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腾冲八中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包含了多个部分,主要评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古诗文默写、综合应用题以及阅读理解题。通过这些题目,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汉字读音、成语使用、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综合应用以及阅读理解等多方面知识。

腾八中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语 文 试 卷

(时间:150分 满分:100分 )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啜泣( chuò) 酝酿(yùn) 瞬间(shùn) 头晕目眩(xuàn)

B.洗濯( chuó) 蹂躏(lìn) 静谧(mì) 玲珑剔透(tī)

C.嬉戏(xī) 嶙峋(xún) 竦峙( zhì) 忍俊不禁(jìn)

D.肥硕(shuò) 点缀( zhuì) 玷污(diàn) 鹤唳云端(q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二项是 ( )(2分)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春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的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温故知新

C.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D.周伟燕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归功于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奋好学。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B.水唤醒我的灵魂,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

4.下面各项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5.指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 ( )(2分)

A.《风雨》——朱自清——现代作家

B.《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

C.《金色花》——泰戈尔——现代诗人

D.《天净沙·秋思》——辛弃疾——清代散曲家

6.下面对课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朱自清的《春》写出了春天动人的景色,语言夸张,充满想象力。

B.《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写的。

C.《我的老师》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崇敬和感激之情,歌颂了老师纯洁美好的心灵。

D.《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7.根据提示,在横线上默写课文。(8分)

(1) 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2) 《论语》中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天净沙·秋思》中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次北固山下》中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涛平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6分)

班上组织“我爱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 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关于爱护花草树木的公益广告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人描写春景,留下许多传颂千古的名句。请你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各是从人的哪种感官角度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朱自清在《春》中描绘了五幅春之图景:春草图、春华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在古诗中,也有许多描写春天景物的优美句子。请你参照事例分别用一句古诗词来描写任意两幅图景。(2分)

示例:春草图——草色遥看近却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欣赏(34分)

(一)(3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这首诗是写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突出了这一主题。(2分)

10.即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节选12分)

论 语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日:“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日:“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日:“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日:“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识: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④及:赶上,追上。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2分)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

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2.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赞美了颜回,还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谈谈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对我们做人有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茏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17.【甲】文描写的对象是春雨,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描写的对象是济南冬天的水,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2分)

18.【甲】文中,作者是怎样写春雨的“细”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文描写春雨中的景物,层次清楚。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乙】文中描写的水,为什么“不忍得冻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的本体是 ( )(2分)

A.澄清的河水 B.红屋顶。

C.黄草山 D.冬天的济南

(四)(9分)

红领巾

周日,在家中翻检旧日照片,翻出一大叠黑白照,其中一张是全家福。还很年轻的父母站在后排,我和姐姐站在前面,大约五六岁的样子,脖子上挂着红领巾,脸上神情十分严肃。看着看着,我不禁笑了,我想起来,胸前的这条红领巾可还是假的呢……

那已是30年前的事了,我当时随父母在另外一个城市。我上学很早,是全校年龄最小的孩子。第一学年结束时,班上要选出第一批入队的学生,当时还是叫红小兵的。我觉得老师很喜欢我,而且我成绩也不错,对第一批入队抱着很大的希望。谁知,在宣布名单的前一天,老师摸着我的头对我说,虽然我表现不错,但是年龄太小了,所以这次没有我,明年再给我争取。我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一转身,眼泪却流了下来。

回到家,我把这个“噩耗”告诉了奶奶和妈妈,只比我大一岁的姐姐听了也担心的不得了,因为她是除我之外最小的。第二天全校开大会,校长宣布入队名单,第一个就是姐姐。我眼巴巴的看着她站在台上,兴奋而庄严的宣誓敬礼,心里真是羡慕极了。回到家里,看着姐姐依然兴奋的神情,我情绪更加低落。奶奶拿过姐姐的红领巾说,别着急,奶奶给你做一条,咱也戴。我和姐姐根本不相信,这么神圣的红领巾怎么可能是做出来的,那是被鲜血染成的。

过了两天,就是星期天,那时候大家只休息一天。一大早,我们被妈妈叫起来,说带我们去照相。姐姐欢天喜地的去拿红领巾,我的眼泪又流下来了,我对妈妈说,我不去照相。妈妈亲了我一下,叫我别难过。这时奶奶拿着一件东西进来了。她笑着递给我,说:快看看,这是啥?我接过来一看,是条红领巾,红的那么鲜红,那么透亮。我狐疑的问奶奶,哪里来的?奶奶和妈妈都笑着不说话。我想:难道老师觉得年龄小不是问题,又给了我一条?

在我和姐姐的一再追问下,奶奶告诉我们这是她做的,她对比着姐姐的红领巾剪了式样,缝了边,又交给妈妈去染了色,一条以假乱真的红领巾就此出炉。我爱不释手的摸着这条假红领巾,熟练地戴了起来。姐姐很不满的在旁边抗议,说妈妈和奶奶犯了大错误,并且指出假红领巾不如真红领巾这么红,假的就是假的。我忍不住跟她吵了起来。妈妈解释说我的条件已经够了,不过年龄小,明年一定会入队的,现在只是提前戴而已。姐姐虽然还是不服气,但也认可了,我知道她心里也很想我能入队。但出门后我还是摘掉了红领巾,毕竟是假的,万一被同学看到了,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觉得我是坏孩子,说不定警察也会来抓我呢。虽然妈妈一再保证没关系,我还是心虚得厉害。

照相的时候,摄影师夸了我两句,说这么小就入队了,真不简单。我骄傲极了,不由挺了挺胸,留下了这严肃骄傲又羞涩的一刹。

第二年,红小兵重新更名为少先队,我也真的入了队,那条假红领巾从此被我扔到了角落里,不知所踪…

时间就像一根魔法棒,轻轻一挥,30年岁月流转。奶奶,已经离去了近二十年。妈妈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而我……也有了宝贝儿子……我凝视着这张黑白照片,那种单纯的颜色仿佛将30年一笔勾销,我仍是那个渴望荣誉的孩子,而至亲至爱的奶奶仍在我身边……

22.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由发现一张旧照片引发对往事的深情回忆。(1分)

23.回忆的内容虽然是细节片段,但奶奶的爱,母亲的善良,姐姐的诚实,“我”的自尊都在叙述描写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请认真阅读全文并概括这些片段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时间就像一根魔法棒,轻轻一挥,30年岁月流转。奶奶已经离去了……”请指出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述其表达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中的“我”是一个怎样韵孩子?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并阐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说“姐姐很不满的的在旁边抗议,说妈妈和奶奶犯了大错误,并且做出假红领巾不如真红领巾这么红,假的就是假的。”对姐姐的“抗议”你持怎样的态度?请回答并阐述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百花园(40分)

27.根据要求作文。

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倍感亲切、倍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92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