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2、给加线的字注音。
撒下( ) 耕地( ) 抬轿( ) 铜瓢( )
规矩( ) 干脆( ) 腊月( ) 着急( ) 狼狈( )
3、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
①不荒不忙 ( )
②常命百岁 ( )
③伸章正义 ( )
④聪明财智 ( )
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狼狈:
②威风凛凛:
③张口结舌:
④神气十足:
5、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门楣 倒霉 媒体 春光明媚
B、咫尺 旗帜 滞留 无可置疑
C、滑稽 畸型 羁绊 汲取经验
D、伫立 铸造 贮蓄 青春永驻
【语言表达训练】
6、阿古顿巴的宝物是块石头,这块石头隐含着阿古顿巴的教导,这个教导就是 。故事顺着“ ”的线索发展,最后揭示了故事的精髓。
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巴拉根仓是如何叫王爷上当的?
8、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名间故事?试列举一二个故事名字。
9、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仿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的排比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茵。只要你满怀信心,尽己所能,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0、与你一同就读两年的张米同学因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学到新疆去读书。临行前他拿出一个精致的笔记本让你给他写一句话作为临别赠言,这则赠言该怎么写?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1-13题。
让王爷下轿
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 “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
“是,我叫巴拉根仓。”巴拉根仓不慌不忙说,“小民没认出是王爷大驾。”
“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王爷说,“听说你最能用谎话骗人,是吗?”
“不敢,小人是最爱说实话的人。”巴拉根仓说。
“都说你最有本事,今天你能把我从轿子里骗下来吗?”王爷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
“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呢!如果王爷下了轿,我倒有办法马上请你上轿。”
“真的吗?”
“凭小人这点智慧来说,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
王爷心里想:我偏不上轿看你怎么办。便答应说:“好,好。”说着从轿里跳下来。
巴拉根仓等王爷两脚一落地,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
王爷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一句话没说就又钻进轿子。
“看!聪明的王爷,我不仅让你下了轿,还让你一句话没说又上了轿!”
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都偷偷笑起来。
“真是个骗子!快抬轿走!”王爷大怒说。
轿子刚抬起来,巴拉根仓喊道:“站住!”
王爷以为巴拉根仓又出什么鬼点子,忙叫轿子停下。巴拉根仓哈哈大笑说:“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
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
11、本文讲述了巴拉根仓骗王爷 、 , 的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13、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题目: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 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4、整体感知:
(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15、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16、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17、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
18、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2、sǎ gēng jiào piáo jǔ cuì là zháo bèi
3、①慌②厂③张④才
4、①狼狈:文中指很窘迫的样子。
②威风凛凛:文中指耀武扬威,有气派,声势逼人。
③张口结舌:理屈词穷,紧张得说不出话。
④神气十足: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傲慢样子。
5、D
点拨:A中“媚”、B中“咫”、C中“汲”分别与各组内的其它加点字音调不一致。
【语言表达训练】
6、劳动创造财富 “找宝—挖宝—得宝—种地—丰收—觉悟”
7、略
点拨:结合文中王爷和巴拉根仓的对话分析作答。
8、如:《拉金币的驴》(《阿凡提的故事》);《难办的三件事》(《阿古顿巴的故事》)等。
9、如: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
10、略
点拨:或抒写友情;或鼓励、祝福对方的话都可以。借古诗文相赠只要恰当也可以。
【课内同步阅读】
11、下轿 上轿 停轿 机智、潇洒、有修养,根本不把王爷放在眼里。
12、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
13、我们要学习巴拉根仓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优秀品质。
点拨:答案不固定,只要从一定的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课外拓展阅读】
14、(1)C
(2)小说叙述了两个外出打工者不同的经历和两次相遇的故事。
15、(1)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2)通过鲜明对比,使小说情节富有戏剧性,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16、(1)精明能干,勤劳务实,积极进取。
(2)愚钝无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
17、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机遇,还要善于把握机遇。
18、结局不会改变(与换票的结果一样)。因为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了两个人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