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二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的内容,包括字词归类、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理解和文言文阅读等方面。试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涉及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二)

一、字词归类

1.给加线字注音

徜徉( )( ) 浩淼 ( ) 素娥( ) 婵娟( ) 雕镂( )

镌刻( ) 童稚( ) 藐小( ) 项为之强( ) 凹凸( )( )

鹤唳( ) 壑( ) 庞然大物( ) 白驹过隙( )

蓦然 ( ) 积攒( ) 樯橹( )( ) 安恬( ) 惆怅( )( ) 豁达( ) 自诩( ) 铆( ) 荟萃( )( ) 撷取( )

迸溅( ) 摒弃( ) 沉淀( )跻身( ) 骷髅( ) ( )

白痴( ) 查 (姓)( )

2.填写词语

明察 自得 大物 搜索 在目

记忆 新 百看不 烟波 走 无路 狼狈逃

身 其境 有味 万千 无声 阴晴雨

风云变 美不 收 红紫 黄 绿 眼花 乱

心 神 五 纷 悲歌 然而生 教导

谈笑风 目不转 过隙 若失 生机

和 可亲 耳目一 一视 其 不扬 塞顿开

拐弯 角 罪 祸首 指手 脚 不屈不 群星

二、文学常识、课文内容整体理解

1.《往事依依》作者通过对初中生涯中一些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并告诫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于漪,江苏镇江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2.〈〈幼时记趣〉〉的作者是清代人沈复,著有〈〈浮生六记〉〉。课文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分别是: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是获得“物外之趣”的关键。

3.十三岁便进入北大的田晓菲为了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而写下了〈〈十三岁的际遇〉〉。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诗意盎然。

4.〈〈伟人细胞〉〉通过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失败和一次不经意的成功的曲折过程,说明了必须从小事做起才能干成大事的道理。文章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笔法夸张,有喜剧效果。

5.〈〈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品有《竞选州长》《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创作多以幽默见长,语言简练生动。

三、文言文阅读

《幼时记趣》

解释文言实词

1、余忆童稚时( )( ) 2、 明察秋毫( )( )

3、见藐小微物( ) 4、 故时有物外之趣( )( )

5、心之所向 ( ) 6、 项为之强( )( )

7、果如鹤唳云端( )( ) 8、 怡然称快( )( )

9、以土砾凸者为邱( ) 10、凹者为壑( )

11、神游其中( ) 12、拔山倒树而来( )

13、盖一癞蛤蟆也( ) 14、余年幼,方出神( )

15、 捉蛤蟆,鞭数十( ) 16、私拟作群鹤舞空 ( )

17、常蹲其身( )

(二)解释文言虚词

故时有物外之趣( ) 以丛草为林( )

心之所向 ( ) 以 徐喷以烟 ( )

之 项为之强( ) 何不试之以足( )

昂首观之( ) 二虫尽为所吞( )

观之正浓( ) 为 以虫蚁为兽 ( )

项为之强 ( )

翻译句子

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鹤也

6.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8.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9.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 ,字 , 代作家,著有《 》。

2.从全篇看,开头总说“ ”,文字简洁。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记叙了三件事: , , ;描绘了四幅图画: , , , ,突出了“ ”这一中心。作者之所以能观蚊如鹤,神游山林,是因为“ ”。

四、应用文写作

下午,永新中学团委会在该校第二会议室召集各年级团支部书记和委员开会。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说:“后天下午四点半支部书记还到这儿来开会。今天有两个年级的同学外出参观,人到得不齐,请互相转告一下,明天我们再出一个正式通知,到时候都要来,别迟到了。散会!”

请根据上述内容代该校团委会拟写一个“通知”。要求格式正确,内容清楚完整,语言简洁准确。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11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