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20分
温馨提示: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一律不作答。
一、基础(30分)
1、背诵默写。(10分)
⑴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_。
⑵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的季节,写出了清山明月悠远意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约客》中写初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请写出连续的一句描写“黄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菜畦qí 讪笑shàn 崎岖qū 瞬息shùn
B.收敛jiǎn 书塾shú 山巅diān 襟上jīn
C.祈祷 qǐ 秕谷bǐ 懊悔ào 伫立zhù
D.蝉蜕tuì 环谒hè 澎湃pài 脑髓suǐ
3、下面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桑椹 哽住 云霄 来势凶凶
B、诧异 山巅 书塾 人声鼎沸
C、臃肿 瞬息 脊粱 人迹罕至
D、倘若 急燥 徘徊 回环曲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来源:Z#xx#k.Com]
C.随着《焦点访谈》节目的开播,“焦青天”这个名字不胫而走。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中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6、下列对课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将现实与往事交替着写,将爸爸爱花和“我”的毕业典礼两线交替着写,突出了爸爸即严厉又充满关爱的性格。
C、《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
D、《伤仲永》一文意在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毫无关系,完全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
7、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2分)
⑴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竹枝似的手。( )
⑵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 )
8、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9、综合性学习:(2分)
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不, ”。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的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 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
10、名著导读:(4分)
(1)、《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2)、《昆虫记》,又译《 》或《 》,被誉为“ ”,作者是 法 国的 。
二、阅读(40分)
㈠阅读《你抓住我的手了吗》一文,按要求完成10-14题。(14分)
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①“……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
②“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③“……女孩手里捏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④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的人都知道在哪儿。为了方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墩所在的位置伸出了一个小跳台,大桥通车10年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了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⑤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十多个电视摄相镜头焦渴地守望着,更多的人则举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名青年从这儿跳入江中的镜头。
⑥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跳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跳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膊上指甲抠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⑦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⑧女孩惊惶地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眼神迷离。
⑨诗人的眼里弥满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集的作者,你可以看书上的照
片……你跳不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竣、低缓。
⑩诗人往女孩身边挪了挪,右手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我的手扼住了命运》。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长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⑪女孩从栏杆间伸过手接住书。刹那间,女孩愣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端劈开了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地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兜里的右臂。
⑫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地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诗人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⑬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本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⑭女孩紧紧地抓住了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⑮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
⑯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跳台。
⑰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我背不全了,你能和我一起背吗?”
⑱几天后,人们发现跳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⑲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1、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概括小说高潮部分⑪-⑫段的情节。(2分)
我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谈谈你的理由。(3分)
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我的理由: 。
13、结合语境,品味、揣摩,下面句中加线词语所表现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4分)
(1)“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
我的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地说:“把我诗集还给我。”
我的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4、第⑩段中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结合全文,想想两本书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2分)
15、小说的结尾巧妙地引用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语言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议论性的结尾。(不超过30个字)(3分)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㈡阅读文章《我长大了》,回答15-19题。(13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晚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来源:学,科,网]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6、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2分)
17、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2分)
18、文中说:“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3分)
19、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 (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 (详写,略写)。请从括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
20、“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㈢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20-23题。(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1、《伤仲永》选自《 》,作者 , (写朝代)文学家,政治家。“伤仲永”的“伤” 。(2分)
2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世隶耕( ) ②未尝识书具( )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④日扳仲永( )
⑤父利其然也( ) ⑥或以钱币乞之( )
⑦泯然众人矣 ( ) ⑧邑人奇之(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短句。(4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
②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文:
24、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3分)
三、作文:(50分)
25、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其一作文。
(一)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等。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
(4)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我不算太胖,我不需要过分担心减肥的效果。”“我虽然没有得到更好的成绩,但至少过关了。”“虽然我没有做适度的运动,却也不必担心健康情形。”……每个人都有烦恼,相信你也不例外。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处理问题。请你以“处理问题”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书写工整、规范。
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