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初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四川地区一所九年制学校的七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测试。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内容涵盖字词注音、成语使用、病句修改、文学常识、文言文理解和诗词鉴赏等多个方面。此外,试卷还包括一些课外阅读和作文题目,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病句的识别与修改、文学常识的了解以及文言文的理解和诗词鉴赏能力。同时,试卷还涉及课外阅读和作文,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自治乡九义校2012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上请用钢笔清楚整洁地答写。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绮丽(yǐ) 憩息(qì) 蹑手蹑脚(liè)

B.恫吓(hè) 剽悍(piāo) 忍俊不禁(jīn)

C.引吭(háng)  窥伺(cì)  络绎不绝(yì)

D.滂沱(páng)  腼腆(diǎn)  怒不可遏(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音乐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

B.他对物理学表现出不可遏止的热情。大学生带来的书,把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界展现在他的面前。

C.老师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只有文学教师对阿尔伯特稍有好感,因为他讲的德国古典作品,有时竟让阿尔伯特留连忘返。

D.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后来用湘潭的真籍贯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日的午后,小娅怡然自得地在阳台上看书。

B.由于我在课上的轻举妄动,惹得语文老师勃然大怒。

C.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爱不释手;他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如醉如痴。

D.性情孤僻的小阿尔法特,喜欢一人静静地看书思考。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

B.,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5.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榴》是文学大师郭沫若的一篇作品。文章立意深刻,文采斐然,特别是作者借石榴寄托个人志向,抒发感情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B.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作者满怀思乡之情写了《海燕》这篇文章,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

C.老舍笔下《白鹅》中的白鹅曾给他的家人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让他始终“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D.江口涣在《鹤群》中对鹤群的描写多是融于叙述之中的动态描写,很少有静态描写,这是这篇文章与前三篇文章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且噬己也: 且:并且

B.稍近益狎: 益:渐渐,更

C.驴不胜怒: 胜:能承受

D.尽其肉,乃去: 尽:吃完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B.虎因喜    因跳踉大

C.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无异者

D.无敢哗者 终不敢搏

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写了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完整过程。

B.本文开头两句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情境,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是指向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运用拟人化的描写,刻画形象细腻生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4分)

三、(22分)

9.下面诗句有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诗句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后面的方格里。(2分)

此中有真义,欲辩己忘言。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 )

·志趣理想

(1)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自然风光

(3)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郑振铎《海燕》)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自然哲理

(5)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景色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求你帮助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提辖”是:( )( 1分)

A、官职 B、绰号 C、名 D、字

13、《水浒传》中“大闹五台山”的是:( )(1分)

A 、关胜 B、鲁达 C、李逵 D、柴进

14、下面一图是某绿色食品标志,请根据画面内容指出这幅标志图的构图创意。(2分)

构图创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环保行动)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位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为保护当地的环境做点什么呢?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2分)

我的环保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句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从哪两个角度,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战斗的激烈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题(3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7 ── 31题。

(一)( 9分 )

  ①五岁那年,父亲见他智力还好,便把他送到附近的一所学校。

  ②由于语言发育很迟缓,表达能力很差,再加上总愿意独自慢慢思考,因此,当老师提问时,他反应总是很迟钝,就像没听见一样,老师很生气,总是狠狠地喝道:

  ③“爱因斯坦,出去!”

  ④他只好默默地走出去,在走廊里一站就是两小时。老师时常在背后说他笨,什么功课都跟不上。

  ⑤其实这不怪阿尔伯特,他并不笨,只是他喜欢思索,不能立即回答出来;而老师只求现成的答案,并不要求他的学生独立思考。

  ⑥十岁那年,爱因斯坦进了中学。这时正是普鲁士军国主义在德国泛滥的时期,军国主义充斥着校园。许多孩子羡慕挎着马刀、骑着战马的军人,呼喊着狂热的口号。

   ⑦生性羞怯的阿尔伯特对这些格外反感。每当他看到有人在军乐队的伴奏下怡然自得地操练步伐的时候,他不是掉过头去,便是愤愤地说:让这些人长脑袋是多余的,只给他一根脊梁就够了。小小年经,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了。

