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这一主题展开,涵盖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战役以及成语。从课前预习到课堂练习再到课后测试,试题设计全面覆盖了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段历史。题目类型多样,包括填空、选择、连线、简答和成语归纳等,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所涉及的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战役、著名人物及其贡献、政治策略及成语故事。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

1. 年至 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年至 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春秋五霸是指 、 、 、 、 等五个霸主;战国七雄是指 、 、 、 、 、 、 等七个国家。

3.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战役?

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春秋时期, 的权势已名存实亡。

5.想一想,管仲采取了哪些方法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6.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目的是什么?

7.东汉末年,曹操在争霸活动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地位。有人认为,他是吸取了春秋时期齐桓公争霸的经验。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8.鼎是一种用来 的炊具。传说大禹铸九鼎,此处鼎的象征意义是 。楚庄王时“问鼎中原”,此处的鼎具体指的是 。

9.在《战国形势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合纵、连横的状况。

10.有人用“远交近攻”来形容秦国的连横之术,你认为妥当吗?

11.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为了自己的利益,东部各国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形成了的成语。

12.说一说“卧薪尝胆”的故事。 .

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

一、活动与探究

13.自己归纳小结一下本节课中出现的成语。

14.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时,有人沉痛地说:“在希特勒德国侵犯别国时,因事不关己,我们没有去帮助它;当希特勒德国又去侵犯另一个国家时,还是认为事不关己而没有去帮助它;当最后,希特勒德国来侵犯我们自己的国家时,已经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们了。”你认为,在合纵的国家中是否也犯了这种错误?请用史实加以证明。

二、材料解析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无义战。 ——孟子

请回答:

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

三、简答题

16.试述“春秋”和“战国”名称的来历。

四、历史谜语

17.改革旧业(打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名)

18.钟馗赴任(打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名)

19.走错了(打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名)

答案:

第7课

1.前770前476前475 前221 2.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韩 赵 魏 齐 楚 燕 秦3.城濮之战、邲之战、泓之战。

4.周天子5.(1)鼓励开垦荒地,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2)设置盐官,利用官府的力量大力发展渔盐业。 (3)改革内政。 6.齐桓公看到周天子虽然失去了往日的权势,但名义上还存在,于是利用他的影响力来号令诸侯,减少自己争霸时在政治上的阻力。 7.对。因为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与齐桓公“尊王攘夷”意思差不多。8.煮食物 最高权力 周天子的地位9.略l0.妥当。 ll.朝秦暮楚 l2.略(可根据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叙述)13.远交近攻、朝秦暮楚、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合纵连横、卧薪尝胆等。 l4.是。前314年,秦国使者张仪到达楚国,许诺割地600里,让楚国与齐国断交。楚怀王起了贪心,表示答应。然而事后秦国又反悔,楚国举兵讨伐,惨遭失败。如果当初楚齐继续和好,联合抗秦,双方均能免除灭国之灾。 l5.恰当。因为春秋时期各国发动的战争,目的都是争夺霸主地位,双方均无正义可言。 16.“春秋”的名称来源于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战国”是因为当时各大诸侯国连年交战,名称由此而来。 17.晋。 18.魏。 19.赵。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10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