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24 散文诗两首学案及练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展开,涉及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赏析以及相关基础知识。题目涵盖了字词注音、形近字辨析、文学常识填空、原文填空、文章表现手法分析、人物情感变化、表达方式识别等多个方面,旨在考查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能力及文学素养。

所涉及的知识点

通过对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学习,掌握散文诗的优美语言特点及精巧构思,并能够分析其中的情感表达及象征意义。

24 散文诗两首

学习目标

1.理解对母爱深情的倾诉。

2.品味散文诗优美的语言。

3.学习散文诗精巧的构思。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的字注音。

笑嘻嘻( )  祷告( )    嗅( )到     并蒂( )

姊妹( )   莲蓬( )    遮蔽( )    慈怜( )

匿笑( )   菡萏( )  敧斜( )

2.给下面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瓣( )________ 祷( )________ 妄( )________

辩( )________ 筹( )________ 忘( )________

辨( )________

3.文学常识填空

(1)《金色花》选自________(国籍)作家 的 。

(2)《荷叶 母亲》选自________的 。

4.用课文原文填空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3)那一朵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晨却开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荷叶 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5.文章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6.请用最直观的方法表现出“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7.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8.最后一段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9.文章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运用了______ _ _的表达方式;

写我的感动则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

10.结合全文内容,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开头,写两句话,与最后一段构成排比。

三、课外阅读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挥开我前后所蒙罩的,使我成“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找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 ),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11.第一段文字中有两处关于“我”和母亲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 和母亲的 。

12.破折号常用在表示注释部分的前面,这时往往有下列几种作用,与文中作用相同的项是( )。

A.对上文的补充说明 B.表示对前面词语的解释

13.第一段文字中的“不迟疑”与第二段文字中的哪两句话相呼应?

14.根据文意,第二段文字中与“拂拭”词义相同的两个词是 、 ,“拂试一切”的目的是 _。

15.第二段文字中为什么说母亲爱的是“我的自身?”(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6.第三段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可用文中的哪个短语来概括?

17.第三段景物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18.第四段的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是(选两项)( )。

  A.温馨    B.无私    C.博大    D.浮沉

19.从文意上看,第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

  A.并列平行   B.层层承接    C.层层推进   D.总一分一总

20.删去最后一段,对全文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596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