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兰陵县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考察,包括字词读音、词语书写、词语释义、词语运用、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使用、逻辑排序、文学常识、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试题设计严谨,涵盖了语文学习中的多个重要知识点,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语文基础知识、词语释义、词语运用、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使用、阅读理解和文学常识。

2016—2017学年教学质量抽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

【分值:100分 时间:4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诀别(jué) 威慑(shè) 寥廓(liáo) 踉踉跄跄(làng)

B.覆盖(fù) 悬殊(chū) 喧嚣(xiāo) 花团锦簇(cù)

C.憔悴(jiāo) 屏息(bǐng) 窸窣(sū) 头晕目眩(xuàn)

D.沉淀(diàn) 训诫(jiè) 炫耀(xuàn) 忍俊不禁(jī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掺和 静谧 感慨 繁花嫩叶

B.点缀 梦寐 寂莫 骇人听闻

C.宽恕 叛逆 覆盖 洗耳恭听

D.滑稽 啜泣 委屈 恍然大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我应该倾尽所能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苟且。)

B. 风里带着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愿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C.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好多词。(现在多指读写、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D.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B. 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C. 母亲喊住我:“你要干什么?”“找蔡老师……”我迷迷糊糊地回答。

D.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删去“其原因”或“因为”) B.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把“描绘”改成“勾画”) C.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B.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

C.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长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4分)

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仍有很多人钟情传统通信方式?  。  。  。  。

①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别人的敬称。

②比如称呼自己为“敝人”,就是谦称;称呼别人为“阁下”,就是敬称。

③专家认为,传统信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④因此,纸质信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

A. 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B.《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孙悟空是小说里面最具想象力的创造之一。

C.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著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当然,这个愿望不久就实现了,在王府饭店的餐厅里,慈儿的快乐是看得见的。后来,我去德国时,就一五一十都转述给父亲听,想不到父亲听到羊肝和血肠时却忽然轻轻叹了口气,无限向往地说:

“唉!那可真是好东西啊!”

19.文中写了哪些人的乡愁?(3分)

20.慈儿在纽约听完音乐会后,为什么会产生想去蒙古的念头?(4分)

21.根据提示,品析语言。(10分)

(1)在家里,他们对我那种不时会发作的“乡愁”,总是采取一种容忍和观望的态度,有些许同情,然而绝不介入。(从加点词角度)(4分)

(2)想不到父亲听到羊肝和血肠时却忽然轻轻叹了口气,无限向往地说:“唉!那可真是好东西啊!”(从人物描写角度)(6分)

2016—2017质量抽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B 6.D 7.B 8.D 9.C (每题4分)

1.D(A踉——liàng B殊——shū C憔——qiáo)

2.B(寂寞) 3.A(苟,随便。) 4.C(应是“模模糊糊”。)

5.B(将“新思路”改为“新蓝图”,或将“描绘了一幅”改为“构想了一条”)

6.D(第一处的句号用得不合适,应是分号。)

7.B (A第一句与前面的句子衔接不上;C第二句紧承第一句,应排在第一句后面;D第四句是结论,应排在最后面。) 8.D(应是“小说集”) 9.C

10.(6分)

(1)而且(前后句之间是递进关系,“不但”与“而且”搭配)

(2)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结合语境可知,“可持续发展能力”没有与之搭配的谓语动词,属于成分残缺,需要加上谓语“提升”)

(3)区域、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区域”“城乡”之间是并列关系)

11.(16分)

(1)枯藤老树昏鸦(2)虽有嘉肴(3)百草丰茂(4)夜泊秦淮近酒家(5)开轩面场圃(6)归雁洛阳边(7)问渠那得清如许(8)学而不思则罔(每空2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2.(4分)示例一:讽刺贪婪的人。示例二:告诉人们太贪婪会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意思答对即可)

古诗阅读(6分)

13.诗的一二句描写了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只答“雨前”“雨后”不得分,计2分)

14.“疑”是“怀疑”之意,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答出联想和惜春之情各得2分,计4分)

文言文阅读(15分)

15.(4分)(1)经过,过了 (2)逆流

16.(2分)C 17.(5分)(1)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疯狂);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疯狂)吗?(2分)(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3分)

18.(4分)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用主观臆想或者纯理论知识来看待问题,往往是错误的。

现代文阅读(17分)

19.(3分)示例一:“我”的乡愁,女儿的乡愁,父亲的乡愁

示例二:妈妈的乡愁,慈儿的乡愁,外公的乡愁

20.(4分)

①妈妈是蒙古人,并在家会不时发作“乡愁”。②音乐会上的蒙古歌曲,拉近了慈儿与蒙古的距离(让她感到“离他们好近、好亲”)。③身在异国他乡的慈儿理解了妈妈的乡愁,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④慈儿想去看妈妈的故乡,亲身感受妈妈的乡愁。

(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

21.(10分)

(1)(4分)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我”的“乡愁”像病一样不由自主爆发的情状,(2分)

表现了“我”浓烈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答对即可)

(2)(6分)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2分)形象写出了父亲在听完“我”的转述后发出的感慨:对慈儿不喜欢吃故乡的美食而感到惋惜,对自己吃不到故乡的美食而感到遗憾,(3分)表现了父亲的思乡之情。(1分)(意思答对即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30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