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面向七年级学生,涵盖了语文的基础知识、文言文理解和现代文阅读等多个方面。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以及作文题,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内容涉及基础知识、诗词默写、文言文理解、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等方面。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现代文阅读分析能力,重点在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诗词默写、文言文翻译、现代文阅读技巧和写作能力。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卷)

七年级语文(时长150分钟,分值120分)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初一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请同学们认真、规范答题!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后,将正确的词语工整、美观地抄写在方格中。(3分)

翻来复去 多多逼人 热烈粗广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niàng) 黄晕(yūn) 窠巢(kē) [来源:学科网B.发髻(jí) 抖擞(sǒu) 嘹亮(liáo)

C.澄清(chéng) 贮蓄(zhù) 高邈(miǎo)

D.三棱镜(líng) 菜畦(qí) 粼粼(lín)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呈报  头衔  澄清  静谧    B、纳凉  霎时  惊惶  瞭乱 C、宽恕  笑柄  荡漾  贪婪    D、忙碌  祷告  妥当  柳絮 4、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B、他的祖籍是江苏响水人。 C、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D、有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

5、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一项,使句意准确、完整:( )2分

雨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的雨 ① ;夏天的雨 ② ;秋天的雨 ③ ;冬天的雨 ④ 。

A、①清新而又娇媚 ②热烈而又粗犷 ③自然而又平静 ④端庄而又沉静

B、①热烈而又粗犷 ②端庄而又沉静 ③自然而又平静 ④清新而又娇媚

C、①清新而又娇媚 ②热烈而又粗犷 ③端庄而又沉静 ④自然而又平静

D、①热烈而又粗犷 ②自然而又平静 ③清新而又娇媚 ④端庄而又沉静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7、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的散文《春》写了“春草图”等5幅图景,富于诗意和情感,还带有对春的思考和哲理。这种哲理又是融汇在全文里面,与写景抒情交融着,十分自然。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布局精心,层次井然。文章用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C.《雨的四季》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D.《秋天的怀念》富有深刻的含义、绵长的情思。它不仅点出了文章叙事的时节,而且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和感悟。

8、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分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蜜; , 。

9、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潮平两岸阔, 。 ,江春入旧年。

(2)《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句 。

(3) ,随君直到夜郎西。

(4) 《观沧海》抒发气吐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期            (2 ) 去  (3)委           (4 )顾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2、“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2分)                                                                      

13、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有原文回答)?(2分) ①                              ②                                       14、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                                                                           1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1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6、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2分)                                                                       17、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2分)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8、“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2分)                                           

19、“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0、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3分)

描写质地的:                                  

描写色泽的:                                    描写生长旺盛的:                                 

(二)    沉默的竹笛(11分)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 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选自《中国青年报》2000.11.7)

21、 填空(3分) 全文以 为线索,记述了作者从盼望——(       )——(         )——回味的心理变化过程。

22、 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23、文中的“我”一心想做个“快乐的吹笛手”,到后来那枝竹笛却“沉默”了。你能找到哪几点原因?请把它写下来。(4分)   

四.诗歌欣赏(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4、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分)

25、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五、综合实践活动(4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1)了解节日习俗(2分)

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年饭……,请列举出元宵节的1个习俗。

(2)讲述节日故事(2分)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中秋节和七夕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中秋节

七夕节

六、作文(50分)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12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