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调研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quán) 释 (jiǒng) 迫 危言(sǒng)____听 摇摇欲(zhuì)____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深秋的天平山,枫叶正红。去天平山可以饱揽那五彩斑澜的美丽景色。一个小时后,我们以经登上了天平山顶。从山上眺望,开阔的视野,碧兰的天空,让我们心旷神怡。
3.默写。(10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 , 。( 《浣溪沙》)
(2)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 》)
(3) ,风正一帆悬。(4) ,江春入旧年。[来源:学#科#网]
(5)成功的花, 。(6)遽契其舟,曰:“ 。
(7)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
(8)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2个字。(2分)
5月13日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在众多的洋节中,母亲节恐怕是最容易为国人接受的了,但对于情感较为含蓄内敛的我们来说,好像还缺乏一种勇气去表达。
给社区空巢老妈妈送去“儿女卡”;为特殊家庭母亲送上特殊祝福;“爱心鸡汤”母亲节前倾情起航;小朋友给“地球妈妈”送环保手帕。
然而表达是必要的。也许是一束鲜花,也许是一盆洗脚水,也许是回家陪母亲吃顿饭、聊聊家常,甚至电话中一声亲切的问候,无论什么形式,换来的都肯定是母亲的欣慰与感动。
为人儿女者,请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做个孝顺父母的好儿女,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我们在父母有生之年,用我们的孝心,给他们送上一份快乐和一份幸福!
5.读文答题:(4分)
一天,爱因斯坦正在搞一个科研项目,由于紧张劳累,身体消瘦。
一次宴会上,一个胖资本家对他说:“爱因斯坦先生,见到你,就知道世界上的闹饥荒。”爱因斯坦回答:“我一看见你,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
(1)胖资本家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2)爱因斯坦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二、阅读与理解(46分)
阅读《幼时记趣》,按要求完成6-10题。(14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下面各项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以丛草为林 拔山倒树而来
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又留蚊于素帐中 使其冲烟飞鸣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先自度其足。(《郑人买履》)
忽有庞然大物
不觉呀然惊恐。
7.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项为之强”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之市(《郑人买履》) B.返归取之(《郑人买履》) C.观之正浓 D.驱之别院
8.翻译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分)
9.“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果如鹤唳云端”两个“果”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0.作者说:“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4分)[来源:学#科#网]
阅读《往事依依》选段,按要求完成11—14题(10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1.从文中找出能概括语段内容的中心句。(2分)
12.作者所写的两位国文老师在讲课上有何异同? (4分)
13.文中加点的“这种感情”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2分)
14.观察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于漪老师就很善于观察,她写两位老师,一位抓住了“左右摇晃的身子”,一位抓住了“注满情思的眼睛”。你的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2分)
阅读《安恩和奶牛》,按要求完成15-17题(8分)
①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闹: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②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头奶牛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出身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
15.第①段对主人公安恩进行了多方面的细致描写,刻画出安恩鲜明的个性。试着从第①段中摘录一句对安恩的细致描写,并进行赏析。(3分)
16.“周围一片嘈杂喧闹: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这句话在小说中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7.第②段中 “ ”一词反映了安恩和母牛的关系亲密。(2分)
[来源:Zxxk.Com]
阅读《永远的小人书》,按要求完成18-21题(14分)
《永远的小人书》 林慧妮
已经上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最近突然对卡通漫画书产生兴趣,每当路过书店,她总是要拉着我的手走进去,让我为她买上几本。陪孩子翻看着这些五颜六色印刷精美的书,我的记忆忽然就悠悠回转,回转到我与女儿一般大年纪的时候……
其实,那时应该比我的女儿还要大些,上小学了,我和我的伙伴们痴迷着当时最流行的图书——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我们这里也叫小画书。
那时看得最多的就是关于战争的。《鸡毛信》、《沙家浜》、《虎胆英雄》等,这些故事让我们幼小的心里滋生出一种很纯洁的英雄梦想,把故事中的一些正面人物都当作了自己的偶像。
刚迷上连环画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到二叔家,磨蹭在堂哥身边。大我两岁的堂哥有一木箱子的小人书,堂哥跟我提出条件,看一本小人书,得用一颗糖来换。为了看到我梦寐以求的小人书,我不得已硬忍着口水,将父亲从城里带给我的水果糖拱手送给堂哥。在堂哥木箱里的小人书基本上都被我看完的时候,我也瞄上了城里那些租看小人书的摊点。
当时家离县城也就四公里的路,每到星期天,跟母亲好说歹说的要上几毛钱,邀上几个要好的伙伴,徒步一个多小时来到县城,就冲向这些租看小人书的摊点。常常,我和伙伴们会坐在远离摊主的角落,看完了一本,趁摊主不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伙伴那里换来他看的书,这样,我们就会以一本小人书的租价看上好几本。久而久之,被摊主发现了我们的小伎俩,等我们再去时,他会特意坐在我们旁边,不让我们捣鬼。阴谋败露后,我们就更换战场,继续我们的行当。
那时,最想看的就是新华书店里刚出版的小人书了。由于当时父母给的零花钱有限,我们几个伙伴会商量着买一些小人书,看完了再换着看。当时,由于电视机还不普及,小人书还影印了当时热播的电视剧。记得那时热播的香港武侠连续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还有日本的《血疑》、《排球女将》等,小人书都用真实的镜头定格了,让我们看得欲罢不能。
小人书,给了我们最美丽的记忆,涤荡着我们年少无知的灵魂。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再年少,小人书也渐渐隐退,大概二十年没再见过它们了,现在都成了收藏的文物,价值不菲。小人书被淘汰了,我们的童心也跟着沉淀。那些逝去的小人书的辉煌时代,也是我们那一去不返的纯真岁月。很赞同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的一句话:“小人书造就了这么一代人,他们怀揣着支离破碎的指示,憧憬着灿烂辉煌的未来,装着化不开的英雄情结,朝着一个大致的方向,上路了。”
是的,我们一直在路上,心里,装着永远的小人书……
18.总览全文,文中的“我”采用哪些方式来阅读更多的小人书的?(3分)
19.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分)
(1)在堂哥木箱里的小人书基本上都被我看完的时候,我也瞄上了城里那些租看小人书的摊点。
(2)小人书,给了我们最美丽的记忆,涤荡着我们年少无知的灵魂。
20.通观全文,作者用平淡真实的文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1.赵丽宏老师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阐明了文学带给人们的益处,结合《为你打开一扇门》和你对本文的认识,谈谈本文的标题“永恒的小人书”有何深刻内涵?(4分)
三、作文(60分)
22.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在书写各自独特的故事,或成功、或挫折、或喜欢、或悲伤、或不倦追求,或享受幸福,或承接关爱,或奉献爱心……,进入初中以后,你的故事一定会变的更丰富、更精彩,请你以“我的故事”为内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