2.D 3.D 4.C 5.A 6.C 7.D
8.2070禹启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9.8
10.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夏桀和商纣的统治早就摇摇欲坠。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得到广泛拥护,深得人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启示:①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②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点拨:奢糜残暴是夏桀、商纣的共同之处,要认识到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11.(1)“王”应该是周王。“臣”包括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
(2)制度:反映了西周的国家土地所有制、分封制和等级制。作用: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12.C l3.C
14.B点拨:通常把每个世纪前20年称某世纪初,最后lO年称世纪末。
15.C l6.B
17.(1)在原始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也没有国家。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加剧。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立的社会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防止奴隶阶级的反抗,开始设置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2)夏朝建立后,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启继承禹位后,使“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进入“天下为私”的阶级社会,由“大同”进入“小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出现。所以说,启继承禹位意味着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点拨:原始社会早期,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是禅让制。启用武力继承了父亲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标志。
18.(1)材料中“日”指的是夏桀,他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世长存。
(2)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宁愿和你同归于尽!意思是说大家宁肯与夏王朝一齐同归于尽,表示出人民对这个政权的无比痛恨。
(3)这幅图所绘的两个女子似宫女,她们被绳索捆绑在一起,双膝跪地,作为夏桀的坐骑。夏桀跨在人辇上,肩上扛着武器。
(4)夏桀施行暴政,广建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商汤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做大臣,乘桀失民心之机,起兵攻夏,战胜桀,夏朝灭亡。
19.画面右方是周武王的军队,左方是商纣王临时武装起来的军队。商军在阵前倒戈,他们手执棍棒或长矛同商军英勇搏斗,还有的人高举双手向浩浩荡荡的周军欢呼。
点拨:当时,周武王率军进攻商纣,经孟津在牧野与商军大战。周军英勇无比,势不可挡,商军则在阵前纷纷倒戈起义。经过牧野之战,周军直驱攻人商朝的都城;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20.点拨:国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分化、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主要包括:军队、监狱、法庭、刑法等。
22.B
23.
24.(1)阳城点拨: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2)毫 殷
25.(1)桀和纣分别是夏、商的最后一位国王。他们的统治最终导致了这两个王朝的灭亡。
(2)“厉王”是西周的统治者之一。国人暴动。
(3)统治者与民残暴,不仅害己,更害百姓,甚至害整个国家。
26.点拨: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①国家的产生有利于从宏观上组织社会生产生活,如中国古代黄河的治理等就离不开国家宏观的治理;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所以,阶级剥削和压迫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合法化。
27.①商代时我国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明;②商代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③商代的人们比较迷信于神灵;④商代社会存在较多的战争;⑤商代社会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又有很大进步。
28.D 2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