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第24课《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表达训练以及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其中,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字词注音、成语辨析和成语积累;语言表达训练部分则涉及句子仿写、对偶修改以及仿写句子等;阅读理解部分则包含了课内外诗歌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主题及作者的情感,并能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字词的掌握、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诗歌的阅读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我在海上___了几千里地,

海水只能______我的脚面。

我___在海面上动摇西晃,

海水也只能______我的双肩。

我生怕自己的______不可靠,

还特地______了海鸥和海燕。

他们从高空______下来,

浪花也只在胸脯下轻轻______。

(没过 沾湿 飞溅 观察 俯冲 躺 体验 漂 流 走 经验)

4、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千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地解救了中国人质。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让毫无防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5、中国的成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请写出带十二生肖中动物名称的三个成语。

【语言表达训练】

6、《木偶探海记》一诗先写 ,后写 ,最后引出教训:

7、木偶和小海燕想错了,做错了。你能为他们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办好事或者健康成长吗?

8、一辆公交车上写着这样的一条标语:“绿色车厢,情系乘客。”你能根据对偶的要求,把它改写得更好一些吗?

9、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

示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仿句:

10、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11-15题。

海燕戒 刘 征

有一只小海燕在动物园里长大,

叫它海燕,只因为它是海燕的后代。

它自己,且不必说冲击暴雨,

压根儿就没见过真正的大海。

这一天,小海燕从园里飞出来,

飞到大海上,直累得东倒西歪。

它正在絮絮叨叨抱怨命运,

忽然看见海面上出现一座楼台。

小海燕一见打心眼儿里高兴,

啊,这才是我理想的大海!

你看摩天的高楼和堂皇的大厦,

那是多么豪华的所在!

里边定然有镶着宝石的金笼,

又舒服又暖和,不染一点尘埃;

里边定然有高等厨师制备宴席,

吃什么,只要把嘴张开。

有时也可以扇起翅膀飞几圈,

但那是为了消遣,完全自由自在;

有时也可以对着暴风雨吟唱,

但喧嚣和危险完全隔在玻璃窗外。

你看那门前如水如龙的车马,

有多少人为欢迎海燕而来!

我这么飞呀飞的真是傻瓜,

幸福的生活已在眼前展开。

有只老海燕打断了它的话:

“那是蜃楼,哪里是什么楼台!

快抓住闪电,跨上乌云的骏马,

看,猛烈的暴风雨就要到来!”

小海燕轻蔑地打了个口哨:

“我懂得怎样为自己安排。

这大海上的风云瞬息万变,

我可不打算在大海里葬埋。”

霎时间,海上涌起滔天巨浪,

无数海燕冲天起舞,多么豪迈!

小海燕跌跌撞撞向蜃楼飞去,

一头栽进大浪,再也没有回来。

不要以为海燕的子孙一定是海燕,

只有海燕的翎毛并不能驾驭大海。

1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①又舒服又暖和 ( )

②只有海燕的翎毛并不能驾驭大海 ( )

12、小海燕从园里飞到大海,为什么会累得东倒西歪呢?

13、本诗第四、五节从哪四个方面描述了小海燕的生活理想?表现了小海燕什么思想?

14、小海燕看到的高楼大厦,其实只是蜃楼,这说明什么?正确的理解是( )

A、小海燕第一次来到大海,没有海市蜃楼的知识,错把蜃楼当成真实的高楼大厦。

B、小海燕没有经受过暴风雨的锻炼,被蜃楼的假象所蒙骗。

C、小海燕不想付出劳动,不愿经受锻炼,只想过舒适的生活,它的理想就像蜃楼一样只是空想,不可能实现。

D、说明海市蜃楼是虚无缥缈的,要信科学,讲实际。

15、用横线在原诗中标出议论的句子,说说这首诗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两文,完成16-23题。

(一)

乡 愁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吧

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吹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笛

16、这是一首 (就内容而言),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17、故乡的明笛和古城的静夜里听到的明笛的共同点是 __。歌吹的忧伤是因为 和 .

18、诗人由故城静夜里 的联想到 ,这种联想叫 联想。

19、“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却并非久别的的父和母”的原因是( )

A、因为与父和母的关系不怎么好。

B、只念父和母显得小气自私,并非真正的乡愁。

C、与父和母虽久别,但并没有什么回忆。

D、故园的小池塘,两岸的芦与笛更诱人。

(二)

河水和大堤

刘 征

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

“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它们有的_____ ,像__________ ;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

“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它们或俯或 ___ ,或沉或___,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

“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

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这大堤!”

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颤动了一下。

“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

“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蔑地吹着口哨。

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崩裂了。

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

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

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闯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田野,吞食了家禽,吞食了一切山林草树。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

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浆,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发散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自由在哪里?

自由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文章第②段加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与船的特点有关的句子。

21、请在第③段横线上各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22、文章最后一句用象征性的手法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既与开头第—句照应,又总结了全文。请根据行文思路在横线上写出这句话(提示:用开头第一句中的7个字组合而成)。

23、请用一句恰当的格言(别人写的或自己写的均可)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2、liáng ōu chuí chuan shà āi shān xiāo

3、走 没过 躺 沾湿 体验 观察 俯冲 飞溅

4、B

点拨:B中“络绎不绝”指人多,往来不绝,用在此处欠妥。

5、例: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鼠目寸光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等

【语言表达训练】

6、木偶的考察 大会上木偶的观感 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什么也得不到。

7、略

点拨: 答案不固定,只要言之成理皆可。

8、示例:爱满车厢,情系乘客。

点拨:可以调换或增加词语,原意也可以略加改动。

9、示例:如果说国家的利益是泰山,那么,个人的利益就只是泰山上的一颗小石子。

点拨:格式相同,修辞运用恰当,语言通顺,意思明确,即可。

10、略

点拨:不设统一答案。只要从作品内容,自身的阅读体会、阅读收获方面入手,扣住“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任何一点分析即可。

【课内同步阅读】

11、①huo ②líng

12、因为它是在动物园里长大的,没见过大海,也没经受过暴风雨的锻炼。

13、从住、吃、玩、乐四个方面写的。表现了小海燕贪图享乐、坐享其成的思想。

14、C

15、议论:“不要以为海燕的子孙一定是海燕,/只有海燕的翎毛并不能驾驭大海。”这首诗告诉人们,在和平时期成长的青年,只有刻苦学习,在实际斗争中经受锻炼,才能真正成为革命的接班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课外拓展阅读】

(一)16、抒情 对故园的怀念

17、忧伤 游子思乡 乡人念游子

18、明笛 故乡的歌吹 相关

19、B

点拨:本题重在结合诗意理解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深情厚谊,其感情是复杂而广泛的,并非只是思念父母。

(二)20、扬帆,像老鹰举起翅膀。

点拨:本题为写比喻句,与下文组合又成了排比句。虽然有两方面的限制,但是答案则是比较宽松的。凡紧扣船的特点,比喻贴切生动、句式对应整齐的就可以。

21、仰浮

22、在两条大堤之间

点拨:意思正确,文字稍有出入也没关系。

23、略

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凡能正确表达“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语言富有格言意味的均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78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