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寿光世纪学校七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的月考试卷。试卷包含“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总分为100分。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文言文理解能力、现代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涵盖了七年级语文的基础词汇、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现代文的阅读分析以及写作能力。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自主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示: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环谒(yè) 踱步(duó) 嫉妒(jí) 字帖(tiě)

B. 炽痛(zhì) 祈祷(qĭ) 默契(qì) 脑髓(suǐ)

C. 蝉蜕(tuì) 哽咽(yè) 可汗(hán) 九曲连环(qū)

D. 气氛(fèn) 亘古(gèn) 泥泞(nìng) 扎辫子(zā)

2 下列每组词中都有一个错别字,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4分)

A.谰语 狂澜 斑斓 回环曲折 兴高采烈 来势凶凶 ( )

B.叮嘱 逼狹 诧异 人声鼎沸 来历不明 荒草凄凄 ( )

C.阻抑 崎岖 屏嶂 绝壁断崖 不期而至 枯燥无味 ( )

D 险峻 怪诞 臃肿 惊涛澎湃 一泄万丈 人迹罕至 ( )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爷:父亲。)

C.于是我们唱起了五年的骊歌,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骊歌:送别的歌)

D.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方正:做事情呆板,不知变通。)

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欲。

A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④复沓 B.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比喻 ④对偶

C .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 ④对偶 D.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拟人 ④复沓

5. 请选出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情节是最主要的要素。

C.《木兰诗》选自唐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小说将现实与往事交织,将爸爸爱花和“我”的毕业典礼两线交替着写,突出了爸爸既严厉又慈爱的性格。

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A.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B.军书十二卷 同行十二年

C.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D.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7.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2分) [来源:Z_xx_k.Com]

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 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诗人 “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卿在暮色中“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 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诗人 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 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 

8.口语交际——我的烦恼(3分)

下面是初一(2)班,李洋和妈妈的对话——

李洋:妈妈我写完作业了,能出去玩吗?①

妈妈:不行,你自己去外面不安全,我不放心。

李洋:那我去王欣姐姐家玩行吗?②

妈妈:不行他家的叔叔刚下班需要休息,你去了会影响别人休息。

李洋:那我干什么啊?太没有意思了,看动画片行吗?③

妈妈:不行,看电视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来源:学#科#网Z#X#X#K]

李洋:……

①通过母女谈话,可以看出李洋的烦恼是

②如果你是李洋,你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才会同意你的请求?(从三个请求中任选一个)

[来源:学#科#网Z#X#X#K]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 ②父异焉 ( )

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 )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 ( )

10.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泯然众人矣。

(2)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2.(1分)《李贺作诗》中与《伤仲永》中“指物作诗立就”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3.下列句子,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父异焉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5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4.这段文字选自《 》。本文是一篇__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 国作家___________ 。(2分)

15.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句回答,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我为什么感到此时的韩麦尔先生很高大? (2分)

18.文中划线句子对韩麦尔的刻画运用 、 、______等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些描写体现了韩麦尔先生此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5分)

四、作文(40分)

19.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请以“感谢”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C 2、A 汹 B 萋 C 障 D 泻 3、D 4、D 5、B 6、B

7、万里赴戎机 竹中窥落日 王维 弹琴复长啸 苍苍竹林寺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你 岑参 双袖龙钟泪不干 赵师秀 有约不来过夜半

8、言之有理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9、 ①属于 ②对……感到奇怪 ③通“攀”牵 引 ④相当

10.他们小时都很聪明。 (1)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1.(1) 完全如同常人了。

(2)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渐渐地请他(仲永)父亲到家中做客,有的人用钱求取仲永的诗。

12.援笔辄就如素构。

13. ABC DEF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5分)

13.

15.⑴老师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⑵郝叟等人坐在教室里,是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6.坐在教室里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17.因为此时的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感染了我,而且他不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我对他无比崇敬,所以觉得他形象高大。

18、(5分)动作 语言 神态(表情)

一是对祖国土地被占领的痛苦(悲愤),二是坚信法兰西必胜。

四、作文(40分)略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49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