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6课春秋争霸同步练习1(川教版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相关成语。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连线题,内容涉及春秋时期的霸主、重要战役、成语典故及历史背景。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国家治理和个人奋斗的重要性。

所涉及的知识点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重要战役和成语典故。

第6课 春秋争霸 同步练习

达标训练: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   )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3.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 A. 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bi之战 5.城濮之战中交战的双方是(      ) A.齐楚     B.晋楚     C.吴越      D.吴楚 6. 决定楚庄王的中原霸主地位的战争是       (     ) A. 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bi之战 7. 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    )的能力和政治野心。 A.齐桓公    B. 楚庄王   C.晋文公    D. 宋襄公 8.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 A.退避三舍   B.一鸣惊人     C.卧薪尝胆      D.问鼎中原

9. 材料解析:   《史记》记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他将苦胆放在自己身边,每到吃饭时,都要尝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经过十年多的磨砺之后,他趁吴王北上参加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大举进攻吴国的都城。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你认为“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同历史真实有没有出入?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拓展训练: 10.《论语》记载:“管仲相 ,霸诸侯,一匡天下。” “ ”处指的是春秋时期的       (    ) A.齐桓公    B. 楚庄王   C.晋文公    D. 宋襄公 11.在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加强军队,任用著名的军事家(     )为将军,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 A. 管仲    B.孙武     C.孙膑    D. 伍子胥 12.春秋时期,与齐桓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  (   ) A.退避三舍   B.尊王攘夷     C.卧薪尝胆      D.围魏救赵 13.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

管鲍之交                 齐桓公 尊王攘夷                 楚庄王 退避三舍                 晋文公 一鸣惊人                 吴王阖闾 问鼎中原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培优训练: 14.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15.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很重视选官用人,懂得“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道理。请你谈谈管仲与齐桓公称霸的关系。

达标训练: 1. D    2. A   3. C  4. A  5. B  6. D  7. B  8. C 9. 材料解析:   提示:成语“卧薪尝胆”同历史真实有出入。真实历史是越王勾践每到吃饭时,都要尝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而没有卧薪。 要成为霸主就必须改革内政,发展军事,增强国力;统治者必须勤于政事,与民休息,赢得民心等。 拓展训练: 10. A   11. B   12. B 13.(略)

培优训练: 14. 答:说明周朝天子对诸侯拥有的“礼乐征伐”的权威衰落,诸侯中的霸主实际上取得了政治上的最高地位,天子不得不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15.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很重视选官用人,齐桓公是英明的,懂得“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道理。他想要称霸天下,就要使用管仲这样的人才;管仲被委以相位,才能充分施展才干,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09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