⑧在这期间,使少年爱因斯坦头脑大放异彩的,不仅有他自身的力量,还有一种外来的因素。

⑨他家每逢星期五总是邀请在慕尼黑求学的犹太学生吃晚饭。这是犹太人帮助犹太人的一种慈善活动。有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是这个家的常客。他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时,发现这个十二岁的男孩,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

⑩大学生和他谈起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深奥的物理学、数学知识,他的小朋友总是那样专心地听着。少年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表现出不可遏止的热情。饭后的时间不多,可常常被这个小孩的提问占去了。

17.根据选文概括少年爱因斯坦的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说说第⑧段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阿尔伯特并不是一个让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老师时常在背后说他笨,什么功课都跟不上”。可他却能如醉如痴地读着深厚难懂的数学书。下面这则消息的主人公却对自己书包里的“大书”丝毫不感兴趣。不知道你是不是这些大书的学习者,你怎样看待学习与兴趣的关系?请结合学习实际谈一谈。(3分)

   北京市某小学的四年级学生陈宇打开他的书包,向笔者展示他的两种英语教材:一本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另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程》(第一级),也就是公共英语考试教材(简称PETS)。陈宇告诉笔者在学校里老师教新课标英语,但除此之外,他们班上有30多个同学由老师组织报名参加了公共英语培训班。他告诉我们,他一点都不喜欢公共英语这本“大书”。 (消息来自中国教育信息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0分)

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就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春在田野,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 翩 翩。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于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是一缕轻吟唱和的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芳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 种 希望、梦幻和理想。

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注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21、第二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之图片?(2分)新课 标第一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内容上看,第二段文字与第一段中哪句话相照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两种并找出例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仿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例句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2分

例句:青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

仿句: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3分)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6、找出本文作者对“ 莲”高度评价的一句,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解释下列字的含义。2分

谓:______________ 鲜:_______________

宜:______________ 众:_______________

28、翻译文言语句。(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作者借花喻人,文中“菊”、“牡丹”、“莲”分别比喻哪三种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2分)

A.爱慕富贵的人多。

B.爱牡丹的人多,说明牡丹十分珍稀。

C.爱牡丹的人多而爱莲者少,说明作者的知己少。

D.这句话讥讽了追名逐利的世态。

31、下列诗句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3分)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五、写作(50分)

32、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只心爱的动物”“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等。

(2)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说明:作文写在作文本上,并注明考试作文字样。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 B 2 、C 3 、B 4 、D 5、 C 6、 A 7 、D 8、 C

9、略xkb1.com

10、 (1) 无案牍之劳形 (2) 濯清涟而不妖 (3) 积伶积俐 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 (4) 潮平两岸阔 (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8)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略

12、(A)

13.(B)

14、图一:绿色食品标志图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圆形,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正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15、示例积极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公共环境。回答合理就给分。

16 (4分,每小题2分) (1) 这句诗表达了敌军压境,形势极为严重(1分),此句好在把敌军压向边城比喻成黑云压城,极为形象传神(1分)。 (2) 这联诗句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出战斗的激烈(1分);“角声满天”就是号角的声音震天,“燕脂”就是胭脂,这里指战士的鲜血,“凝夜紫”在夜晚的朦胧中凝成了紫色,这些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战斗的惨烈。(1分,要结合诗中词语)

(一)17、(4分) 表达能力差,喜欢独自思考,是一个暴力制度的反对者,勤学好问。(每点1分)

18、(2分)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19、(2分)一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见到小阿尔伯特“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时,就断定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果然,小阿尔伯特对大学生所教的物理学表现了不可遏止的热情。

20、(3分) 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二)21、田野 春图,河畔春图,天空春图,果园春图。(2分)

22、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2分)

23、排比:红杏流火,桃花满霞,梨花飞雪。(2分)

比喻:热爱生命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

24、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3分)

25、春天是一部交响曲的序曲;春天是一部巨著的扉页。1分

(三)26.莲,花之君子者也

27.认为 少 当然 多

28、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9、隐士、富贵者、品德高尚的君子。

30.B

31.BCA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34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