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听说能力。(8分)
(请耐心专注地倾听,准确作答,相信你是最棒的。注意:每道题读两遍。)
1、听录音,选择读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乳臭未干 B、言简意赅 C、心有余悸 D、憨态可掬
2、林语堂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小说叫什么名字?(2分)
。
3、听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2分)
答:
4、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景,回答问题。(2分)
答:
二、积累运用。(12分)
5、能写出一笔好字,不仅为评卷者所欣赏,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你的风采。请把下面的诗句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 诗文默写填空。(选择答得最好的8个空格计分)(8分)
⑴傍晚时候,上灯了, , 。 (《春》)
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⑶数声风笛离亭晚, 。 (《淮上与友人别》)
⑷常有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 。 (《三峡》)
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富有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⑹月常常牵动诗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 ”显示了李白托月相送朋友之情深切动人,在《把酒问月》中“唯愿当歌对酒时, ”则是抒发了李白对人生的美好祝愿的情怀。
7、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2分)
羽扇纶巾 草船借箭 挥泪斩马谡 对应人物:
林冲 风雪山神庙 章回体小说 对应作品:
三、阅读能力。(40分)
(一)乘船(14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俱乘船避难 ( ) ⑵王欲舍所携人( )
⑶歆辄难之( ) ⑷遂携拯如初 ( )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10、“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这句话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11、王朗是如何对待想搭船的人?请结合文中人物的言行谈谈。如果你遇到需要你帮助而可能会损害自身利益的事,你会怎么做?( 3分)
12、在《世说新语·德行》中还记载了“割席分坐”这一故事:管宁与华歆割席而坐,并且说华歆不是自己的朋友。请你就这两则故事,谈谈你对华歆这个人的看法。(3分)
(二)犟龟(13分)
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了,慢得出奇的乌龟哪能赶得上?乌龟满怀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它说:“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
蜘蛛充满同情地劝说:“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可连我都觉得路途太远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
小乌龟友好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小乌龟走啊走,越过了种种障碍。在池塘边它看到了一个迷迷糊糊的蜗牛。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了思路,它难过地告诉乌龟:“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
“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小乌龟说完慢慢地掉转方向。尽管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但乌龟说,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
……
就这样,小乌龟又走了许多天。越过种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后来,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许多动物,它们都兴高采烈,充满了期待的喜悦。
……
这天,小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它坐在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它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
13、课文的标题是“犟龟”,作品中的“犟”有怎样具体的内涵?(2分)
14、“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句话在全文中多次出现,请问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3分)
15、当蜗牛指出小乌龟的方向完全相反时,小乌龟是怎么做的?这对你为人处事方面有何启发? (4分)
16、作家毕淑敏说过,如果生命只剩24小时,她会选择读童话,因为她非常喜爱经典童话。相信童话也是伴随你成长,给你很多启迪。请列举课外阅读的一部(篇)经典童话,并谈谈你所获得的感受。(4分)
(三)温情苹果(13分)
十字路口处有个水果摊,摊主是位面色黝黑的中年妇女。她的苹果个个光洁圆润,甜脆可口,夜间熬夜时吃上一个既解渴又压饿,因此每次路过时总要捎上几只。
一个黄昏,我再次光顾她的小摊。当她正麻利地为我称着苹果时,一个背着书包的男孩闪进了视野。她赶紧搁下正称着的苹果,从筐里胡乱抓起一只,往衣袖上蹭几下便猛地咬下一口。她这番举止因忙乱突然而显得十分滑jī( )可笑。
“着什么急?苹果反正是你的,啥时吃不行?”
她顾不上理我,而是忙着和那个低着头即将擦身而过的男孩搭讪:“小文,俺忙着做生意,这只苹果你替俺吃了吧?”
男孩的脸微微的红了一下,细细端详一下她手中的苹果满心欢喜地接了过去。苹果在他嘴里嘎嘣脆地响,便有红晕浮上他的面庞,像只红扑扑的苹果……
“他是谁?”我好奇地问。
“咳,这孩子命苦哇!爸妈都不在了,跟瞎眼的奶奶一起生活。他妈在时,常带他到我摊上买苹果。”她抹了一下眼角,“每次见他放学路过摊子,不自然地瞟一眼筐里的苹果,我的心就一阵阵地酸……”
“那你为什么要在苹果上咬一口?”我迷惑不解。
“你不知道,这孩子性格很要强。有一次我拿给他一只苹果,谁知他怎么也不要,我想他是自尊也是为我着想。从那时起,我不是拣有虫眼卖不出去的给他,就是稍处理一下再给他,这样他才能吃得心安理得……”
我不禁感动起来。这位妇女每天守在街口风吹日晒,想必也挣不了几个钱,但她仍念念不忘将苹果用一种温情的方式送给一个毫不相干的小男孩。这种卑微中的友善及困窘下的施舍,让我看到了底层人之间高尚的怜悯,同情与善良。而正是这份不为任何功利所侵入的馈赠和关爱,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性的鲜活与温情。
选自《时文精选》
17、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黝黑( ) 滑jī( )
18、请用简要的语言叙述文章的内容。(2分)
19、第二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了中年妇女忙乱突然的举止,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2分)
20、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的“温情的方式”指的是什么?(3分)
21、生活中你应该有过类似的温情故事吧,请举例说说。(4分)
四、写作能力。(40分)
22、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30行)。要求:有真情实感,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数600字左右。
⑴题目:我和 的故事(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⑵面对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精美的艺术品,你感动过吗?面对着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你感动过吗?面对古今文人的名篇大作,沉浸其中,你感动过吗?感动是心灵受到的一次震撼,是我们情感的一次爆发。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