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江阴市周庄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语文测试,涵盖了汉字拼写、古诗词默写、文言文理解和现代文阅读等多方面的内容。题目形式多样,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考察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汉字拼写、古诗词默写、文言文理解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份试卷可以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周庄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6.12

积累与运用(27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1)bì____益 (2)祈____祷 (3)zhù 蓄 (4)谆谆 教诲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刻舟求剑》)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 》)

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杭州岳墓对联)

但愿人长久,                    。( 《水调歌头》)

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春天想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朱自清《春》)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 (2)属引凄异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 (4)鞭数十 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区各学校教师纷纷加入到“阅读经典,亲近母语”的读书活动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B. 这位来自农家的残疾孩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对成才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解读。

C.为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数百名大学生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手画脚劝导交通倡行文明。

D. 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新*课*标*第*一*网]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D、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6、下列有关名著《小王子》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王子看到一座盛开的玫瑰园时,他非常伤心。因为他的玫瑰对他说谎,说她是宇宙中一朵独一无二的花。

B.狐狸是小王子在地球遇到的第一个人物,它告诉小王子的秘密是: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是分离让小王子更思念他的玫瑰;爱就是责任。

C.作者给小王子居住的那颗小星球标号,表面上是迎合人们喜好枯燥数字的口味,实际上是讽刺人们只关注抽象的数字而不注重问题的实质。

D.《小王子》提示人们关注人类命运、思考人生问题。人不应忘记这世上还存在着精神实体,要永远珍惜友情与爱,推崇真善美。

二、阅读与赏析(33分)

(一)(4分)

野  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7、诗歌反映的是什么季节?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8、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清?(2分)

(二)(10分)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①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②鼓径进,亟犯③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④。

【注释】①折:调头。旋:转弯。②椎:用椎敲。③亟:突然。犯:碰到。④柁:同“舵”。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楚人有习操舟者   (2)其始折旋疾徐

(3)遽谢舟师   (4)乃四顾胆落

10.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与“其始折旋疾徐”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B.而置之其坐

C.遽契其舟     D.常蹲其身

11.翻译句子。(2分)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译:

12.楚人学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

(三)(5分)

山在燃烧,水在燃烧,天空在燃烧。与此相应和,人们的情绪也在燃烧,在激扬,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之中。面对着星河火海,我也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高声朗诵起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诗句:“我们生动,我们自由,我们雄浑,我们悠久。一切的一,悠久。一的一切,悠久……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

13.“山在燃烧,水在燃烧,天空在燃烧。”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答:

14.作者引用郭沫若《凤凰涅槃》中的诗句有什么好处?(2分)

答:

(四)(14分)

温暖的依靠

顾晓蕊

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定定地站在那里。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

⑤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父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部队。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⑧我和父亲,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掖好被子。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要求我们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我突然心里酸酸的,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

⑩日后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⑪记得那一年我12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⑫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⑬父亲在波浪般的花丛中横冲直撞,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从峭壁坠落,被一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父亲拼命把我拉了上去,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肩头,大声哭泣。

⑭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死而复生”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就像靠着一座坚实而温暖的大山。

⑮父亲喜欢读书,喜欢一边翻书一边诵读。

⑯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写作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慢慢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⑰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他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父亲感慨地说:“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喽!”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狠命撞了一下。

⑱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15.文章围绕父亲和“我”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请你根据提示简要概括。(3分)

五岁时,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我拒绝喊他。

答:八岁时, [来源:Z+xx+k.Com]

十岁时,

十二岁时,

16.阅读第⑧段,说说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答:

17.第⑪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答:

18.请你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三、作文(40分)

19.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美好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帮助、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春风,如同雨露,如同阳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

请你以“成长路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周庄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2016、12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4分)

(1)bì____益 (2)祈____祷 (3)zhù 蓄 (4)谆谆 教诲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③ ④

⑥ ⑦

3.(4分)

(1)是: (2)属: (3)虽: (4)鞭:

4.(3分)( )

5.(3分)( )

6.(3分)( )

二、阅读与赏析(34分)

(一)(4分)

7.(2分)

答:

8.(2分)

答:

(二)(11分)

9.(4分)(1)习: (2)徐:

(3)遽: (4)顾:

10.(2分)( )

11.(3分)译:

12.(2分)答:

(三)(5分)

13.(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4分)

15.(3分)答:八岁时,

十岁时,

十二岁时,

16.(3分)答:

17.(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8.(4分)答:

周庄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语文答案卷 2016、12

1-3略

4、C

5. D

6. B

7. 春天。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麦苗,小青蛙在水洼草根处不停地叫着,无忧无虑的蝴蝶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

8.拟人手法。表达出诗人悠闲自得,被大自然美丽春景所陶醉的心情

9.(4分)(1)学习,练习 (2)慢 (3)立即,匆忙 (4)看

10.(2分)A

11.(3分)(他)就认为全部学会了(或: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遂”“以为”“尽”“操”各0.5分,句子通畅1分)

12.(2分)告诉我们学无止境,不能自满。(意对即可)

13.(3分)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1分),有力地突出了夜晚火把之多、火光之亮、气势之壮(1分,写到两点得1分,一点得0.5分),富有语言气势,营造了热烈、欢乐的氛围(1分)。

14.(2分)引用郭沫若的诗更能表现彝族火把节的热闹、隆重,感情表达得更强烈,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答出两点即可)

15.(3分)八岁时,父亲夜晚给我掖好被子,我假装睡着;十岁时,父亲冒雨为我买来白球鞋,我终于喊了爸爸;十二岁时,父亲带我去山上采黄花菜,我不慎坠落,被他救起。(紧扣父亲和“我”做了什么事)

16.(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我”与父亲之间的心灵距离(隔膜)(1分)。

17.(4分)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渲染了温馨、快乐的氛围(1分),烘托了“我”的愉悦之情(1分),为下文“我”从峭壁坠落埋下伏笔(1分)。

18.(4分)点题(或“与文题相呼应”)(1分),首尾呼应(1分),总结全文(1分),深化主旨:突出父亲是“我”温暖的依靠,表达“我”对父亲的感念之情(1分)。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61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