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娄底市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针对七年级学生设计,涵盖了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以及写作等多个方面。其中,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考察了学生对字词、成语、病句及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文言文阅读部分选取了《陈太丘与友期》进行解析,要求学生理解文意、翻译句子并总结主题;诗歌鉴赏部分选择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考察学生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现代文阅读部分选取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和君的《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要求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情感并提炼主题;写作部分提供了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旨在考察学生的叙事和表达能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该试卷考查了学生在语言积累、文言文理解、诗歌鉴赏及现代文阅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天罡(gāng) 戏谑(xī) 笔耕不辍(zhuì)

B.哽咽(yān) 匿笑(nì) 乐以教和(yuè)

C.瑟缩(sè) 迁徙(tú) 无边无垠(yín)

D.滑稽(jī) 憧憬(chōng) 煞费苦心(s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预兆 班驳 为富不仁 恍然大悟

B.仓皇 嫌恶 俗不可耐 人情事故

C.寂寥 炫耀 崭露头角 言简意赅

D.和蔼 绚丽 怨天犹人 若有所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乘着大家津津有味听汇报的时候,我找了一个战士带我去看“爱民小屋”。

B.在17天奥运会、12天残奥会的短短29天时间里,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

C.“十一”长假,李丽华与同学张晓敏在张家界萍水相逢,两人高兴得跳起来了。

D.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恩情天高地厚,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每一个跳动的音符就像一股股清泉拨动人们的心弦。

B.娄底寓言作家吴礼鑫向山村小学捐赠了7部寓言集和100余册藏书。

C.为防止“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再发生,交警部门集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

D.通过台湾调查组的深入调查,使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的过程逐渐清晰。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风筝》《忆读书》《小巷深处》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鲁迅、冰心、林莉。

B.《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C.《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童话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

D.《童年》中的外祖母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6.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她从一开始就这样使我胸怀大自然,使得自然界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

②莎老师教我从森林散发的芳香,从青草丛的叶片中体会大自然的美。

③随着知识的增长,我感到周围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东西给我带来了兴奋和愉快。

④她还向我描述地球的形状。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7.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书写2分)

(1)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子曰:“三人行, ;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3)《木兰诗》中描写战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4)你的同学被他人误解了,而他仍像从前一样宽以待人,你可用我们学过的《〈论语〉六则》中的“ , ?”这句话来赞扬他。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今年以来,我市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活动。如果你是“创卫”志愿者,发现有同龄人在僻静处随手扔纸屑、果皮,你如何劝阻?

你说:

9.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6分)

最近,学校正在组织“爱心助学”活动,主要内容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学生建一个“爱心图书馆”。作为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请你选写一句名言警句或一副对联,用作“爱心图书馆”的环境布置。(2分)

(2)请你向全班同学作一次捐书动员。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简洁,富有鼓动性。(4分)

二、阅读(40分)

(一)期 行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太丘舍去(离开) B.相委而去(丢下)

C.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D.下车引之(引导)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中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借旁近与之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不能称前时之闻

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陈太丘与友期行……去后乃至”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开端。

B.“年七岁”“门外戏”与下文写元方义正言辞指责友人的庄严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C.“惭”“引”的表情和动作描写刻画了友人若无其事、不思悔改的形象。

D.这篇文言小说短小精悍,故事情节完整,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译文:

(2)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

14.请用文中两个字来概括这则故事的主旨。(2分)

(二)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一句环境(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朱 德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④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7.选文第①②段概述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教育和影响?(3分)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2分)

19.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感情?(3分)

(四)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⑪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⑫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21.选文标题“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有什么作用?(2分)

22.第①段中的画线句“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赏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24.概括第⑪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你的理解。(3分)

25.文章第⑫段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题卡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7.(10分)(1) (2)

(3) (4)

8.(2分)

9.(6分)(1)

(2)

二、阅读(40分)

13.(4分)(1)

(2)

14(2分)

15(2分)

16(2分)

17.(3分)(1)

(2)

(3)

18.(2分)

19.(3分)

20.(3分)

21(2分)

22.(3分)

23.(3分)

24.(3分)

25.(2分)

三、写作(50分)

26.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有你相伴,真好!

题二:那一次,铭记在心

要求:(1)写成一篇记叙文。(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地名。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 2. C 3.C 4.B 5.A 6.B

7.(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4)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8.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为“创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9.(1)示例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示例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示例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作为“爱心城市”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帮助贫困山区的同学。同学们,献出你的一份爱心,为他们捐出几本书,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享受阅读的快乐吧!

10.D 11. A 12.C

13.(1)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同出门,(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

(2)友人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

14.信与礼

15.写出了游子所处环境遥远和惨淡,表现出游子羁旅之愁和不得之苦。

16.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17.(1)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3)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18.高度评价母亲,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19.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兴趣;升华了感情,深化了主题。

20.议论;抒发了感谢母亲、歌颂母亲、报答母恩的真挚感情。

2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暗示了书的作用;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2.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书”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也说明它是“我”生活之必需。

23.“抹干”写出母亲对“书”的珍惜(珍视、爱惜),“捧过来”写出母亲对书的珍爱(喜爱);“拆看”写出母亲迫不及待地看书的喜悦(愉悦)之情。

24.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书是一位挚爱的朋友,当你痛苦时,它与你分担;当你快乐时,它与你分享;当你迷茫时,它给你点亮心灯;当你骄傲时,它给你当头棒喝;当你失败时,它给你前行的信心;当你成功时,它给你善意的提醒……

25.寄托了作者要让孩子在书的精神家园里执著坚守的心愿,表达了一往情深地将阅读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的美好愿望。

26.略(参照娄底市中考作文评分细则)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46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