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老河口市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涵盖了七年级语文的多个方面,包括字词的读音和拼写、常见错别字的纠正、词语的理解与应用、修辞手法的分析、作家作品的常识、古诗文的默写、综合性学习以及阅读理解。试卷内容既考察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察了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语文基础、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古诗文默写和阅读理解能力。

老河口市2016年秋季期中调研测试

七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酝酿 (2)贮 蓄 (3)分歧

(4)尴gà (5)qiáo 悴 (6)确záo

2、下列各项中词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后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

A、嘹亮 莅临 啄食 晃然大悟 截然不同 不求甚解

B、抖擞 决别 绽开 咄咄逼人 废寝忘食 饥肠辘辘

C、澄清 祷告 烂漫 花枝招展 小心翼翼 翻来复去

D、静谧 一霎 烘拖 人迹罕至 煞有介事 各得其所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词语的关键字很重要。如:“人声鼎沸”的“沸”是“水开”的意思;“花团锦簇”的“簇”是“丛集、聚集”的意思。关键字理解了整个词语也就好理解了。

B、汉语中的词是有属性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如:“母亲本来不愿出来的。”句中的“母亲”是名词;“愿”、“出来”都是动词。

C、一词多义是汉语表意的一种现象。如:“①出汗可以排毒。”“②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句①“毒”是“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的意思;句②“毒”是“猛烈”的意思。

D、汉语中带感情色彩的词叫褒义词或贬义词,不带感情色彩的词叫中性词。如:“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句中的“絮絮叨叨”是贬义词。

4、根据你的理解,从修辞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下面作家作品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原名周树人——作家、诗人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D、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6、下面有关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朝花夕拾》这个小说集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朝花夕拾》写的虽然大多是旧的书塾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等等。

C、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如《朝花夕拾》虽然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但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

D、读经典作品有利于文化积累,如《朝花夕拾》在当代中国,就像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英国,普希金的作品在俄罗斯,已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象征。

7、默写(8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形象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的句子是: ,

(6)孔子提倡的一种有关“学”与“思”的学习方法是: ,

8、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10分)

(1)据说,明朝文学家陈子龙的诗句“丈夫重知己,万里同一乡”是读了唐朝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受启发而写的,而且意思也基本相同。下面请填写:(3分)

这位唐朝著名诗人是: ;诗句是: , 。

(2)班里要求以“交友之道”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各组负责一个板块。你所在的B组负责搜集有关交友之道的儒家名言,请你依据活动主题和小组搜集内容,仿照下面示例,给你所在小组这一板块也拟写一个标题。(2分)

示例:A组标题:交友之道学先贤,成语典故知多少。(注:A组负责搜集有关交友之道的成语典故。)

你给B组拟写的标题是: , 。

(3)开学初,班里开展以“向朋友展示自我”为主题的活动,假如你是策划者,请补全下面的活动实施过程。(2分)

第一步: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要求各组推荐的一名同学按小组顺序依次自我介绍;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宣布活动结束。

(4)班里将于本周四下午第三节在学校电教室举办一次“网上交友利弊谈”辩论会。假如让你以班长的身份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并给以指导,你会怎样表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9—10题。(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感情,要结合写作背景,如诗中画线句,从表面的文字看,是作者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 ;从内里的实质看,

则是作者要表达自己 。(2分)

10、这首诗在描写实景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请选取“描写海水和山岛”或“描写草木和洪波”任一处,加以具体分析说明。(2分)

(二)阅读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完成11—15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元方/时年/七岁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元方/入门/不顾

12、古文中有一种用字现象叫“通假字”,就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本文“尊君在不”的“不”就是通假字,读音是“ ”,同“ ”。(1分)

13、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相委而去 (2)下车引之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5、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说文章结尾处元方为什么对友人“下车引之”而“入门不顾”。请归纳出两条原因并稍加说明。(3分)

(三)阅读记叙文《不会笑的叔父》,完成16—19题(12分)

①叔父是一个不苟言笑的男人,叔母却是一个温暖的女人。

②叔父爱喝茶。冬日用紫砂茶壶,茶水易冷,叔母就用青花布给他缝了一个棉壶套,他却嫌茶水有时会湿了棉套,端起来不舒服。叔母也不和他分辩,多缝几个,湿了就换呗。我们这些小辈看在眼里,替叔母抱不平——对他这么好,事还这么多。

③叔父71岁那年迷过一次路。清晨,他一声不吭出了门,也没说去哪里。到了中午还没回来,全家人一起寻找。直到下午,叔父自己回家了。他懊恼无比,嫌自己没用,迷了路。问他去了哪里,原来叔母昨晚唠叨起娘家旧宅旁有一家卖夹肉火烧的。很多年没吃过了,很怀念那个味道,结果叔父记在心里,第二天清晨就开始了寻找火烧的远行。殊不知,叔母娘家旧宅那一带早就成了新城区,卖夹肉火烧的那一家,早就不干了。叔父摸到地方,却是景物皆非,只得悻悻而返,谁知还迷了路。

