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多个语文知识点,包括古诗词默写、课文内容的理解、诗歌赏析以及散文阅读理解。试卷的设计旨在检验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整份试卷结构合理,题目类型多样,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使用。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古代诗词、散文以及现代文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同时涉及到了对个人成长及价值观的认识。

第六单元测试题

孙宏丽

注意事项:

1.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3题 16分)

1. 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②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③行者见罗敷, 。少年见罗敷, 。

(《陌上桑》)

2. 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6分)

①《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②《秋词》中描写秋季美景引发诗人诗情的诗句是:

           ,             。

③《泊秦淮》中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的句子是 , 。

3.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根据你对她的了解完成下面的问题。(每题3分,共6分)

①冰心原名 ,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她的诗集代表作是 和 。

②下面是冰心的一首小诗,你能对这首哲理诗做一点赏析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第二部分

(4—28题 5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选文出自课文 。本文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 。(2分)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赏赐百千强

出郭相扶将

对镜帖花黄

双兔傍地走

6.选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木兰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2分)

7.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2分)

8.文章结尾部分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9.试对木兰这一形象做一评价。(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生命,生命!    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小时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弄点吃的。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暇心情不会被打扰的。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将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哟,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入沙土里。    没过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到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立起来,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里。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以后,我发现脚边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去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褶皱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它又开始梳理那沾满沙的胸部和腹部。    这蜜蜂很快就把目标集中在褶皱的左翅上。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    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小生命作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力量。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褶皱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已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已恢复了力量,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远。这个生灵摔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了远,最后撞在一个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个飞行员在摸索一架陌生飞机的特征;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    蜜蜂又飞起来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那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10.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捋着 内疚

1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2)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

12. “我”为什么对小蜜蜂那样狠心地两次将它踩入沙土里?(2分)

13. 文章主要对蜜蜂的进行了什么描写?作者详细描写了蜜蜂两次从泥土里爬出来以及梳理翅膀的情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14.“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5.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2分)

16. 文章最后说:“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请你推测一下,作者会想些什么呢?(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要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xiàn

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④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lù ,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可见,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选自《周国平文选》,略有删改)

1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xiàn 慕 忙lù

18.用第2段中的一个短语解释第3段中“彻头彻尾”的含义?(1分)

19.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20. “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这种人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2分)

21. 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作者的答案是什么?(1分)

22. 作者引用卢梭的话是为了证明哪句话?(2分)

23.文章最后一句是“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其中,“这一标准”是什么?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这句话?(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把命运转换成使命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齐弗的故事。

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天神惩罚,降到人世间受苦。天神对他的惩罚是: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要费很大的劲儿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从山顶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对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天神要惩罚西齐弗的,也就是折磨他的心灵,使它在“永无止境的失败”的命运中,受苦受难。

可是,西齐弗不肯认命。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天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但西齐弗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

而且,当西齐弗努力的推石头上山时,他心中非常平静,他安慰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就不会失业,明天还有希望。

天神因为无法再惩罚西齐弗,就放他回天庭。

西齐弗的命运可以解释我们一生中所遭受的许多事情,西齐弗的努力也可以是我们努力的写照,但是,西齐弗把命运转换成使命,是否亦应该是我们的生活模式?个体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认同自己的存在,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个体能透视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命运,更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更困难的是把命运转换为使命,因为这种使命的含义要比神话中它的内涵复杂的多,他不但要替自己的生存谋求出路,还要在感受失败痛苦中,替人类、替世界创造快乐与幸福。

24.天神给西齐弗设置了怎样的困境?(2分)

25.西齐弗是如何“把命运转换为使命”的?(2分)

26.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使命”的含义?(2分)

27.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起什么作用?(3分)

28.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读完本文后的感悟。(2分)

第三部分

(29题 50分)

29. 作文。

 岁月匆匆,十三四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三岁,我多了一分____ 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 ①我言秋日胜春朝②烟笼寒水月笼沙③下担捋髭须 脱帽著帩头2.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①谢婉莹 《繁星》、《春水》②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儿的“芽儿”,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生动贴切,发人深省。

第二部分

一、4.(1)《木兰诗》 乐府民歌 5.(1)有余(2)外城(3)通“贴” (4)跑 6.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 动作描写,连用六个动词“开”“坐”“脱”“著”“理”“帖”,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8.比喻,赞美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谨慎、机敏。9. 木兰爱亲人更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二、10.lǚ jiù 11.(1)从高处往远处看(2) 无益地耗费劳动12. 影响了“我”的闲暇心情,影响了“我”的野餐,将它赶走,它又返回来,使“我”失去了耐心,惹恼了“我”。13.动作描写 表现了蜜蜂顽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我”被小蜜蜂的精神所感动。14. 通过我的心理活动,从侧面写出蜜蜂伤势的严重,这样就更能突出小蜜蜂顽强的生命力。15.厌烦——内疚——可怜——震撼

因为作者被小蜜蜂顽强的求生意志感动了。16. 示例:小蜜蜂在翅膀被损坏的情况下还要努力飞翔,它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太让人敬佩了。作为人应该学习它的这种精神,面对厄运要不屈服、敢于抗争、不被困难吓倒。

三、17.羡 碌18. 从身体到灵魂19.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是成为他自己。20. 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lù ,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21.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22.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

23.这一标准是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一个人只有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绚丽夺目。

四、24. 推一块石头上山。但推到山顶后石头又会从山顶滚下来,周而复始。这样让西齐弗在“永无止境的失败”的命运中,受苦受难,折磨他的肉体和心灵。25. 他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26. 不但要替自己的生存谋求出路,还要在感受失败痛苦中,替人类、替世界创造快乐与幸福。使命就是一种责任。27.告诉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有责任感。这一段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点明了文章的中心。28.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部分

29.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31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