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北师大版《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围绕《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展开,包括词汇注音、连词关系分析、词语解释、句子翻译、通假字辨析、寓意理解以及对相关文言文的理解。内容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两大部分,旨在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句子翻译、连词使用及文言文寓意的理解,同时涉及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识别。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巩固文言文基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万仞(  ) 箕畚(  ) 孀妻(  ) 匮乏(  ) 始龀(  )

2.连词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部分之间的关系,指出下列连词所表示的关系。

⑴面山而居。   而:

⑵聚室而谋。   而:

⑶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而:

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而: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惩山北之塞(塞: )

⑵杂然相许(杂然: )

⑶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 )

⑷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 )

⑸惧其不已也(已: )

⑹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

4.理解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指通豫南     通   ,意为           。

⑵始一反焉     通   ,意为           。

⑶汝之不惠     通   ,意为           。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意为           。

⑸一厝朔东     通   ,意为           。

6.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  )

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⑴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

⑵“河阳”应理解为河的北岸。(   )

⑶“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

⑷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   )

读选文,回答问题:(2005年扬州试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惩山北之塞(惩: )

②杂然相许(许: )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C、其:其妻献疑曰     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D、之:投诸渤海之尾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子。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11.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第二部分:

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2005年山东高青试题)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或谓之曰(或: )

(2)以子之长(以: )

13.翻译划线句。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三部分:

1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005年四川广安试题)

A、沙尘暴从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经河北,到达京津。

B、春天来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九寨沟的盎然生机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C、考场内学生们沙沙地答着题,考场外家长们无时不在期盼着自己的孩子满面春风地走出来。

D、看到一个个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忘我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16.名著阅读。(2005年福州课改区试题)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填对四处即可)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         、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       酒店结识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       (金眼彪)夺回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         ;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2)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

17.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对“叶(绿叶、红叶、落叶……)”进行想像描写。(灵活表达,写一句即可)(2005年福建龙岩试题)

[示例]对“花”的想像描写:

例①:你是大地的微笑。  例②:天边的彩霞怎么跑到地面玩耍来啦?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40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