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生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生物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涉及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科学观察方法等多个方面。题目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关系、科学观察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生物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卷)

七年级生物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栏内,每个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对生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的都是生物 D.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项特征( )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生长和繁殖

C.排除体内的废物 D.能进行呼吸

3.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工具才能进行

C.观察是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害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

5.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等。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形态结构 B.生活环境 C.生物用途 D.大小多少

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B.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左右

C.生物圈仅有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组成

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7. 世界人口不能无限制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的生存,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

A.空气 B.阳光 C.适宜的温度 D.一定的空间

8.在稻田里,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蚜虫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9.下列环境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海沟中  B.大气圈的上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10.科研人员在为航天员准备各种生存物资的时候,必须要满足的条件是 ( )

A. 水和空气 B. 空气和营养

C.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D. 以上三项都是

11.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以变量都相同

12.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1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14.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C.森林可以涵养水源 D.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15.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 )

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

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  

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5条    

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16.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它可以疏土,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 )

A.环境会影响生物 B.生物会影响环境

C.生物会适应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17. 下列哪一项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

A.一片森林  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羊 

C.树林中的植物 D.一片树林中所有的生物

18.下列叙述属于调查的是(  )

①我国的森林资源每年清查一次 ②我国进行的人口普查

③医生对学生患龋齿情况的调查 ④对实验小白鼠的观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 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20.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1.到南极考察的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22.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下列能够完整的表示食物链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庄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蛇吃田鼠,猫头鹰也吃田鼠

23. 下列对各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主要是水生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各种生态系统地域差异很大,所以各生态系统彼此之间不发生联系

24.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猛兽消失,雷鸟的数量会( )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然后再降下来

25.以下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26.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共12分)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鲸喷出雾状水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羊长成大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羊生小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狼只能生狼,羊只能生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羊听到狼嗥,立即奔跑逃避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共18分)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右边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请你补充画完整。(在图上用箭头和直线表示)

(2)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在这个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4)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大发生,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

(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的污染,则 的体内DDT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 不断积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17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