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丹徒实验学校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七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理解和阅读能力。试卷包括积累运用(23分)、阅读理解(37分)以及作文(40分)。其中积累运用部分涉及拼音转换、古诗文默写和名著阅读;阅读理解部分包含两篇选文,一篇为《安恩和奶牛》节选,另一篇为《孩子施舍的天堂》;作文题目为“为自己喝彩”。

所涉及的知识点

- 拼音转换与汉字书写 - 古诗文默写与理解 - 名著阅读与人物分析 - 文章主旨概括与细节理解 - 语言表达与修改技巧 - 阅读理解与情感体验 - 哲理思考与生活感悟

七年级九月学情调研

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方格内。(2分)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jǐng和理想,níng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

2、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东风不与周郎便, 。

(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7)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拂槛露华浓。

3、名著阅读。(6分)

(1)“汤姆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游戏引诱小朋友为他干,并交换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苹果、风筝、铜门把手、石头弹子、鞭炮、小铁兵、刀把……”

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汤姆背不出《圣经》,但他却想出一个办法从校长那里得到了一本《圣经》,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汤姆与____________一起在半夜去坟地里埋野猫时,看见印第安•乔伊把罗宾逊医生杀害了,这个杀人者却把罪行嫁祸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联想与想像,把“春雨”、“柳树”、“燕子”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3分)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他对待同学是如此的真诚,因为他的朋友少,所以他想通过这些方式,来留住他的朋友。他所做的事微乎其微,很少有人会关注他,更不会去帮助他,关心他。孔子说过,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这也是善待他人的一种方式。而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世界在你的眼中会变得更美丽。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一)阅读《安恩和奶牛》选段,完成题目。(共12分)

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那人问道。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可是他打断了她: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6.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写有人出大价钱买牛,“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如何理解她的“坚决”和“窘迫不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最恰当 (2分) ( )

A.安恩老太太有些害怕那个人,希望他不要伤害自己。

B.安恩本来想要回去,但又一想自己不过是来这里让奶牛散散心,并没伤害谁,没有必要就这么回去,“恳求的眼神”是希望那人不要难为自己。

C.安恩老太太非常生气,希望他听一听自己的解释。

9.“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中这样具体指什么?“只好”一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学习了《安恩和奶牛》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感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孩子施舍的天堂》一文,完成12--16题。(共12分)

看过一幅儿童画:一个鱼缸,里面游动着六条漂亮的大尾巴金鱼;在鱼缸的四周,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我心里一笑,想:六比六,还省得争抢打架。但是等等,看那幅儿童画下面歪歪扭扭的题字,居然是:“太美了,舍不得吃!”我的心禁不住温柔地一动,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愧怍。

一日,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个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上小椅子里的孩子突然喊道;“谁,找,你!”我和那位妈妈一同看那广告牌,广告牌上那位目光深沉的先生,正对着我们凝望。我无声地笑了。那个孩子得不到妈妈的回应,拽了一下妈妈的衣服,继续不依不饶地指着广告牌说:“妈妈。你看呀,谁,找,你!”那位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猛地回头捂住了孩子的嘴。我再次抬头看时,也终于明白了孩子所谓的“谁找你”,原来是“雅戈尔”的误读。我很为那小气地捂住孩子嘴的妈妈遗憾,真的大可不必,孩子并不是在存心丢你的脸,虽说他没有读对一个字,但他那大声读出三个半边字的热情与勇气不是很可贵吗?

一个幼儿教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下雪了,人们都穿上了棉衣。一个孩子跑到老师跟前很认真地问:“老师,天太冷了,院子里的雕像没有衣服穿多可怜啊!我们给他穿件棉衣,好吗?”老师只是一笑,并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又有一个孩子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于是,老师决定带着孩子们举行一场为雕像穿棉衣的仪式。我想,随着时光的推移,孩子会长成大人,孩子自己穿过的棉衣将永远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冬天里一块石头所获得的刻骨的温暖,将使那日后有形与无形的风雪中穿行的心感到美好与安慰。

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的精神有时会觉得恍惚无依。“成熟”折磨着我们。我们眼看着自己的纯真与热忱、敏感与同情一点点被剥蚀、被风化。法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先生说:“我本能地防止自己成为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成熟的人’。因为,与成熟相伴的往往是如此不和谐的词:贫乏、屈服、迟钝、顺从命运的理性化……”在“早熟”成为全球性流行疾病的今天,让我们悉心守护那弥足珍贵的童真与童趣,并让自己知道,这童真与童趣是上帝送给人类的最后的礼物,是上帝通过孩子施舍给我们的美丽天堂。

11、根据全文内容,为本文重新拟个能揭示主题的标题。(答案不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2分)

12、简要概括本文描述的三幅生活画面?(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文章主题,说出文中画线句“我”“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愧怍”的具体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上文内容和下面两段资料,说说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对待孩子的童心。(4分)

材料一:在乘凉的时候,我看见院里的一个女孩将吃下的葡萄核埋在花盒里,想种出葡萄来。几天后,女孩的花盒里居然长出嫩嫩的葡萄藤来(直接种葡萄核是长不出葡萄的),女孩开心极了。实际上葡萄是女孩的父亲瞒着女儿插下去的。

(根据刘柳的《萌芽》缩写)

材料二;一个小男孩拿着一美元到处买上帝,一位老人问他买上帝干吗?他告诉老人,父母去世了,叔叔抚养他,但叔叔摔伤了,医生说只有上帝能救他。老人卖给了小男孩一瓶“上帝之吻”饮料。并告诉小男孩,你叔叔喝了这瓶饮料就没事了。后来老人花重金请世界顶尖医学专家治好了男孩叔叔的伤。

(根据翻译作品《上帝之吻》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6—19题。(共13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从前有个书呆子绰号“全信书”,成天埋在书堆里。一天,读书时脚上的鞋被炉火烧着了,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去找书本。书上说,桔能降火。他忙拿起一个大桔子就咬,滴下的汁水把鞋上的火灭了,书呆子大喜。但鞋头已被烧出大洞。于是他上街买鞋,走到半路,想起尚未找到文字根据,忙奔回家中,从书箱里找出家父留下的书简,上面写着他穿六寸鞋子。于是定要掌柜给他六寸的鞋,掌柜无可奈何地把鞋拿给他。书呆子使劲穿进去,鞋破了,脚趾露在外面。掌柜拿过书简仔细看,上面写着:“吾儿七岁,着鞋六寸,脚随人长,步步前进。”书呆子断章取义,迷信书本,仍旧穿着那双六寸的鞋子回去了。

15.解释下列短语的意思。(4分)

⑴至之市( ) ⑵已得履 ( )

⑶及反 ( ) ⑷遂不得履 (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⑴何不试之以足?

⑵宁信度,无自信也。

17.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说说郑人和书呆子的愚蠢表现。(2分)

⑴郑人愚蠢的表现是

⑵书呆子愚蠢的表现是

18.结合郑人和书呆子买鞋的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写出两点感悟。(3分)

三、作文(共40分)

  题目:为自己喝彩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试卷网 - 课件、试卷、教案免费下载 http://www.ShiJuan1.Com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23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