④气哼哼的叔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凉火烧来,也是夹肉的,但不是叔母想吃的那一家做的。叔母眼睛红红地接过火烧,嗔怪道,就是随口说说,你还当真瞎跑……

⑤她深知,他是一个只会在内心微笑的男人。

【注】悻悻(xìng xìng):恼恨的样子。 嗔(chēn)怪:对人不满而责怪。

16、根据你的理解,下面对结尾段加点部分含义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是一个没有微笑表情的男人。 B、他是一个不会口头表达的男人。

C、他是一个深沉、含蓄的男人。 D、他是一个把爱藏在心底却不善表达的男人。

17、本文通过哪两件事写叔父和叔母两人互敬互爱?(4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18、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通过小辈的感受写叔父的似乎不近情理,这与后文

一事形成对比,突出了叔父

的特点?(2分)

19、说说第④段中叔父“气哼哼的”和叔母“眼睛红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0、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作文35分+卷面书写5分)

题一: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题二:请以“我的偶像”为话题,自拟题目,然后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老河口市2016年秋季期中调研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1)niàng (2)zhù (3)qí (4)尬 (5)憔 (6)凿(共3分,每字0.5分)

2、A、恍 B、诀 C、覆 D、托(共4分,每字1分)

3、D(3分)

4、答案不要死扣《教师教学用书》的“练习说明”,学生只要答出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密,增强了表达效果即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表述可以更具体、更多样化。示例:这一句用了三个比喻,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对春雨的状态进行反复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密,增强了表达效果。(共3分,答出比喻1分,具体说明表达效果2分。)

5、B(2分)

6、C(2分)

7、(1)风正一帆悬 (2)夜发清溪向三峡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不知何处吹芦管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共8分,每空1

分,凡错字、添字、漏字均扣1分)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1)依次: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共3分,作者1分,诗句2分,写错别字所在诗句不给分。) (2)示例:交友之道有方法,儒家名言告诉你。(2分,能仿照示例句式依据活动主题和小组搜集内容拟写即可。) (3)无统一答案。注意:一定要紧扣步骤的逻辑性,只要所写步骤符合逻辑,合情合理即可。(共2分,每步1分。) (4)示例:王老师,您好!我班将于本周四下午第三节在学校电教室举办一次“网上交友利弊谈”辩论会,想请您参加(光临)并给以指导,您看行吗?(共3分,有称呼,用语礼貌1分,时间、地点、事由、愿望表达清楚給2分。)

三、阅读与欣赏(26分)

(一)诗词赏析(4分)

9、依次: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共2分,每空1分。)

10、示例一: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1分),相互

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1分)。示例二:描写草木和洪波,草木茂盛,

是静态;洪波涌起,是动态(1分),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1分)。(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1、C(2分)

12、fǒu、否(共1分,每空0.5分。)

13、(1)舍弃。(2)拉,牵拉。(2分,每词1分。)

14、过了正午(时分)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之后朋友才到。(2分,译句大意正确即可,但“至、舍、去、乃” 译错一字扣0.5分。)

15、一是因为友人不讲信用(1分),与别人约定好了时间同行,却迟到而不守约(0.5分);二是因为友人不讲礼貌(1分),竟然当着别人儿子的面骂人家的父亲(0.5分)。(3分)

(三)记叙文阅读(12分)

16、D(2分)

17、第一件事:叔母不怕抱怨为叔父做棉壶套。第二件事:叔父在叔母念叨之后第二天就一声不响去为她买火烧。(共4分,每概括一件事2分。大意正确即可。)

18、叔父为叔母买火烧、把爱藏在心底却不善表达(共2分,每空1分。)

19、叔父为自己不但没能为叔母买到火烧还迷了路而恼恨生气。叔母是感动于叔父对自己的爱和对叔父劳累大半天还迷路的心疼。(共4分,每个原因2分。大意正确即可。)

四、写作与表达(40分)

20、写作按两项给分,作文35分,卷面书写5分。

作文评分标准(基准分为28分;要紧扣作文要求评分:要做到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不少于500字,凡每少于50字的扣1分):

一类:32-35分;

二类:28-31分;

三类:24-27分;

四类:20-23分;

五类:0-19分。

书写评分标准(基准分为3分;在作文书写过程中,凡使用改正液、透明胶带涂改的,卷面书写的5分一律不给):

一类:5分;

二类:4—4.5分;

三类:3—3.5分;

四类:2—2.5分。

提示:阅卷操作时,要采用下列形式判分:作文分+卷面书写分=实得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92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