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字词注音、拼写、古文词义解释、古今词义区别、句读断句、成语积累、诗歌翻译等多个方面。试卷内容涉及字词积累、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考察,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古文词义的理解、古今词义的区别、成语的运用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七单元

一、基础知识(48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1)大茔( ) (2)宦官( ) (3)讼诉( ) (4)拯救( )

(5)骖乘( ) (6)数斛( ) (7)猝死( ) (8)徇情( )

(9)蹙眉( ) (10)恂恂( ) (11)杞人( ) (12)锦衾( )

答案:(1)yínɡ (2)huàn (3)sònɡ (4)zhěnɡ (5)shènɡ (6)hú (7)cù (8)xùn (9)cù (10)xún (11)qǐ (12)qīn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

(1)衣zī( )衣而返 (2)躇步cǐ( )蹈 (3)饿死不lǔ( )掠

(4)闻者皆dàn( )之 (5)风chè( )红旗 (6)纤纤zhuó( )素手

答案:淄 呲 掳 惮 掣 濯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9分)

(1)盈盈一水间( ) (2)仍怜故乡水( ) (3)将军角弓不得控( )

(4)路转溪桥忽见( ) (5)国破山河在( ) (6)都护铁衣冷难着( )

(7)衣素衣而出( ) (8)身无所寄( ) (9)撼岳家军难( )

(10)饰名姝遗之( ) (11)主上宵旰( ) (12)故所向克捷( )

(13)立斩以徇( ) (14)宣两手据地( ) (15)宣悉以班诸吏( )

(16)格杀勿论( ) (17)使宣叩头谢主( )(18)强项令出( )

答案:(1)隔 (2)爱 (3)拉开 (4)出现 (5)国都 (6)穿上 (7)白 (8)依托 (9)动,摇动 (10)赠送 (11)晚 (12)攻克 (13)示众 (14)按 (15)分发 (16)击打 (17)认错 (18)硬

4.区别古今词义,并准确解释加点的词语。(5分)

(1)后特征为洛阳令。 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格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搏击豪强 搏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唯见布被裹尸,妻子对哭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布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特例征召 (2)打死 (3)捕捉打击 (4)妻子和儿子 (5)指平民

5.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 )

A.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 B.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C.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D.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答案:D

6.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 )

A.有颁犒,均给军吏。(平均分给) B.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是这样)

C.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一向佩服) D.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平民)

答案:A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用法不同的一组是(1分)( )

答案:C

8.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1分)( )

A.召权知开封府,升为右司郎中。

征召暂时代理开封府府尹,升为右司郎中。

B.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的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C.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岳飞侍奉母亲最讲孝道,家里没有侍女。

D.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士兵中有夺取老百姓一把麻束捆饲料草的,就让他站着斩首来示众。

答案:D

9.下面诗句理解翻译有误的是(1分)(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岳随低平的原野逐渐消失,江水流入荒漠辽阔的平原。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从早到晚写不成文章,眼泪鼻涕就像雨一样落下。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虽被攻破,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已到,城市四处草木深深。

D.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卷过大地,吹断枯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洒大雪。

答案:B

10.课文填空。(5分)

(1)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5)渡远荆门外,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皎皎河汉女 (2)烽火连三月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稻花香里说丰年 (5)来从楚国游

11.文学常识填空。(5分)

(1)《董宣执法》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南朝宋史学家。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3)《西江月》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是南宋著名词人。

(4)《春望》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他与同时代的伟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__齐名,并称为“李杜”。

(5)《列子》的作者相传是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家学派,郑国人。

答案:(1)《后汉书·酷吏传》 范晔 (2)岑参 唐 (3)《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 (4)杜甫 诗圣 李白 (5)战国 列御寇 道

12.辨析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并解释。(3分)

答案:(1)出使;假使;(2)走;施加;(3)停留、休息;放心;(4)衣裳;穿;衣服。(5)言辞;推辞;(6)开导;明白。

13.给下列句子断句。(用“/”表示“)(2分)

(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断三处)

(2)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断三处)

(3)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断两处)

(4)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断三处)

答案:(1)守/贡/倍/。(2)下/而/以/;(3)士/飞/;(4)者/往/能/。

14.找出包含加点词的成语,印证词义。(3分)

(1)臧亡匿死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不苟合__________________

(3)莫不震栗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所向克捷__________________

(5)闻者皆惮之__________________

(6)敝车一乘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销声匿迹;(2)一丝不苟;(3)不寒而栗;(4)所向披靡;(5)肆无忌惮;(6)敝帚自珍。

15.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或用法,并将其用法分类。(3分)

(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 )

(2)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

(3)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

(4)及驻车马,以刀画地。( )

(5)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

(6)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

(7)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

分类: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来;(2)把;(3)用;(4)用;(5)用;(6)把;(7)来。

A.(1)、(7) B.(2)、(6) C.(3)、(4)、(5)

16.将下列诗文译成白话文。(2分)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答案:(1)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能有多远

(2)起伏的山峦追随平坦的原野,渐渐消失尽,滚滚长江奔赴无边的旷野,依旧滔滔不绝。

(3)战火连绵不断,一直到了眼下三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4)路随山转,很快就看不见你的身影了,雪地上只留下马蹄的痕迹。

二、阅读理解(12分)

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17.请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分为四层,用“/”断开上文;并概括大意。(2分)

18.“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表明董宣是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看法。(2分)

19.从公主的话里,你认为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20.文段结尾引用“卧虎”“枹鼓不鸣”的作用是什么?(2分)

21.“强项令”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各是什么?(2分)

22.请你评价光武帝前后的表现。(1分)

答案:17.第一层:写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人,藏匿主家。第二层:写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第三层:写帝命董宣谢罪,宣宁死不从。第四层:写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分层为:“吏不能得”/“因格杀之”/“终不肯俯”。/主曰……

18.不畏权贵,秉公执法。

19.她是一个仗势欺人、无视法度,霸道蛮横的人。

20.引“卧虎”印证董宣执法严明,威猛。引“枹鼓不鸣”印证董宣执法、断案公正,都说明他秉公执法,严格执法,不畏权势。

21.表面是说董宣脖力硬,不肯低头认罪,深层义指他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性格。

22.光武帝开始是“大怒”“欲箠杀”,然后又令小黄门按住他,最后赦免并奖励他;前后可见光武帝并不是一个昏君,但他顾及自己亲姐姐的面子,又不能不做出一种姿态,当看到董宣宁死不从时,被董宣严格执法的精神感动了。可见他是一个通情达理、顾全大局的明君。

三、写作训练(40分)

23.以“我最喜欢的一则寓言”为题作文,不少于500字。

答案: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06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